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释放胎盘中脐带血对缩短第三产程的临床观察

缑玉洁;王长菊;刘艳玲;朱俊玲

关键词:产后出血, 第三产程, 脐带血, 胎盘剥离
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出血量的收集和测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的出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1].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胎盘附着处血窦不能迅速闭合而导致.正常分娩情况下,第三产程需5~15 min,不应超过30 min.临床观察发现,第三产程时间对产后失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 min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20 min时则增加更显著[2].因此,缩短第三产程时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文献报道,随着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胎盘剥离娩出时间缩短,产时出血量相对较少[3].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原发性Fanconi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Fanconi综合征是由于多发性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致使应全部再吸收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和选择性再吸收的电解质不能有效地再吸收,造成营养物质的丢失和电解质调节障碍.Fanconi 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肾近曲小管功能多发性障碍,致使在正常人应被近曲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重碳酸盐(钾、钠、钙)等物质,都从尿中大量排出[1].

    作者:李杏;宋恩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康复训练量化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量化法运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病人制定康复训练量化表并据此指导病人进行量化训练,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训练法进行训练.所有患者均定期接受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结果 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量化管理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睿云;高辉;艾芳;刘胜;何春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切除肿瘤后直接行盆内吻合.实验组患者盆内吻合完毕后,经肛门置入一根减压管,并外接一次性引流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肛门排气时间、肛周皮肤受损病例及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实验组患者未发生吻合口瘘.实验组及对照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21±12.23)h和(28.41±7.23)h;肛周受损患者分别为9例及24例;出现大便污染床单位次数分别为10例和38例,差异有显著意义(t=3.41,P=0.003;x2 =6.857,P=0.009;x2=17.818,P=0.000).结论肛门减压管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简单,可行度高.不仅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损害,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杨婕;李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硕士生专业课教学中应用Seminar 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自1992年开始,经历了近20年发展历程,已成为培养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和临床高级人才的主要渠道.许多护理院校通过借鉴国内外课程理论体系及框架,开设了一些护理学研究生专业课程.然而,在既往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讲座或自学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内容与专业相关程度不够,难以体现护理专业特色.Seminar意即.

    作者:许勤;张俊;蒋洋洋;朱素文;朱姝芹;崔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度的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于2010年3月和2010年11月对某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室的12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在开展优质护理后平均增高4.5分,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护士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工作类型和不同科室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不同工作年限和不同学历的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病人满意度提高的同时护士的自身满意度也得到提升.不同工作类型和病房分类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要根据病房性质和护士具体情况等进行分层级排班.

    作者: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王英;郭菊红;张雪梅;蒙张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警示卡在护士静脉用药安全配置中的应用

    静脉用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的操作项目之一.随着新药层出不穷和大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用药剂量的特殊性、用药时间差异性及临床护士人员配置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静脉用药配置护理缺陷.为切实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缺陷,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我科从2010年1月起建立药物警示卡,对护士在静脉用药环节的操作进行针对性警示,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用药正确率和及时性.

    作者:罗志萍;汪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精神病人在半开放管理中出走原因分析与安全防范

    我院自2001年1月建成开放性环境,实行半开放管理,至2011年4月,共有6例病人成功出走.通过分析和改进管理方法及措施,多次及时、有效制止了病人出走,在预防精神病人从开放性环境中出走取得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例杂合技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病急症之一,其中以Debakey Ⅰ型为凶险.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高.传统的深低温停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腔内隔绝术都有各自的弊端或局限性,而新引入的杂合技术( hybrid)是将两种手术方式结合,极大地扩展腔内隔绝手术的范围,又避免了完全开放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现将我院施行的1例杂合技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慎娴;胡雁秋;华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全程护理在脊柱侧弯行人工假体钛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假体钛肋(VEPTR)是一种可移植设备,即垂直可扩张假体钛肋骨,用于特定椎体畸形或缺陷的患者,可加强其脊柱的机械稳定,不影响肺脏正常发育,改善呼吸功能[1].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是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的有效途径,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服务,满足病人护理安全需求,减轻家属负担.我院对2010~2011年因脊柱侧弯行VEPTR手术的11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经惠薪;傅巧美;陈文月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体会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睾丸非精原性细胞瘤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的认可[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laparoscopic retroperitone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RPLND)的报告逐渐增多[2-3],但相关的护理报告较少.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LRPLND治疗Ⅱ期非精原细胞瘤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亚;康福霞;田春娟;胡萍;徐惠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可调式手术搁手架的研制与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显微手术已经在很多外科手术中普及,高精细、高难度、耗时长的手术开展得越来越多.显微手术需术者双手操作器械,手臂肌肉无任何支撑,且长时间处于紧张悬垂状态,易产生疲劳、酸痛、手麻、颤抖等不适,影响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在高难度、高精度显微手术中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可调式显微手术搁手架并投入临床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娇;彭凤裘;李珍;叶剑英;杨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强化干预对改变代谢综合征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学指标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由专职培训的医护人员对60名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进行两年的运动、膳食、心理等一对一强化干预及随访和健康知识讲座,使其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有效运动量,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结果 强化干预后60名MS个体,做到了三餐搭配合理,三种主要营养素、食用油、盐及蔬菜摄入合理,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体重指数、腰围、血压、TG、LDL、HDL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强化干预有助于MS及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但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作者:徐德宏;陈莉;张侠;穆书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胰瘘的护理体会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术方式[1].而多数门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脾与周围组织广泛紧密粘连,在游离脾脏时易造成周围脏器损伤、出血.胰瘘即为术后胰尾操作未得到很好的处理所致[2],它的治疗较复杂,护理问题多,康复期长,而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预后.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共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1例,术后并发胰瘘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梅;石春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健步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索由护士引导的“健步走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对其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作用,为老年高血压的社区运动干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两个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无明显差异的社区,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后,各随机抽取45位高血压患者,然后将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干预社区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及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社区采用现有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其效果.两组均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用药.结果 (1)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分别降低11.25 mmHg和9.09 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分别下降3.36 kg、6.39 cm和1.41,与对照组相比,腰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超重和肥胖各减少4例(9.09%),中心性肥胖减少20例(45.4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中心性肥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步走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的控制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减重有一定效果,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

    作者:夏莉娟;张琳;耿瑶;宁艳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卒中患者不同鼻饲方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患者佳鼻饲泵注方式与间隔时间.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且需鼻饲肠内营养的患者,单号入院者为实验组,间歇泵入;双号入院者为对照组,持续泵入.比较不同鼻饲方式对老年卒中患者在胃潴留、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方面的影响.结果 间歇泵入组在胃潴留、呕吐方面优于持续泵入组(P<0.05),在腹泻、便秘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肠内营养间歇泵入4h、休息2h法是老年卒中者的佳鼻饲方式,由此可以减少胃潴留和呕吐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萍;岳明;霍佳佳;徐维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危象的早期监测及干预措施

    口腔颌面的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往往造成患者术后严重的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影响生存质量.随着血管显微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广泛应用,各种游离组织瓣移植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带蒂皮瓣和肌皮瓣,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对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缺损外形的恢复与功能的改善提供了大的可能性.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手术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而组织瓣能否成活,根本的要求是游离组织瓣血循环通畅.游离组织瓣可因某.

    作者:陆金星;朱海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封闭式顺行灌洗装置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左半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回盲瓣的特殊解剖结构,一旦完全梗阻,就会引起闭袢性肠梗阻,常导致肠腔过度扩张,甚至发生破裂穿孔,引起严重的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但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1].既往的术式为先行近端肠管造瘘解除梗阻或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瘘,以后二期切除肿瘤或完成吻合.但患者要承受多次手术的痛苦,且住院时间长,5年生存率低[2].我院2006年1月~2011年4月,应用自行设计的封闭式顺行灌洗装置,有条件的选择了48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病例,术中行全结肠顺行灌洗Ⅰ期吻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利和;吴荣兴;吴善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袋的巧用

    手术台上会使用很多一次性无菌物品,这些无菌物品的外包装均为密封性良好的低质塑料防水材料,直接扔掉非常可惜.我们将包装袋改良后应用于鼻科手术中,收到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方法一次性吸引连接管包装袋,规格18 cm×18 cm,用线剪将包装袋任意一边剪开,取出吸引连接管后,外包装袋像一个小口袋,取一把巾钳将小口袋的一边夹在颌下敷料单上.在做鼻科手术时,需要大量棉片填塞鼻腔,将取出的棉片直接丢弃在小口袋里即可.

    作者:郑金花;郦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会介入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

    基层医院是我国卫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承担预防、保健、防疫、健教、医疗、计生等诸多具体任务的医疗机构[1].在农村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我国新医改方案的重点在于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医院的建设,改善医疗队伍素质和活力.随着医疗需求的提升,对医院公益性质回归的期望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突显,基层医院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须政策扶持解决供需矛盾.为了解基层医院目前的生存和发展现状,提高我县基层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卫生改革,我县护理学会接受县卫生局的委托,于2009~2010年对本县19家基层医院进行了护理管理介入.通过质量检查,并针对检查所存在的有关管理和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帮助整改,获得显著成效,现将介入护理管理的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惠英;王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释放胎盘中脐带血对缩短第三产程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出血量的收集和测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的出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1].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胎盘附着处血窦不能迅速闭合而导致.正常分娩情况下,第三产程需5~15 min,不应超过30 min.临床观察发现,第三产程时间对产后失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 min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20 min时则增加更显著[2].因此,缩短第三产程时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文献报道,随着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胎盘剥离娩出时间缩短,产时出血量相对较少[3].

    作者:缑玉洁;王长菊;刘艳玲;朱俊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