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研究

陈小芳;汪国成;薛小玲;曾宇谷;俞浩;李晴

关键词:阶段性改变模式, 高血压, 运动
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较高(P<0.01),运动频率及运动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 阶段性改变模式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有效,运动干预后血压下降明显.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3月前只给予常规治疗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状况、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英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护理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科53例发生创面VSD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相应处理,5例重新更换引流装置外,其余均可继续使用,两周后观察异常情况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的巡视制度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江敏;胡友珍;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儿过敏性疾病变应原脱敏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儿童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尘螨是主要的过敏原[1].脱敏治疗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从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特异性免疫治疗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其安全护理经验尚不足.我院哮喘中心2005~2009年对142例由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患儿进行脱敏治疗,经严密的护理观察和健康指导,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阐玉英;郝创利;严永东;侯政;沈美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骆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曲菌球外科治疗的护理

    肺曲菌球(Pulmonary aspergilloma,PA)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为肺曲菌病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我科2005年8月~2010年10月对36例肺曲菌球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仙;丁巧玲;魏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1].SJS还可伴有发热,以及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及消化系统.SJS的致死率分别高达10%,而且SJS的后遗症也非常严重,特别是视觉的损害,可以影响30%~70%的存活者[2].在亚洲国家,SJS的发生率大约为每年8/100万.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SJS,例如药物、感染、疫苗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特别是抗癫痫药物是我国引起SJS的主要原因[2].

    作者:李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食管化学烧伤结肠代食管术的护理配合

    食管化学烧伤是由于吞服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导致食管损伤,食管瘢痕狭窄,影响患者进食.常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主要症状,患儿常有消瘦,营养不良及脱水征,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衰竭而死亡[1].目前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术重建消化道,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结肠代食管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手术后返流发生率低.胃的生理位置没有改变,胃肠功能恢复较早,对消化及吸收功能影响较小;结肠体积小,置于胸骨后,旷置食管,不需开胸,术后对肺的顺应性和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2].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共收治食管化学烧伤实施结肠代食管术9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张笑萍;于丽;敦静;赵军梅;张秀玲;张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口腔喷雾法用于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张口呼吸时口腔及气道湿化的佳方法.方法 对9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观察组采用口腔喷雾法,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湿化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52.1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26%,对照组为6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采用口腔喷雾法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的传统方法,能减少口腔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芳;李智会;王慧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外伤脱位牙的护理

    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较常见,需及时恰当的复位固定.传统外伤脱位牙的治疗有牙弓夹板固定、软硬合垫、金属联合树脂固定等方法[1],但由于儿童初萌的恒牙冠短小,高度不足,邻接点不紧密,存在固位较差,复位不够准确,异物易积聚,易损伤牙龈等缺点.我科自2005年起以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取代传统的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外伤牙脱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之峻;母红;韦雪;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TUPKRP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BPH)257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庞建红;张蓉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工作日志在护士长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现场管理[1]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要素,包括人员、材料、方法、信息等进行合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均衡、低耗、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201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要将护士长岗位培训作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使其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实施“现场管理式”的质控模式[2].我院现有护士长42名,其中新聘任护士长22名,为了提高管理能力,帮助护士长开展有效现场管理.2009年12月,我院护理部设计并使用护士长工作日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谭丽萍;蒋银芬;杨如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Excel软件在护理理论考试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使用Excel软件对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及成绩进行分析,掌握护理人员知识层次,改进考试题目结构及设置.方法 把所有考试人员客观题的答案输入Excel软件,通过Excel软件的筛选功能找出错误答案,再使用计数功能得出错误答案数量,从而计算出总分,后使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算出需要的统计指标及试题区分度、难度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份试卷试题难度指数、区分度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护理考试结果分析,省时省力,可以减少相关数据的统计差错,避免因反复核算而耗费的工作时间.

    作者:曹学云;宋葆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内异方内服治疗,观察组21例给予内异方内服外同时采用内异方汤剂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予中药内服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曹燕玲;钟宝珠;陈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效果评价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人才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具有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1],因此,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护理人才,已成为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了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人文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内科护理教学中,并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和专业品质的体现度三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以指导教学改革方向.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英;贾秀英;周红;刘志燕;周谊霞;付蕾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给予抚触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前后测评;患者人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定时测血压、脉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分值均较高,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对照组患者血压有增高现象.结论 抚触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作者:易红;唐翠明;练敏;陈海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气垫式便盆对下肢烧伤患者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便盆的使用对下肢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植皮区的影响.方法 将2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气垫式便盆,对照组使用传统塑料便盆,比较两组的植皮效果.结果 观察组移植皮片7d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片融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1%烧伤面积治疗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垫式便盆可以提高皮片成活率.

    作者:吴菊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PICC在重度烧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与维护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在重度烧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与维护.方法 总结PICC在22例重度烧伤患者输液中的护理经验.结果 22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19例,2次穿刺成功3例,置管时间为60~240 d.22例患者中1例发生局部渗血,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相应处理后导管均能继续使用.通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22例重度烧伤患者输液及时、通畅,导管细菌培养与血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PICC置管在救治重度烧伤时,能保证及时、准确、持续输液和给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士工作量,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静脉通路.

    作者:吴小芬;王天心;何小兰;邹红;林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试验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及已掌握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相关理论知识的实习护生,分别掌握静脉导管正压封管技术的情况,提高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方法 由具有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士及实习护生分别进行模拟静脉正压封管操作,注射器针头与留置针肝素帽分离时在留置针针尖悬挂一小水滴或留置针体内端充满液体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对操作不合格的护士及护生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后,再继续试验每人操作5次.结果 第一次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封管合格率明显较实习护士高(P<0.05),经现场点评指导后,第5次试验结果显示,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两组相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训练并现场进行评价指导,可提高对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合格率.

    作者:李柳英;徐映君;曾漫瑜;潘风华;钟华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室间隔缺损介人治疗后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所致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167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病人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167例患者中2例术中发生Ⅲ°AVB放弃介入治疗,4例术后出现Ⅲ°AVB,经小剂量激素治疗一周后恢复窦性心律,由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介入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Ⅲ°AVB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和术后严密心电监护,力争早发现早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而影响病人的预后.

    作者:靳秀;梁首勤;刘煜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现代社会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溶栓疗法的开展以及各医院逐步建立的绿色通道,其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第二代血栓溶解药物,研究表明[1],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用rt-PA,使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明显优于尿激酶及链激酶.我们对35例AMI患者在急诊ICU开始了早期rt-PA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德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