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反复肺部感染患者的康复护理

陈巧鸽

关键词:气管切开, 气道狭窄, 肺部感染, 康复护理
摘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脑血管意外伴有吞咽障碍及颈髓损伤患者,往往有并发反复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成为疾病治疗的难点[1].我科采用常规抗感染加康复护理的方法,成功控制了脑血管意外及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后气道狭窄并发严重肺部感染,现介绍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方法 对45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处理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结果 45例切口均痊愈,愈合时间7~21 d,平均(10.5士3.85)d,无继发切口感染.结论 对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观察、早期应用藻酸盐敷料,能有效处理能促进切口愈合,避免继发切口感染,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仙蓉;钟玉莲;刘洁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规律运动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阶段性改变模式在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11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阶段性改变模式的运动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较高(P<0.01),运动频率及运动持续时间亦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 阶段性改变模式对促进高血压患者运动有效,运动干预后血压下降明显.

    作者:陈小芳;汪国成;薛小玲;曾宇谷;俞浩;李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是医疗护理活动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护理文书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1].我院通过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在护理病历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给予抚触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前后测评;患者人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定时测血压、脉率.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焦虑分值均较高,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对照组患者血压有增高现象.结论 抚触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作者:易红;唐翠明;练敏;陈海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医院和家庭双重督导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及家庭双重督导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专职护士继续对患者及家属提供追踪管理及指导服务.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不定期电话咨询.6个月末两组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分析,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家庭医院双重督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榕;阮芳;蒋巧兰;马强;戴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床旁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16例实施CVVHDF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者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肌酐、尿素氮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48~72 h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T、HR、MAP、PaO2/FiO2、肌酐、尿素氮、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CVVHDF是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做好CVVH-DF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旭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行IABP患者,采用ARROW AUTO/PLUS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是病人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王萍;林娟;陈如娣;顾静萍;宋建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痴呆的回忆疗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本文介绍了回忆疗法及相关概念,阐述了痴呆的新概念和临床症状,总结了回忆疗法的研究进展,并给国内学者提出应用回忆疗法进行痴呆干预的问题和展望,旨在控制和改善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治疗,减轻家庭及照顾者负担.

    作者:刘祚燕;胡秀英;龙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医疗微创新技术,是当前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1].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采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人1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骆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固定矫治器治疗儿童外伤脱位牙的护理

    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较常见,需及时恰当的复位固定.传统外伤脱位牙的治疗有牙弓夹板固定、软硬合垫、金属联合树脂固定等方法[1],但由于儿童初萌的恒牙冠短小,高度不足,邻接点不紧密,存在固位较差,复位不够准确,异物易积聚,易损伤牙龈等缺点.我科自2005年起以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取代传统的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术治疗儿童外伤牙脱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之峻;母红;韦雪;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岗位、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不同,设置相应的岗位系数,构建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指标,每月对优质示范病房进行考核.结果 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为护士评优、晋升、奖惩等提供了依据.结论 应用不同层次护士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激励作用,达到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目的.

    作者:廖庆萍;江智霞;赵玲芳;明亚芳;崔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皮肤大面积缺失并严重感染患者的伤口处理

    腹股沟皮肤大面积缺失伴严重感染并股动脉外露的临床处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1],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血流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9年2月我科收治了1例该类复杂创面患者,经伤口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灯彬;宁倩;王瑞珍;宁宁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后护理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科53例发生创面VSD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相应处理,5例重新更换引流装置外,其余均可继续使用,两周后观察异常情况消失,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的巡视制度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江敏;胡友珍;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室间隔缺损介人治疗后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所致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167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病人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结果 167例患者中2例术中发生Ⅲ°AVB放弃介入治疗,4例术后出现Ⅲ°AVB,经小剂量激素治疗一周后恢复窦性心律,由于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介入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Ⅲ°AVB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术中和术后严密心电监护,力争早发现早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而影响病人的预后.

    作者:靳秀;梁首勤;刘煜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在层流手术室中实习护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6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人.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在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媒体—讲解—演示—练习—实践”教学方法运用于层流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俊英;周晓舟;曾慧韵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肺曲菌球外科治疗的护理

    肺曲菌球(Pulmonary aspergilloma,PA)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为肺曲菌病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我科2005年8月~2010年10月对36例肺曲菌球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仙;丁巧玲;魏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3月前只给予常规治疗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状况、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英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F)的影响,以寻求科学的围术期心理干预方案.方法 将12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三组:A组为对照组,病房常规护理;B组围术期访谈式心理干预;C组访谈辅以多媒体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采用放免法测定心理干预前(手术前一天)(T1)、麻醉诱导前(T2)、术后第3天(T3)血浆ACTH、F浓度,监测BP、HR及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A、B、C三组SAP、DAP、HR在T2高于T1(P<0.05),B组及C组在T2时SAP、DAP、HR均低于对照组A组(P<0.05),且C组降幅更大,HR、BP更趋于平稳;A、B、C三组ACTH、F在T2、T3高于T1(P<0.05或0.01).但B组及C组在T2、T3时低于对照组A组(P<0.05或0.01),且C组数值更低(P<0.01),ACTH、F释放更少.结论 围手术期访谈式的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应激反应;访谈辅以多媒体教材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可增强围术期相关知识的教育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更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婴幼儿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高压氧治疗的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婴幼儿脑损伤继发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方法 对31例继发性癫痫及临床下痫样放电患儿行高压氧治疗,针对存在癫痫的因素进行风险管理.结果 31例患儿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1例,小发作3例,及时处理后未出现任何意外,安全率达100%.结论 对脑损伤继发癫痫或及临床下痫样放电婴幼儿实施风险管理,行高压氧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张雁;黄高贵;刘芸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留置肛管引流末端处理方法的改进

    在临床工作中,直肠肛管疾病,术后需要将肛管末端与引流袋相连,持续排出大便,避免污染肛周皮肤及切口.常用的肛管内径约1~1.5 cm,直接与一次性引流袋连接不紧密,易脱落;引流袋接口处孔径小,易被粪便堵塞.我科自改进留置肛管引流末端处理方法,用于临床,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英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