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童雪涛;越敏;艾戎;严征;潘丹丹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 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程序和方法,以减轻伤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110例平均月龄12.56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及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至少3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护理,总有效率达98.2%,正常化率达43.6%.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达到正常化的效果,减少患儿伤残的发生.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和改良系列护理用具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患者不论是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还是四肢骨折,均要长期或一定时间内的卧床和肢体活动受限,随之将会出现一系列生活方面的问题(穿衣困难)及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特别是胸部、骨盆及髋关节术后的患者不便穿内衣,使得患者的隐私时常暴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女性患者).

    作者:权晓敏;韩红菊;赵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30例高龄食管癌病人均于术前、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密切病情观察、早期肢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痊愈出院2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胸内瘘各1例,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 上述预防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文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赴菲律宾远东大学进修培训的启示

    2009年3月30日~4月30日,来自全国17所医学高等院校的29名护理和英语教师赴菲律宾远东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师教学进修培训.菲律宾是全世界除美国以外开展护理教育多也是好的国家,远东大学是菲律宾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者:陈香娟;孟晓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脑棉片的简易核对法

    脑外科手术时,令护理人员头痛的是脑棉片的核对.为此,我们将无水塑纸用作核对脑棉片的材料,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缩短了核对脑棉片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效果良好.

    作者:于延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3L无菌病理标本袋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巧用

    在肾移植手术中,既要吻合动脉、静脉和输尿管,又要使其在吻合时保持在低温状态.为了便于医生吻合动脉静脉和输尿管时妥善的保护好肾脏,既能充分的显露吻合口,又能使肾脏在吻合时处于低温状态,我科从2009年6月始,在进行吻合时使用3L无菌病理标本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毛秀丽;曾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在手术室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高效便捷的护理流程和控制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我们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服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患者在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分解细化,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为流程图,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平等、舒适的护理服务,以大限度降低患者痛苦,获得大程度的康复,并对流程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介绍如下.

    作者:吴冉;杨坤明;张艳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目的 建立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解决目前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少、护理人力不足导致的大多数医院护士几乎不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岗前培训就进入ICU工作的现状,实现ICU专科护士院内资格证书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同时也为争取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奠定基础.方法 明确ICU护士的准入条件;制定ICU护士的岗前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岗位继续教育计划;分层次组建ICU专科护士人才梯队.结果 建立院内ICU护士严格准入、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并做到分层次培训及使用,确保了ICU监护质量.结论 实行医院内部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实现ICU专科护士持证上岗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加IV3000透明敷料治疗PICC相关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40例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与倍他米松软膏加炉甘石洗剂外涂加无菌纱布覆盖换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曹娟妹;周群英;黄丽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运用湿性敷料配合封闭负压疗法治愈咽瘘患者一例

    咽瘘是咽喉癌术后常见、早期的并发症之一,咽瘘多指唾液贮积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外,使下咽或食管腔与皮肤相通成窦道,唾液或食物经此向皮肤外溢出.

    作者:朱燕英;何金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标识设计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管道标识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 在分析以往管道护理缺陷的基础上,运用色彩心理学等知识设计管道标识,以文字形式将标识使用说明下发至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动态评估管道护理的安全性,及时使用标识,并将管道标识作为多管道患者护理质控的一项内容不定期抽查.结果 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管道标识可以降低管道护理事故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结论 这种管道标识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越丽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多种术式联合治疗小儿顽固性癫痫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多种术式联合应用治疗小儿顽固性癫痫的护理措施.方法 手术治疗62例2~14岁癫痫患儿,所有病人在显微镜下采用多种术式结合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2~3年.结果 42例(67.74%)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3例(20.96%)癫痫发作显著减少,效果良好;5例(8.06%)疗效差;无明显改善2例(3.22%),手术总有效率达88.71%.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合理的护理治疗小儿顽固性癫痫,可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莉;马立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输液管理软件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给药途径之一,特别是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是病人集中的窗口.传统管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往往处在嘈杂、拥挤、秩序混乱的环境中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医疗差错.为改进管理系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于2009年6月进行了输液室流程优化改建及管理软件的安装使用,有效杜绝了输液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用药的正确性及安全性.

    作者:周旭玲;何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救药品有效期查对表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河南省中医护理管理评价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均备有抢救柜,内置各专科常用急救药品与应急设备,以确保急危病人的急救所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身居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安全地使用药物,在抢救治疗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例鞍结节脑膜瘤伴豪谢综合征的术后护理

    鞍结节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10%,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为1:1.7,其中80%以上的病人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可有一侧或双侧颞侧偏盲[1].

    作者:果雷红;沙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加强临床实习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护患的有效沟通,护患沟通能力属岗位专项能力,需要护理职业情感、专业知识、技术的支持.国内外护理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改革.

    作者:杨兰香;王梅;陈献乐;盛爱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钠变化与预后关系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血钠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提高临床护士对其认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将血钠浓度>135 mmol/L作为A组,血钠浓度在120~135 mmol/L为B组,血钠浓度<120 mmol/L为C组,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并总结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重点.结果 各组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9.38%、3.13%、3.13%;B组:41.94%、25.81%、20.97%;C组:60%、40%、40%.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高(P<0.05);C组肌酸激酶(CK)与A组、B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急性心梗早期出现的低钠血症与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提高临床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干预,可预防病情的恶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雪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以总结对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监测低温冰箱温度安全保存患者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24~47 d,对患者进行移植前心理护理,移植过程中加强全环境保护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3例病人均成功进行移植治疗并重建造血功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干细胞的安全保存,移植前患者的心理护理,移植中全环境保护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移植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雷静;黄玉葵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老年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监测护理

    危重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应激状态下也常伴有血糖升高,而显著的高血糖可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和预后.强化胰岛素治疗通过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但同时亦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作者:汤秋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程序和方法,以减轻伤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110例平均月龄12.56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及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至少3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护理,总有效率达98.2%,正常化率达43.6%.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达到正常化的效果,减少患儿伤残的发生.

    作者:童雪涛;越敏;艾戎;严征;潘丹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例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儿的护理

    亚急性硬化全脑炎(SSPE)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慢性病毒感染,是波及全脑的炎症性变性病.SSPE的预后很差,但是细心、精心的护理能让患儿精神和身体得到更大的抚慰,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其痛苦.我科于2009年2月3日收治了一例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