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调查

王敏;冯印敏;李长菊;张桂荣;于作芳

关键词:护理文件, 法律风险, 防范意识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综合医院26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68.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执行口头医嘱;有54.5%的护士时有或经常在医生迟、漏、停、改医嘱时,执行在前或没有请医生补开医嘱;有25.7%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在日常护理行为中及时与患者沟通;有28.8%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在护理操作失败时诚恳地向患者表示歉意;有59.1%的护士时有或经常涂改,不按要求修改护理记录;有24.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做到于患者拒绝某项治疗、护理操作时有记录.结论 临床护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日常护理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髂内动脉栓塞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应用及护理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朱霞明;刘明红;顾芙蓉;孙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例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儿的护理

    亚急性硬化全脑炎(SSPE)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慢性病毒感染,是波及全脑的炎症性变性病.SSPE的预后很差,但是细心、精心的护理能让患儿精神和身体得到更大的抚慰,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其痛苦.我科于2009年2月3日收治了一例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患者安全管理流程再造在手术室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高效便捷的护理流程和控制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我们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服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患者在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分解细化,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为流程图,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供高品质、平等、舒适的护理服务,以大限度降低患者痛苦,获得大程度的康复,并对流程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介绍如下.

    作者:吴冉;杨坤明;张艳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准确抬高床角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准确抬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自制床头抬高角度量角器,其为三角形木块,角度分别为30°、60°和90°.将61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目视估计法抬高床头角度,研究组使用自制床角量角器评估法.统计两组床头抬高的角度、患者VAP发生率及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床头抬高≥30°826例次,占测量次数的63.3%,而研究组床头抬高均为30°以上;对照组发生VAP 17例,占53.1%,研究组发生VAP 7例,占2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同种细菌检出率,对照组为69.6%,研究组为37.5%.结论 自制床角量角器能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有助于降低返流误吸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王兰芳;曹俊敏;于杭英;童小华;郑春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一例肺移植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护理体会

    肺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病症的有效方法.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1].

    作者:曹岚;唐春炫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门诊检验单的管理体会

    检验单不仅是医生对患者作出诊断并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司法、医疗保险理赔、疾病和伤残事故鉴定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作者:刘艳兰;黄群;黄小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目的 建立院内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解决目前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少、护理人力不足导致的大多数医院护士几乎不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岗前培训就进入ICU工作的现状,实现ICU专科护士院内资格证书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同时也为争取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奠定基础.方法 明确ICU护士的准入条件;制定ICU护士的岗前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岗位继续教育计划;分层次组建ICU专科护士人才梯队.结果 建立院内ICU护士严格准入、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并做到分层次培训及使用,确保了ICU监护质量.结论 实行医院内部ICU专科护士规范化管理,实现ICU专科护士持证上岗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家庭型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家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衰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从我科出院的COPD合并呼衰患者30例,在药物等其他治疗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家中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随访一年.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别于患者出院和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时评价其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一年及治疗后一年住院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合并呼衰患者使用家庭BiPAP呼吸机治疗满3个月、6个月及一年后,圣·乔治问卷三部分评分和总分值降低,治疗一年后住院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秒;吴小玲;孙琳;王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MBT矫治器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双颌前突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磨牙关系可为Ⅰ类、Ⅱ类、Ⅲ类,但大多数为Ⅰ类.笔者通过使用MBT矫治器矫治双颌前突患者,并与标准方丝弓矫治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勤;赵海;曾贤;张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运用湿性敷料配合封闭负压疗法治愈咽瘘患者一例

    咽瘘是咽喉癌术后常见、早期的并发症之一,咽瘘多指唾液贮积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外,使下咽或食管腔与皮肤相通成窦道,唾液或食物经此向皮肤外溢出.

    作者:朱燕英;何金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用气管导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观察组利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管时两组患者插管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SPO2)、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插管困难、SPO2降低、局部出血和误入假道等并发症.

    作者:梁炜;冼日凤;刘家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胰岛素的用药指导Instructions on the Use of Insulin护士:张阿姨您可能不知道吧,现在打胰岛素与以往是完全不一样了.不再需要您自己用针筒抽吸,胰岛素都是事先装配好了,您只要调节好单位,就可以打了.

    作者:施耀方;王美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项目管理方法的系统观和理论,创新和改进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方法 确定影响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以临床安全用药为项目运作特定目标,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BOK项目实施的五个阶段对该项目按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运作.结果 该项目的 实施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将项目管理方法引进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为护理质量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叶春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泰国护理博士教育概况及启迪

    泰国的护理博士教育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教育理念和发展在国际上也一直处于前列.加之泰国在地域文化、思想背景以及疾病谱的转变上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这些都使得借鉴泰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对我们有所裨益.

    作者:方进博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埋置时间的探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皮下埋置的合适时间.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0月在本科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216例患者,按埋置时间分A组(3~4 d)、B组(5~7 d)和C组(8~10 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组与B组在局部皮肤感染、堵管、埋置针脱出等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埋置部位皮肤感染、埋置针脱出和堵管均显著增多,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埋置时间在一周以内,埋置部位无感染、埋置针无堵塞、脱出时,可以不用更换套管及重新埋置,待储药器内胰岛素输注完毕后再拔管;埋置时间在一周以上者必须要更换输注套管和埋置部位.

    作者:陈敏华;朱佩钦;陈海央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保温箱安全圈的制作与应用

    保温箱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佳治疗环境,由于箱内活动范围较大,患儿易靠近保温箱的两侧边缘,护理人员必须随时给予摆正体位,增加了工作量.

    作者:金雪花;王喜慧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腭裂整复术后语音治疗中的运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序列治疗概念的引进,腭裂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腭咽闭合功能得到改善或治愈.尽管如此,一些腭裂患者因为术前已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术后仍存在着发音障碍,需要长期的语音矫正治疗.

    作者:徐秀清;孙彩红;刘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供应室消毒指示带粘贴架的制作

    随着供应室新规范的出台,每家医院都在取消无菌包的包扎绳,但无菌包的名称必须写在消毒指示带上.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必须预先将带有无菌包名称的消毒指示带写好,粘贴于架子上,便于操作时取用方便.

    作者:徐芳;黄蓓蕾;李霞;刘亚娟;陈惠芬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两种加压方法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方法 对120例PICC置管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以宽8 cm的自粘性弹力绷带缠绕2圈;实验组以8cm网状管型弹力绷带套住穿刺肢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两组穿刺点渗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实验组在避免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及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后采用网状管型弹力绷带加压穿刺点,既能达到止血目的 ,又可避免穿刺侧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刘莉;辛明珠;李金波;樊爱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钠变化与预后关系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血钠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提高临床护士对其认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将血钠浓度>135 mmol/L作为A组,血钠浓度在120~135 mmol/L为B组,血钠浓度<120 mmol/L为C组,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并总结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重点.结果 各组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分别为:A组:9.38%、3.13%、3.13%;B组:41.94%、25.81%、20.97%;C组:60%、40%、40%.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高(P<0.05);C组肌酸激酶(CK)与A组、B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急性心梗早期出现的低钠血症与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提高临床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干预,可预防病情的恶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雪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