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喷雾法用于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的效果观察

陈红芳;李智会;王慧清

关键词:脑卒中, 张口呼吸, 喷雾法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张口呼吸时口腔及气道湿化的佳方法.方法 对9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观察组采用口腔喷雾法,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湿化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52.17%,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26%,对照组为6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采用口腔喷雾法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使用湿纱布盖住口鼻的传统方法,能减少口腔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类风湿因子阴性,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该病多发生于10~4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脊柱关节病变可呈进行性加重,终可引起脊柱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会导致终生残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137例AS的患者除采用药物控制、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外,重点实施了功能锻炼,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楠;林春花;赵佩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现代社会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提高、溶栓疗法的开展以及各医院逐步建立的绿色通道,其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第二代血栓溶解药物,研究表明[1],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用rt-PA,使冠状动脉的再通率明显优于尿激酶及链激酶.我们对35例AMI患者在急诊ICU开始了早期rt-PA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德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在层流手术室中实习护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6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人.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在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于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俊英;周晓舟;曾慧韵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下咽癌术后咽瘘患者的进食护理

    目的 总结6例下咽癌术后咽瘘患者的进食护理体会.方法 进食前心理疏导、食物的准备、进食前环境的准备;进食时选择合适的进食体位、吞咽时按压气道或采用声门上吞咽法;进食后观察瘘口局部组织情况和及时处理等.结果 本组6例患者未发生与进食相关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等,1例经术后10d内愈合,2例瘘口在4周内愈合,2例瘘口在4~6周愈合,1例未愈合者因组织切除过多缝合张力过大,瘘口难于愈合,经三次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咽瘘患者的进食护理对改善患者的进食及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云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护理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科53例发生创面VSD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相应处理,5例重新更换引流装置外,其余均可继续使用,两周后观察异常情况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的巡视制度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江敏;胡友珍;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曲菌球外科治疗的护理

    肺曲菌球(Pulmonary aspergilloma,PA)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为肺曲菌病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我科2005年8月~2010年10月对36例肺曲菌球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仙;丁巧玲;魏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液时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液时合理调整药物的输注顺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堵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置入PICC并输注静脉营养液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查阅ICU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合理调整输液顺序、对未知是否有配伍的药物输注之间用10~20ml生理盐水冲管等方法,观察输注静脉营养液对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并将2007年12月~2010年4月置入PICC并输注静脉营养液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导管堵塞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7d内、7~30 d、31~60 d PICC堵管率.结果 观察组7d后PICC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通路、对未知是否有配伍的药物之间用10~20 ml生理盐水冲管等方法,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7d以后的堵管发生率.

    作者:吴娟;许慧芬;单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方法 对45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结果 45例切口均痊愈,愈合时间7~21 d,平均(10.5士3.85)d,无继发切口感染.结论 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观察、早期应用藻酸盐敷料,能有效处理能促进切口愈合,避免继发切口感染,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仙蓉;钟玉莲;刘洁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较高(P<0.01),运动频率及运动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 阶段性改变模式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有效,运动干预后血压下降明显.

    作者:陈小芳;汪国成;薛小玲;曾宇谷;俞浩;李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

    气管切开的患者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伴有吞咽障碍及颈髓损伤患者,往往有并发反复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成为疾病治疗的难点[1].我科采用常规抗感染加康复护理的方法,成功控制了脑血管意外及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巧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食管化学烧伤结肠代食管术的护理配合

    食管化学烧伤是由于吞服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导致食管损伤,食管瘢痕狭窄,影响患者进食.常以进行性咽下困难为主要症状,患儿常有消瘦,营养不良及脱水征,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衰竭而死亡[1].目前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术重建消化道,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结肠代食管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手术后返流发生率低.胃的生理位置没有改变,胃肠功能恢复较早,对消化及吸收功能影响较小;结肠体积小,置于胸骨后,旷置食管,不需开胸,术后对肺的顺应性和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2].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共收治食管化学烧伤实施结肠代食管术9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张笑萍;于丽;敦静;赵军梅;张秀玲;张贵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骆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动力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hoto 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及其他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配合与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应用光动力疗法,对18例19眼选择性作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血栓形成.结果 使新生血管闭塞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不造成损伤,且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小,它能够抑制疾病发展.结论 PTD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昊端华;喻青;韩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痴呆的回忆疗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本文介绍了回忆疗法及相关概念,阐述了痴呆的新概念和临床症状,总结了回忆疗法的研究进展,并给国内学者提出应用回忆疗法进行痴呆干预的问题和展望,旨在控制和改善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治疗,减轻家庭及照顾者负担.

    作者:刘祚燕;胡秀英;龙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TUPKRP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BPH)257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庞建红;张蓉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荧光膜指示标签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间的标记

    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方便.为防止静脉炎及导管败血症,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5 d,长不超过7d.为此,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应表明穿刺时间及日期,并每天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后,把穿刺时间及日期重新写在已更换的敷料上,或用胶布写字粘在无菌敷贴上.有的患者觉得留置针连接管长,行动不方便,自己拿胶布固定,盖住了穿刺时间和日期,影响了观察.为了规范标识,明瞭穿刺时间及日期,我科巧用学生用的带颜色的荧光膜指示标签,标记穿刺时间及日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红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晚期肺癌致气道狭窄的护理

    目前,肺癌在全球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肺癌,而85%的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这其中又有30%的患者因肿瘤阻塞气管、支气管导致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1-3].因此,通过局部治疗改善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用纤维支气管镜冷冻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21例,临床症状均有缓解,肺功能改善,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兰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婴幼儿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损伤继发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 对31例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患儿行高压氧治疗,针对存在癫痫的因素进行风险管理.结果 31例患儿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1例,小发作3例,及时处理后未出现任何意外,安全率达100%.结论 对脑损伤继发癫痫或及临床下痫样放电婴幼儿实施风险管理,行高压氧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张雁;黄高贵;刘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物理因子治疗高海拔地区老年阻塞性肺气肿并肺部急性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肺部急性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老年人久病体衰、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因素,易并发肺部急性感染.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寒冷、低气压,并发肺部感染时缺氧症状明显,病死率高.我们对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物理因子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段青梅;索南才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3月前只给予常规治疗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状况、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英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