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喂养的研究进展

凌艳萍;李芳;汤超美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肠内喂养, 护理干预
摘要: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Ⅰ)是指初生1 h内测量体重不足1 500 g之新生儿[1].由于围产医学技术和NICU的不断发展,VLBW Ⅰ存活率大大提高.合理的营养支持是VLBW Ⅰ存活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由于VLBWI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肠内喂养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喂养质量是临床长期探索的问题.笔者将近年来护理干预在VLBW Ⅰ肠内喂养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入科时并发褥疮的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褥疮的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褥疮的方法护理;用Andersen表评估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对褥疮分级.观察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平均住院天数17.7 d)褥疮的各项指标,统计出院时褥疮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褥疮的危险度和分级差异无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褥疮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5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褥疮的护理方法中强调良肢位摆放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的治愈率.

    作者: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及护理.方洼对256例31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强术后角膜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67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出现角膜水肿,其中,轻度35眼,4 d内消退;中度23眼,7 d内消退;重度9眼,13~16 d消退.结论 术前完善检查,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及时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防止角膜失代偿,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达到良好的复明效果.

    作者:姜晶;雷英;李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999~2008年国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手卫生研究状况,为国内医务人员手卫生方面的研究选题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1999~2008年手卫生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CNKI和CBM中检索出手卫生相关文献180篇,应用自行编制的资料收集记录表,以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为指标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近十年来我国手卫生相关论文数量增多,研究性文章由1999年的0篇(0%)上升至2008年的51篇(43.95%),有关硕士论文开始出现;研究群体多集中于医护人员;研究内容多数为手卫生学监测、手卫生认知、洗手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干预性研究占11.97%;调查性研究中尚无量表的运用.结论 急需开发一系列适合推广应用研究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测评工具,并加强对手卫生干预措施的循证研究,建立持续有效、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延锦;王彦艳;牛扶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目的 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综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本校2007级护理高职的16个班级中随机选取四个班,每两个班为一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的授课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实验成绩及各项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相结合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各项能力,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刘蕾;郭宏;李青文;程晓琳;刘雅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并与传统带教中单一跟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5名作为实验组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作为小组成员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将2007年同期来我科的52名护理实习生按照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理论及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有利于增强工作责任感,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护理实习质量.

    作者:梁伟珍;应莉;李卫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免灌肠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免灌肠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食管癌术前护理常规,在手术前一天8 Pm予0.1%肥皂水500~1000 ml灌肠1~2次;观察组术前免灌肠.术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免灌肠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增加患者手术的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符合快速康复的外科理念.

    作者:钟就娣;辛明珠;孔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喂养的研究进展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Ⅰ)是指初生1 h内测量体重不足1 500 g之新生儿[1].由于围产医学技术和NICU的不断发展,VLBW Ⅰ存活率大大提高.合理的营养支持是VLBW Ⅰ存活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由于VLBWI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肠内喂养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喂养质量是临床长期探索的问题.笔者将近年来护理干预在VLBW Ⅰ肠内喂养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作者:凌艳萍;李芳;汤超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c Attack点评:由于病人的病情可不断发生变化,故必须说明有关检查的时间和症状发生的时间.

    作者:惠品晶;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体位在腭裂患儿术后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腭裂手术患儿复苏期间不同体位对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复苏期间拔管后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症状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Ⅰ组(平卧位组)和Ⅱ组(侧卧位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监测ECG、HR、SPO2、RR,记录采取体位前(T1)、采取体位后5 min(T2)SPO2、RR、HR,记录上呼吸道阻塞状况改善的有效例数.结果 在T2时点,两组的RR、HR均下降,SPO2有明显升高,与T1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点,Ⅱ组与Ⅰ组比较,SPO2有明显升高;呼吸道阻塞状况改善的有效例数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侧卧位能有效防止舌根后坠,减少呼吸道血液和分泌物对咽喉的刺激,患儿易接受,更适合腭裂患儿拔管后的复苏.

    作者:易春梅;郑玉萍;陈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甘草冰块对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放射损伤防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60例初治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放疗前口含甘草冰块,对照组无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2、8、0例和12、12、6例,实验组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甘草冰块对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燕;王蓉;陈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气管插管的安全性评估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气管插管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儿的物品仪器准备与相关并发症.结果 鼻道渗血11例,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无麻醉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经鼻插管,术前全面切实的麻醉评估和准备,正确的插管方法,对提高插管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围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霞;胡强夫;黄维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缺陷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缺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事故及其他医疗护理差错或缺点.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护理活动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每一项操作,稍有疏漏,就有可能在护理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导致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能否正确认识、预防和处理这些护理缺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设计了护理缺陷登记本并应用到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世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应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11例儿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儿童脑脊液鼻漏的护理特点和措施.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1.6年,其中9例一次性成功修复,2例术后复发,复发者经二次手术成功修复,终治愈率100%,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脑脊液鼻漏的疗效肯定.围手术期加强生命体征及脑脊液鼻漏症状的观察,并做好术后亚冬眠治疗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利芳;蔡克文;李水颜;徐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肱动脉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以病人为中心、方便临床、有效的肱动脉血压测量方法.方法 将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1153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进行两次肱动脉血压测量,两次测量间无时间间隔.对照组:标准方法测量两次;实验Ⅰ组:先按标准方法再用实验Ⅰ法测量;实验Ⅱ组:先按标准方法再用实验Ⅱ法测量.比较每组两次测的血压值,采用U检验;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两次血压测量差值,采用U检验;然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两次测量差值的波动范围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每组两次测得的血压值比较均P>0.05;测量差值比较:实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值波动范围比较:除实验Ⅰ组与对照组在舒张压≤10 mmHg比较P<0.05,余均P>0.05.结论 用实验法测量肱动脉血压对结果无影响,但应优选实验Ⅱ法,需要时用实验Ⅰ法.

    作者:龚茵;何春梅;舒泽芳;兰雁;李萍;王燕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可调节式下肢减压抬高架的研制

    外伤、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因活动受限,尤其是下肢腓肠肌泵功能减弱或消失,血液回流不畅,易致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足跟部压疮、足下垂、水肿等并发症[1-2].据统计,美国每年有约20万人因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而住院治疗[2].下肢血流滞缓是形成DVT的三大因素之一,其重要的护理措施就是抬高病人下肢.此外,下肢静脉、淋巴疾病等引起的上述潜在并发症也需要抬高并制动患者下肢,以利于静脉血回流,达到预防或治疗目的[4].为解决上述临床问题,本课题组成员设计制作了可调节式下肢减压抬高架(以下简称抬高架),既有效抬高制动下肢,又确保下肢处于功能位,介绍如下.

    作者:施久军;江智霞;曾慧;权明桃;罗祎;张永春;颜余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在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拟行肝胆外科常规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下午予口服4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进行肠道准备,当日晚餐进普食,观察肠道准备的效果;服药后第一日晨及手术当日复查生化,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可以达到满意的清肠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电解质改变(P>0.05).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用于肝胆外科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陆丽华;李芸芸;纪丹妮;王葵;李锡锋;张小峰;施乐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随机抽查南宁市3个城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GQOLI-74、BPRS、SDSS、ADL等调查量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婚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精神症状,社会功能有无缺陷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学历越高,心理功能越好,SDSS、ADL、BPRS得分与GQOLI-74呈负相关,即SDSS、ADL、BPRS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结论 动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严重颅内感染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严重颅内感染23例.结果 置管持续引流7~28 d,临床治愈19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包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山东省社区护理专业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护士的专业教育需求,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09年6~8月对11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0.9%.结果 95.8%的管理者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60.8%的管理者认为佳学历应为大专,其次为本科(28.3%),93.3%的管理者认为社区护士应为全科人才;社区护士应掌握和加强的知识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全科护理知识(84.2%)、心理学知识(76.7%)、预防保健知识(75%)、法律知识(68.3%);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际沟通能力(85%)、责任心(83.3%)和应对能力(65%).管理者认为重要的课程是:社区护理学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比较重要的课程是;老年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等;在开设必要性上,除了临终关怀、社区评估与护理程序、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可开可不开外,其他均应开设.结论 鼓励高校增设社区护理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是必要的,应尽快健全社区护士培养制度,完善社区护士培养模式.

    作者:索海英;杨瑞贞;李天民;孙淑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合理运动预防老年骨质疏松1 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1].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2].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来小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