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染病患者标识在一览表上的应用

魏春英

关键词:传染病, 标识, 信息卡, 护理
摘要: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使护理人员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使护理人员有效做好自我防护,又能保护病人的隐私,我院采取在患者信息卡上记录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信息来区分阳性体征.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严重颅内感染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严重颅内感染23例.结果 置管持续引流7~28 d,临床治愈19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包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活动检查通知提示牌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住院病人需要进行抽血、B超、CT、胃镜等若干空腹检查,中班护士需要口头通知病人禁食早餐或午夜后空腹.但是内科住院病人以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健忘,常有晨起醒来后忘记检查事宜而自行进早餐,结果只能取消检查,重新预约检查日期,使住院天数延长,病人费用增加,导致患者不满,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活动检查通知提示牌,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萍;郑庆华;包纪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一例双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解决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的根本手段,低心排综合征是术后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循环辅助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物华法令,而出血倾向是抗凝治疗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正确的术后抗凝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具有决定性意义[1].我科2007年12月成功救治一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加主动脉置换术(DVR)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及并发脑出血的患者.通过及早的发现、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及用药指导,患者于2008年1月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吉凤庆;汪琴;王燕梅;蔡燕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传染病患者标识在一览表上的应用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使护理人员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使护理人员有效做好自我防护,又能保护病人的隐私,我院采取在患者信息卡上记录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信息来区分阳性体征.

    作者:魏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999~2008年国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手卫生研究状况,为国内医务人员手卫生方面的研究选题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1999~2008年手卫生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CNKI和CBM中检索出手卫生相关文献180篇,应用自行编制的资料收集记录表,以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为指标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近十年来我国手卫生相关论文数量增多,研究性文章由1999年的0篇(0%)上升至2008年的51篇(43.95%),有关硕士论文开始出现;研究群体多集中于医护人员;研究内容多数为手卫生学监测、手卫生认知、洗手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干预性研究占11.97%;调查性研究中尚无量表的运用.结论 急需开发一系列适合推广应用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测评工具,并加强对手卫生干预措施的循证研究,建立持续有效、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延锦;王彦艳;牛扶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初学PICC置管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初学者在初的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4名初学者进行的31例PICC置管操作进行分析,发现常见的置管问题有穿刺不成功、穿刺时出血过多、送管困难、穿刺口渗血、导管异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 31例患者29例置管成功,25例为首次置管成功,送管困难3例,导管异位人颈静脉4例,穿刺口渗血3例.结论 初学者进行PICC置管要善于总结经验,置管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及心理准备,才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周君桂;刘芳;罗丹;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对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护士继续教育的主客观因素.方法 在本省内随机抽取252名在职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护士对在职继续教育的态度与价值取向,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内容.结果 在职护士主观上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客观上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结论 医院应根据不同层次护士继续教育的需要,建立相关网络,创设有利条件,加强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才能不断优化护士知识结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孙小娅;吕俊峰;蒋凌艳;倪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合清创对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低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我国卫生部在等级医院评审和年度质控检查中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我科2007年2月~2009年7月对9例压疮患者实施联合清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红;王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护理进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尤其是小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BPD发生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成为新生儿监护中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婴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BPD约占出生体重<1 000 g新生儿的33.3 %5[1],占机械通气新生儿的20%[2].本文主要就BPD的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开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一例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骨盆严重创伤患者的增多,伴发腰骶丛神经损伤者也随之增加,后者致残率高,且治疗非常困难.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或骨折复位内固定、神经减压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1-3],尤其是当骶神经损伤为根性撕脱伤时治疗更加困难,预后较差,其后果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均会造成重大影响,是骨科临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从理论上讲,对于腰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移位术应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神经束支移位在临床的成功,为腰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4].

    作者:沈杰;贺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免灌肠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免灌肠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食管癌术前护理常规,在手术前一天8 Pm予0.1%肥皂水500~1000 ml灌肠1~2次;观察组术前免灌肠.术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免灌肠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增加患者手术的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符合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

    作者:钟就娣;辛明珠;孔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两种掰折安瓿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两种掰折安瓿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使用自制玻璃安瓿锯掰器掰折安瓿法设为实验组,传统的砂轮割锯纱布包垫掰折安瓿法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操作方法从药液有无污染、操作所用时间、安瓿玻璃微粒数、安瓿不规则破裂瓶数,以及两种操作方法对护士手划破的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计时、安瓿不规则破裂瓶数、划破护士手的次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种操作方法对药液污染、产生玻璃微粒方面差异均无意义(P>0.05).结论 自制玻璃安瓿锯掰器掰折安瓿可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护士手的割伤,改善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纱布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

    作者:芦盛贞;熊春梅;万容梅;黄和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应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11例儿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儿童脑脊液鼻漏的护理特点和措施.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1.6年,其中9例一次性成功修复,2例术后复发,复发者经二次手术成功修复,终治愈率100%,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疗效肯定.围手术期加强生命体征及脑脊液鼻漏症状的观察,并做好术后亚冬眠治疗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利芳;蔡克文;李水颜;徐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目的 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综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本校2007级护理高职的16个班级中随机选取四个班,每两个班为一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的授课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实验成绩及各项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相结合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各项能力,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刘蕾;郭宏;李青文;程晓琳;刘雅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在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拟行肝胆外科常规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下午予口服4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行肠道准备,当日晚餐进普食,观察肠道准备的效果;服药后第一日晨及手术当日复查生化,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可以达到满意的清肠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电解质改变(P>0.05).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陆丽华;李芸芸;纪丹妮;王葵;李锡锋;张小峰;施乐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麻醉恢复室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后病人在麻酸恢复室(PACU)拔管前后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寻找尽量减少对病人刺激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收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前病情评级(ASA)Ⅰ~Ⅱ级的病人80例,按进入PACU编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人PACU时立即吸痰,等病人苏醒后立即拔除导管;对照组:病人苏醒后在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后、拔管前后病人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在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其它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对照组病人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吸痰对苏醒期病人刺激大;深麻醉下吸痰,清醒后立即拔出气管导管能减轻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惠琴;陈玲阳;许菊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护理探讨

    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90%以上的胆道损伤发生于胆囊切除手术.发生率为0.1%~0.5%[1].术中胆道损伤如不及时处理,所产生的梗阻性黄疸、胆汁性腹膜炎及化脓性腹膜炎可造成病人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及时观察、早期发现、早期

    作者:舒芸;李永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 以高职护理专业护生为研究对象,强化班106人采取强化训练法,对照班105人未经强化训练.结果 强化班100%的护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95.28%的护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感到满意;76.42%的护生认为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实习鉴定册反映,强化班在医院规章制度的遵守、技能操作熟练人数、护理礼仪的注重、锐器伤发生率、医疗护理文件书写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实习前强化训练可以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缺陷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缺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事故及其他医疗护理差错或缺点.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护理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每一项操作,稍有疏漏,就有可能在护理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能否正确认识、预防和处理这些护理缺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设计了护理缺陷登记本并应用到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世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进口摹丝线线盒的巧利用

    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科室,使用的特殊缝线品种繁多,大约有50多种,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们采用摹丝线线盒来放置各类特殊缝线,效果良好.

    作者:沈凤岐;谢玉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