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护理

李旭兰

关键词: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严重脓毒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性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16例实施CVVHDF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者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肌酐、尿素氮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48~72 h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T、HR、MAP、PaO2/FiO2、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CVVHDF是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做好CVVH-DF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岗位、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岗位系数,构建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指标,每月对优质示范病房进行考核.结果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为护士评优、晋升、奖惩等提供了依据.结论 应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激励作用,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廖庆萍;江智霞;赵玲芳;明亚芳;崔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荧光膜指示标签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的标记

    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方便.为防止静脉炎及导管败血症,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5 d,长不超过7d.为此,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表明穿刺时间及日期,并每天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后,把穿刺时间及日期重新写在已更换的敷料上,或用胶布写字粘在无菌敷贴上.有的患者觉得留置针连接管长,行动不方便,自己拿胶布固定,盖住了穿刺时间和日期,影响了观察.为了规范标识,明瞭穿刺时间及日期,我科巧用学生用的带颜色的荧光膜指示标签,标记穿刺时间及日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1].SJS还可伴有发热,以及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及消化系统.SJS的致死率分别高达10%,而且SJS的后遗症也非常严重,特别是视觉的损害,可以影响30%~70%的存活者[2].在亚洲国家,SJS的发生率大约为每年8/100万.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SJS,例如药物、感染、疫苗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特别是抗癫痫药物是我国引起SJS的主要原因[2].

    作者:李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是医疗护理活动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护理文书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1].我院通过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在护理病历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Excel软件在护理理论考试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使用Excel软件对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及成绩进行分析,掌握护理人员知识层次,改进考试题目结构及设置.方法 把所有考试人员客观题的答案输入Excel软件,通过Excel软件的筛选功能找出错误答案,再使用计数功能得出错误答案数量,从而计算出总分,后使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算出需要的统计指标及试题区分度、难度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份试卷试题难度指数、区分度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护理考试结果分析,省时省力,可以减少相关数据的统计差错,避免因反复核算而耗费的工作时间.

    作者:曹学云;宋葆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推广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方法 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对三家基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PICC维护技术推广前后评估,以了解PICC维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结果 PICC在基层社区推广具有可行性,两家医院规范开展了PICC置管后的维护,15名护士掌握并开展了该项技术,技术推广服务患者1 401人次.结论 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有效连接,方便PICC置管病人的静脉通道维护,PICC维护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乔美珍;杨益群;熊威;毛莉芬;丁蔚;陆徇;胡秀英;王芬;沈静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给予抚触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前后测评;患者人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定时测血压、脉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分值均较高,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对照组患者血压有增高现象.结论 抚触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作者:易红;唐翠明;练敏;陈海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工作日志在护士长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现场管理[1]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要素,包括人员、材料、方法、信息等进行合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均衡、低耗、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201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将护士长岗位培训作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使其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实施“现场管理式”的质控模式[2].我院现有护士长42名,其中新聘任护士长22名,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帮助护士长开展有效现场管理.2009年12月,我院护理部设计并使用护士长工作日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谭丽萍;蒋银芬;杨如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护理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科53例发生创面VSD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相应处理,5例重新更换引流装置外,其余均可继续使用,两周后观察异常情况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的巡视制度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江敏;胡友珍;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住院高血压患者对盐敏感性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高血压患者对盐敏感性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盐敏感性知识,93.33%的患者不知道盐敏感性高血压;96.67%的患者不知道盐敏感性高血压的预防方法;35.56%的患者愿意接受限制高盐饮食;超过50%的患者希望得到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71.11%的患者选择了护士作为施教者.结论 医务人员宜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采取以护士为主医生选择性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张韶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3月前只给予常规治疗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状况、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英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婴幼儿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损伤继发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 对31例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患儿行高压氧治疗,针对存在癫痫的因素进行风险管理.结果 31例患儿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1例,小发作3例,及时处理后未出现任何意外,安全率达100%.结论 对脑损伤继发癫痫或及临床下痫样放电婴幼儿实施风险管理,行高压氧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张雁;黄高贵;刘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在层流手术室中实习护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6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人.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在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于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俊英;周晓舟;曾慧韵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较高(P<0.01),运动频率及运动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 阶段性改变模式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有效,运动干预后血压下降明显.

    作者:陈小芳;汪国成;薛小玲;曾宇谷;俞浩;李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骆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物理因子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阻塞性肺气肿并肺部急性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肺部急性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老年人久病体衰、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易并发肺部急性感染.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寒冷、低气压,并发肺部感染时缺氧症状明显,病死率高.我们对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段青梅;索南才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皮肤大面积缺失并严重感染患者的伤口处理

    腹股沟皮肤大面积缺失伴严重感染并股动脉外露的临床处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1],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血流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9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该类复杂创面患者,经伤口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灯彬;宁倩;王瑞珍;宁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F)的影响,以寻求科学的围术期心理干预方案.方法 将12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三组:A组为对照组,病房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访谈式心理干预;C组访谈辅以多媒体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采用放免法测定心理干预前(手术前一天)(T1)、麻醉诱导前(T2)、术后第3天(T3)血浆ACTH、F浓度,监测BP、HR及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A、B、C三组SAP、DAP、HR在T2高于T1(P<0.05),B组及C组在T2时SAP、DAP、HR均低于对照组A组(P<0.05),且C组降幅更大,HR、BP更趋于平稳;A、B、C三组ACTH、F在T2、T3高于T1(P<0.05或0.01).但B组及C组在T2、T3时低于对照组A组(P<0.05或0.01),且C组数值更低(P<0.01),ACTH、F释放更少.结论 围手术期访谈式的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应激反应;访谈辅以多媒体教材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可增强围术期相关知识的教育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更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食管化学烧伤结肠代食管术的护理配合

    食管化学烧伤是由于吞服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导致食管损伤,食管瘢痕狭窄,影响患者进食.常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主要症状,患儿常有消瘦,营养不良及脱水征,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衰竭而死亡[1].目前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术重建消化道,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结肠代食管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手术后返流发生率低.胃的生理位置没有改变,胃肠功能恢复较早,对消化及吸收功能影响较小;结肠体积小,置于胸骨后,旷置食管,不需开胸,术后对肺的顺应性和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2].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共收治食管化学烧伤实施结肠代食管术9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张笑萍;于丽;敦静;赵军梅;张秀玲;张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方法 对45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结果 45例切口均痊愈,愈合时间7~21 d,平均(10.5士3.85)d,无继发切口感染.结论 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观察、早期应用藻酸盐敷料,能有效处理能促进切口愈合,避免继发切口感染,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仙蓉;钟玉莲;刘洁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