学术投稿

内镜下潜行切除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护理

杜媛;王业皇;章阳;步琪;陈茜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 关节镜, 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
摘要:高位复杂性肛瘘病变部位高而深,主、支管道分布多而走行复杂,治疗上存在难度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后遗症多等问题,因而被国内外专家称为难治性肛瘘.为减少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不足,我科设计了一种采用关节镜下超声刀潜行切除、内口切除或截断、负压封闭引流的微创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护理维护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维护与管理.方法 回顾既往对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等指标启用前验收检测与启用后定期监测资料,专项调查医院对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等指标监控工作落实情况,分析讨论护理维护与管理对保持洁净手术室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结果 洁净手术室启用前组153间、启用后组216间次尘埃粒子数的合格率分别为100%和56.4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006~2011年定期监测尘埃粒子的合格率分别为45.45%、51.72%、61.76%、52.50%、60.47%和60.42%,年份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定期监测216间次洁净手术室,有94间次尘埃粒子数超标,其中清洁卫生不到位31间,占32.98%;专项调查11所医院,日常均每月1次检测洁净手术室空气沉降菌.结论 本市医院洁净手术室室内空气洁净度合格率低,护理维护与管理存在问题,急需改进.

    作者:臧继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湿热交换器/过滤器(人工鼻)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插管即刻、1h、2h的气道内温度变化,结合病人的病情和气道分泌物的湿化效果了解其对气道加温加湿的效果.通过血气分析的指标观察其对气体交换带来的影响,并对两组病人气道分泌物的培养结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横向比较,探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结果 两组气道温度和湿化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湿热交换器/过滤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丹参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微粒变化多因素研究

    目的 考察多因素对丹参注射液与溶媒配合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影响,优选配伍方案.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溶液中微粒含量为观察指标,利用显微镜法测定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优选的配伍条件为温度25℃、剂量30 ml、放置120min、与0.9%氯化钠配伍.结论 优选的配伍方案稳定,重复性好,建议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微粒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娟;容杰英;黎丽芸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形成性评价法在护理人员轮转培训中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法对第1年轮转期间护士(以下简称轮转护士)轮转实践目标完成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轮转护士50人为对照组,实施终结性轮转出科评价法;2011年轮转护士60人为观察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法.对两组护士在每轮出科时进行定量、定性指标比较.结果 在专业知识、护理操作等定量评价指标、健康教育等定性评价指标方面,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开展形成性评价法,增加了轮转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提高了轮转实践目标的进度,并及时反馈信息给带教组员和护士长,促进了年轻护生和高年资护士共同进步,有利于教学相长.

    作者:朱丽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部分喉切除术后硅胶气管套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喉癌行半喉切除术,预防性气管切开需用带气囊的气管套管,均使用囊管一体化的硅胶气管套管,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及防止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并发症.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半喉切除手术治疗喉癌患者159例,术中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有患者出现硅胶气管套管和气囊脱垂及破裂,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晓慧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连续重复泪道探通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将106例(141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行传统泪道探通术法;B组自下泪点进针探通,间隔1h再探通一次;C组自上泪点进针变换角度探通.对三种方法比较其泪道探通成功率.结果 A组治愈率70%,B组治愈率91%,C组治愈率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法比较,自上泪点进针变换角度探通,避免了泪道撕裂及假道等并发症与自下泪点进针探通,间隔1h再探通,均较传统探通方法治愈率高,效果好.

    作者:阎雪梅;张俊霞;张斌;岳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术尔泰外用治疗糖尿病性溃疡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下肢溃疡,且累及筋膜、肌腱,此症病程长,变化快,侵袭性强,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性皮肤溃疡(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难治性溃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病症,病程迁延,愈合慢,可长达数月到数十年不愈.由于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受损,继发感染,且伤面修复能力差,从而引起难以愈合的溃疡,给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如何促进糖尿病性溃疡早期愈合,降低其致残率和治疗费用,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运用术尔泰具有促进软组织修复的特性尝试治疗DF,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兴翠;周尉玺;刘婷;王江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的应用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对39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介绍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结果 除3例腹泻、3例呃逆、2例呕吐、2例腹胀、2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便秘外,无负氮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较好地维持机体的营养状况,且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符合生理等优点,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应;刘从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延续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延续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9例带“T”管出院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管理组41例.出院时常规组由医生常规用敷料固定,管理组由专科护士使用伤口收集袋进行“T”管管理.比较两组“T”管引流出院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组“T”管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中能有效固定,保护皮肤,减少就医次数,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小琴;陆信燕;宋赛花;葛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依托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护理能级培训

    我院为绍兴县地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疗任务繁重.近年来,我院护理队伍一直存在着人员紧缺、学历低、年轻化、不稳定等问题.为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整合护理人力资源,我院自2010年起实施了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临床技能实训基地为依托,推行了临床护理能级培训方案.实行两年来,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护士能级定义 我院护理人员500余名,中级以上职称仅占19%.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和小组负责制,由责任护士或责任组负责实施住院病人所有的护理工作.护理部按临床工作年限,将护理人员分为N0到N4共五个级别,N0:1年内;N1:临床工作2到3年;N2:临床工作4到7年;N3:临床工作8年以上;N4:临床工作8年以上并担任责任组长或带教负责人3年以上.

    作者:牟宝华;祝志梅;陈金芳;陈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肺出血是指肺大量出血,至少影响2个肺叶[1].常发生在许多疾病的晚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手段.以往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但是往往存在低通气压力不能改善肺血氧合状况,高通气压力又易导致肺组织气压伤的矛盾[2].近年来,低潮气量的高频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开始受到重视并应用于临床,其中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是公认成熟的高频通气技术[3].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月~2012年4月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玲红;周萍芳;曹李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型和巨大听神经瘤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利用显微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2006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6例大型和巨大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术后加强对出血、呼吸骤停、颅高压、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31例术后患者护理措施得当,无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因高龄肺内感染2例,经积极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对显微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减少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涛;仝慧娟;刘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胸(腹)腔引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应用

    癌性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的胸(腹)腔积液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效的控制癌性胸(腹)腔积液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胸(腹)水,但是所用的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和引流袋接口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引流液渗漏现象.为此,笔者制作了一种实用新型的胸(腹)腔引流管连接器,经临床应用5年多,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素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情况的影响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月的小婴儿.30%的患儿反复发作,终发展为支气管哮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居家期间的遵医情况是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而院外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及家属遵医情况的研究少见报道.因此,我科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院外干预方法[1],并选取我科2011年1~6月的1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其中78例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彭开珍;卢秋穗;周玉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助于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痴呆患者控制血糖,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

    作者:李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CSSD条码标签在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无菌物品供应链中物流的信息衔接,保障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减少消毒供应中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方法.方法 我院信息科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开发信息化质量追溯软件,消毒供应中心把条码标签纸运用于各种手工及消毒物品质量追溯.结果 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及条码标签的开发与使用,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及效果.结论 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及条码标签的开发与使用,全面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管理更趋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王辉娥;黄红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肝癌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处理方法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肝癌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的65岁以上患者36例,总结术后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制定应对方案和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34例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无谵妄发生;2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了解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谵妄的发病率和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护理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24 h治疗与护理,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早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配合精心整体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改善预后.

    作者:陈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PICC导管相关的早期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 预防和降低PICC导管相关的早期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肿瘤科95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95例患者在留置导管期间发生3例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均早期发现和处理,终导管通畅,顺利留至治疗结束.结论 针对导管相关的早期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预防早期静脉血栓的发生,是PICC安全留置的关键.

    作者:许大云;冯玉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 总结1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精神症状逐渐消失,随访3个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分析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水英;陈云仙;徐文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