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鞍结节脑膜瘤伴豪谢综合征的术后护理

果雷红;沙英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 豪谢综合征, 护理
摘要:鞍结节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10%,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为1:1.7,其中80%以上的病人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可有一侧或双侧颞侧偏盲[1].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胰岛素的用药指导Instructions on the Use of Insulin护士:张阿姨您可能不知道吧,现在打胰岛素与以往是完全不一样了.不再需要您自己用针筒抽吸,胰岛素都是事先装配好了,您只要调节好单位,就可以打了.

    作者:施耀方;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门诊检验单的管理体会

    检验单不仅是医生对患者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司法、医疗保险理赔、疾病和伤残事故鉴定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作者:刘艳兰;黄群;黄小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腹蛇咬伤致心肌损害的护理

    蝮蛇咬伤是江南地区常见的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外伤病证,其中心肌损害是其主要的并发症.我院外科是浙江省中医药治疗蛇伤重点专科,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的蛇伤Ⅱ号,配合积极有效的辨证施护,在蝮蛇咬伤所致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珍美;赵炎;陆周翔;林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3L无菌病理标本袋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巧用

    在肾移植手术中,既要吻合动脉、静脉和输尿管,又要使其在吻合时保持在低温状态.为了便于医生吻合动脉静脉和输尿管时妥善的保护好肾脏,既能充分的显露吻合口,又能使肾脏在吻合时处于低温状态,我科从2009年6月始,在进行吻合时使用3L无菌病理标本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毛秀丽;曾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加IV3000透明敷料治疗PICC相关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40例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与倍他米松软膏加炉甘石洗剂外涂加无菌纱布覆盖换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曹娟妹;周群英;黄丽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应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的效果.方法 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均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集中清洗消毒,检查清洗后的物品清洁度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清洗消毒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共558套次,全部达到清洁要求,细菌培养均未检出存活菌,达到高效消毒水平,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对呼吸机管道消毒的要求.结论 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及员工自我防护,且节约成本,便于统一管理.

    作者:孔磊;叶景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程序和方法,以减轻伤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110例平均月龄12.56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及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至少3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护理,总有效率达98.2%,正常化率达43.6%.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达到正常化的效果,减少患儿伤残的发生.

    作者:童雪涛;越敏;艾戎;严征;潘丹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影响头颈肿瘤患者留置鼻饲管依从性的相关研究

    在头颈肿瘤患者中,很多疾病如喉癌、上颌窦癌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后不能正常经口进食,完全胃肠外营养由于费用高和并发症多,常不作为首选.

    作者:王令焕;刘大响;王秀珍;徐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用气管导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观察组利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管时两组患者插管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SPO2)、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插管困难、SPO2降低、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

    作者:梁炜;冼日凤;刘家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腭裂整复术后语音治疗中的运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序列治疗概念的引进,腭裂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腭咽闭合功能得到改善或治愈.尽管如此,一些腭裂患者因为术前已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术后仍存在着发音障碍,需要长期的语音矫正治疗.

    作者:徐秀清;孙彩红;刘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MBT矫治器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双颌前突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磨牙关系可为Ⅰ类、Ⅱ类、Ⅲ类,但大多数为Ⅰ类.笔者通过使用MBT矫治器矫治双颌前突患者,并与标准方丝弓矫治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勤;赵海;曾贤;张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30例高龄食管癌病人均于术前、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密切病情观察、早期肢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痊愈出院2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胸内瘘各1例,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 上述预防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文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准确抬高床角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准确抬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自制床头抬高角度量角器,其为三角形木块,角度分别为30°、60°和90°.将61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角度,研究组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评估法.统计两组床头抬高的角度、患者VAP发生率及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床头抬高≥30°826例次,占测量次数的63.3%,而研究组床头抬高均为30°以上;对照组发生VAP 17例,占53.1%,研究组发生VAP 7例,占2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同种细菌检出率,对照组为69.6%,研究组为37.5%.结论 自制床角量角器能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有助于降低返流误吸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王兰芳;曹俊敏;于杭英;童小华;郑春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救药品有效期查对表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河南省中医护理管理评价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均备有抢救柜,内置各专科常用急救药品与应急设备,以确保急危病人的急救所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身居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安全地使用药物,在抢救治疗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新药首位护士负责制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护士安全使用新药的护理管理制度.方法 制定新药首位护士负责制,由首位护士负责落实新药的药物说明书,根据说明书核实医嘱,负责配伍试验,负责使用、观察、记录及上报,负责查新、组织学习、归类收藏.结果 2007年11月~2009年11月使用新药38种,无一例护士盲目使用新药现象,及时纠正医生医嘱错误9次,未发生一例新药的药物差错.结论 新药首位护士负责制是一行之有效的保障护士安全使用新药的护理管理制度.

    作者:舒亚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自制和改良系列护理用具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患者不论是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还是四肢骨折,均要长期或一定时间内的卧床和肢体活动受限,随之将会出现一系列生活方面的问题(穿衣困难)及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特别是胸部、骨盆及髋关节术后的患者不便穿内衣,使得患者的隐私时常暴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女性患者).

    作者:权晓敏;韩红菊;赵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在手术室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高效便捷的护理流程和控制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我们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服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患者在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分解细化,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为流程图,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平等、舒适的护理服务,以大限度降低患者痛苦,获得大程度的康复,并对流程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介绍如下.

    作者:吴冉;杨坤明;张艳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ENBD防治EMBE术后并发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及护理

    恶性胆管梗阻一般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经内镜胆管金属内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biliary metallic stent drainage,EMBD)具有恢复胆汁引流、无需携带引流管和创伤轻微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主要方法之一[1].

    作者:夏云;楼立兰;杨建峰;郑琴芬;徐佳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家庭型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衰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从我科出院的COPD合并呼衰患者30例,在药物等其他治疗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家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随访一年.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别于患者出院和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时评价其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一年及治疗后一年住院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合并呼衰患者使用家庭BiPAP呼吸机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后,圣·乔治问卷三部分评分和总分值降低,治疗一年后住院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秒;吴小玲;孙琳;王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综合医院26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68.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执行口头医嘱;有54.5%的护士时有或经常在医生迟、漏、停、改医嘱时,执行在前或没有请医生补开医嘱;有25.7%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在日常护理行为中及时与患者沟通;有28.8%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在护理操作失败时诚恳地向患者表示歉意;有59.1%的护士时有或经常涂改,不按要求修改护理记录;有24.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做到于患者拒绝某项治疗、护理操作时有记录.结论 临床护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日常护理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敏;冯印敏;李长菊;张桂荣;于作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