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陆丽华;李芸芸;纪丹妮;王葵;李锡锋;张小峰;施乐华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肝胆外科, 手术, 肠道准备
摘要: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在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拟行肝胆外科常规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下午予口服4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行肠道准备,当日晚餐进普食,观察肠道准备的效果;服药后第一日晨及手术当日复查生化,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可以达到满意的清肠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电解质改变(P>0.05).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冰块对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放射损伤防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60例初治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放疗前口含甘草冰块,对照组无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2、8、0例和12、12、6例,实验组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燕;王蓉;陈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巧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放置中心吸引连接管

    利用中心吸引装置进行吸痰操作极大地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但每次吸痰完毕分离污染的一次性吸痰管后,与吸痰管相连的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接口处常因放置不当,既不便于护士操作,也易导致污染.为此,我科2006年4月开始,采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来放置中心吸引器连接管开口端.其方便简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麻春英;李美慧;裴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活动检查通知提示牌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住院病人需要进行抽血、B超、CT、胃镜等若干空腹检查,中班护士需要口头通知病人禁食早餐或午夜后空腹.但是内科住院病人以老年患者居多,老年人健忘,常有晨起醒来后忘记检查事宜而自行进早餐,结果只能取消检查,重新预约检查日期,使住院天数延长,病人费用增加,导致患者不满,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活动检查通知提示牌,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萍;郑庆华;包纪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专用脑室引流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脑室穿刺外引流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脑室引流将脑脊液、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减轻脑水肿,还可以调节和控制颅内压.

    作者:金英爱;王艳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自制弹力绷带在桡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压迫止血的应用

    临床动脉采血后需由护士用无菌棉球按压采血处5~10min.在实际工作中,既费力又费时.我科将自制弹力绷带应用于桡动脉及足背动脉采血后压迫,效果显著.

    作者:朴海燕;许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我科2008年7月~2009年2月收治的53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3.0中文版分别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杜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在出院后3个月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护理方法能快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能显著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

    作者:钱惠玉;徐文亚;翁亚娟;胡双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CI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普及与完善,为冠心病的确诊及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股动脉由于血管粗大、操作方便,目前仍是介人手术的主要路径.术后穿刺点的有效止血是预防出血、血肿的关键.

    作者:张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应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11例儿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儿童脑脊液鼻漏的护理特点和措施.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1.6年,其中9例一次性成功修复,2例术后复发,复发者经二次手术成功修复,终治愈率100%,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疗效肯定.围手术期加强生命体征及脑脊液鼻漏症状的观察,并做好术后亚冬眠治疗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利芳;蔡克文;李水颜;徐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入科时并发褥疮的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褥疮的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褥疮的方法护理;用Andersen表评估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对褥疮分级.观察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平均住院天数17.7 d)褥疮的各项指标,统计出院时褥疮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和分级差异无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褥疮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5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褥疮的护理方法中强调良肢位摆放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的治愈率.

    作者: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两种掰折安瓿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两种掰折安瓿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使用自制玻璃安瓿锯掰器掰折安瓿法设为实验组,传统的砂轮割锯纱布包垫掰折安瓿法设为对照组,对两种操作方法从药液有无污染、操作所用时间、安瓿玻璃微粒数、安瓿不规则破裂瓶数,以及两种操作方法对护士手划破的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计时、安瓿不规则破裂瓶数、划破护士手的次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种操作方法对药液污染、产生玻璃微粒方面差异均无意义(P>0.05).结论 自制玻璃安瓿锯掰器掰折安瓿可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护士手的割伤,改善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纱布的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

    作者:芦盛贞;熊春梅;万容梅;黄和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现今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文相综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然而,目前社会现状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比重偏小,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不能充分理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忽视对患者的精神呵护,漠视患者内心感受,沟通能力欠缺等.随着社会对人文关怀的日益重视,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已成为21世纪护理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1].

    作者:曾晓英;李如竹;江跃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气管插管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气管插管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儿的物品仪器准备与相关并发症.结果 鼻道渗血11例,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无麻醉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插管,术前全面切实的麻醉评估和准备,正确的插管方法,对提高插管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围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霞;胡强夫;黄维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骨折卧床病人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排尿困难是骨折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的痛苦,严重时还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近年来,我院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胀、腹痛等症状;好转:2~8 h后能够自行排尿,但稍有排尿不尽感,检查膀胱内仍有少量尿液;无效:2~8 h后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作者:王苏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合清创对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低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我国卫生部在等级医院评审和年度质控检查中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我科2007年2月~2009年7月对9例压疮患者实施联合清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红;王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对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护士继续教育的主客观因素.方法 在本省内随机抽取252名在职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护士对在职继续教育的态度与价值取向,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与内容.结果 在职护士主观上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客观上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结论 医院应根据不同层次护士继续教育的需要,建立相关网络,创设有利条件,加强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才能不断优化护士知识结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孙小娅;吕俊峰;蒋凌艳;倪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麻醉恢复室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后病人在麻酸恢复室(PACU)拔管前后吸痰对病人血压心率的影响,寻找尽量减少对病人刺激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收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前病情评级(ASA)Ⅰ~Ⅱ级的病人80例,按进入PACU编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人PACU时立即吸痰,等病人苏醒后立即拔除导管;对照组:病人苏醒后在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常规吸痰;观察吸痰前后、拔管前后病人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在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其它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对照组病人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吸痰对苏醒期病人刺激大;深麻醉下吸痰,清醒后立即拔出气管导管能减轻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惠琴;陈玲阳;许菊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随着国内肝脏移植的大规模开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黏膜损伤[1].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在创伤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较好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更重要的是可维持肠道的完整性,保护肠道黏膜,维持肠道功能,促进肠功能的恢复[2].肠内营养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就近年来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梅;石春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 以高职护理专业护生为研究对象,强化班106人采取强化训练法,对照班105人未经强化训练.结果 强化班100%的护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95.28%的护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感到满意;76.42%的护生认为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实习鉴定册反映,强化班在医院规章制度的遵守、技能操作熟练人数、护理礼仪的注重、锐器伤发生率、医疗护理文件书写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实习前强化训练可以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山东省社区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护士的专业教育需求,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9年6~8月对11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0.9%.结果 95.8%的管理者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60.8%的管理者认为佳学历应为大专,其次为本科(28.3%),93.3%的管理者认为社区护士应为全科人才;社区护士应掌握和加强的知识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全科护理知识(84.2%)、心理学知识(76.7%)、预防保健知识(75%)、法律知识(68.3%);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际沟通能力(85%)、责任心(83.3%)和应对能力(65%).管理者认为重要的课程是:社区护理学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比较重要的课程是;老年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等;在开设必要性上,除了临终关怀、社区评估与护理程序、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可开可不开外,其他均应开设.结论 鼓励高校增设社区护理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是必要的,应尽快健全社区护士培养制度,完善社区护士培养模式.

    作者:索海英;杨瑞贞;李天民;孙淑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传染病患者标识在一览表上的应用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使护理人员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使护理人员有效做好自我防护,又能保护病人的隐私,我院采取在患者信息卡上记录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信息来区分阳性体征.

    作者:魏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