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与血清肌酐关系的临床研究

黄文莉;王福科;周洁;李彦林;赵娴

关键词:高原地区, 高尿酸血症, 血清肌酐
摘要:目的 明确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并与血清肌酐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500例研究对象,检测500例人员的血尿酸值,血清肌酐值,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500例研究对象中有366例尿酸正常占73.2%,134例异常,占26.8%.483例血清肌酐正常占96.6%,17例异常,占3.4%.原始数据的Spearman相关结果显示,尿酸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阳性的人,发生尿酸阳性的危险性是肌酐阴性的15.631倍.结论 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血清肌酐对尿酸有影响,且血清肌酐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怒江州傈僳族高尿酸血症伴发高脂血症、高糖血症人群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怒江州傈僳族高尿酸血症伴发高脂血症、高糖血症人群的状况.方法 收集怒江人民医院8 746例体检者的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糖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被调查傈僳族8 746例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检出人数为2 385例,检出率27.27%.高糖血症检出人数682例,检出率7.80%.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人数1 043例,检出率11.93%.高胆固醇血症检出人数1 912例,检出率21.86%.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高糖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存在年龄差异.高尿酸血症伴发高脂血症、高糖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结论 怒江州傈僳族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男性易患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易伴发高脂血症、高糖血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和积极防治.

    作者:和学忠;蔡祺;和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Brdu标记VECs和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内增殖研究

    目的 研究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和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增殖和分化情况.方法 (1)用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纤维粘连蛋白修饰制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电镜扫描生物骨表面情况; (2)选用大鼠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1∶1浓度联合培养; (3)分别用Brdu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联合培养细胞体外复合部分脱蛋白生物骨,体外培养6d后植于SD大鼠两侧股部肌袋处;2周、4周、8周、12周取材,硬组织切片中Brdu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植入的种子细胞在机体内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1)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孔隙分布均匀,由大量的羟基磷灰石纤维编织而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表面可见大量颗粒状蛋白结晶; (2) Brdu免疫荧光染色各组植入种子细胞开始呈分散状分布,细胞逐渐增殖呈巢状,血管内皮细胞组和联合培养细胞组植入内皮细胞增殖形成大量新生血管;未标记Brdu空白组未见阳性细胞出现.结论 组织工程骨植入种子细胞在体内能大量增殖,参与新组织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赵玉鑫;王福科;李彦林;张红;王国梁;何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本药物制度对昆明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昆明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变化,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系统抽样法抽取昆明市21个基层医疗机构2009至2012年每年3月、6月及9月门诊处方各15张,填写处方评价表,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调研地区处方用药指标和用药合理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及注射剂使用百分比均高于WHO推荐的理想值,仅基本药物使用百分比较实施前明显改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写诊断或诊断不规范、大处方是不规范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基本药物使用得到普及,但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效果未体现,政府仍需加大力度做好规范基层合理用药的工作.

    作者:陈洁;彭江丽;赵朋娟;刘晖;王璐;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6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小粱切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对66例(79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72眼(91.14%)眼压≤21 mmHg,7眼(8.86%)眼压为(21.74~26.05) mmHg,与术前相比眼压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66眼(83.54%)在0.3以上,8眼(10.13%)为0.1~0.2,5眼(6.33%)在0.1以下,与术前相比,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P<0.05),全部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在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对眼压能有效控制,使患者的视力得到较好恢复,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朱莉静;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种植义齿在下颌骨缺损咬合重建1例报道

    下颌骨是面下1/3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咀嚼、语言和吞咽等生理功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下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功能修复是口腔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不仅要恢复颌骨的连续性以维持患者的面部形态,而且要恢复咀嚼、语言等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牙-颌-肌肉-神经反射的协调.

    作者:肖旭辉;谢志刚;谢亮焜;鲍济波;李自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面颈部软组织多间隙重度感染并肝硬化失代偿期1例报道

    面颈部软组织间隙感染是头颈颌面外科的常见病,该病特点为起病急,发展快,炎症蔓延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死亡率较高.由于颌面部被筋膜分成多个肌筋膜间隙,脓液可以局限在某一间隙内,也可以互相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1].本病例合并基础疾病肝硬化失代偿期,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并且增加了治疗难度.

    作者:张荧荧;何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冠脉病变数量分为单支病变组(119例)和多支病变组(61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132例)和严重病变组(48例),同时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健康组和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轻度病变组和严重病变组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低于严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冠脉病变越严重,其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大.

    作者:马敏;刘云霞;李洱花;叶吉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5例皮肌炎患者血清肌酶变化与年龄、性别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肌酶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揭示皮肌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从而使国内外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皮肌炎的认识和诊断起到一定的参考和辅助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中的性别比例、年龄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血清肌酶变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血清肌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1)患者男∶女=1∶2.25,女性发病率较高; (2)年龄10 ~ 83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在41 ~ 60岁之间发病率高,达40%; (3)血清肌酶变化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4) 41 ~ 60岁年龄段患者的CK值与CK-mb值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40岁组和≥61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H、AST、ALT值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CK-AST配对比较两个检测结果之间不一致,而CK-CK-mb、CK-LDH、CK-ALT、LDH-AST、LDH-ALT和AST-ALT之间,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 血清肌酶可以作为检测皮肌炎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酶变化与年龄相关,其中41 ~ 60岁年龄段尤为明显.

    作者:郑红梅;隽红燕;徐云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孕期乳腺非霍奇淋巴瘤1例报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常见癌症的前十位[1],NHL发生于乳腺较少见,原发于孕期乳腺的更罕见[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4月收治了1例原发性孕期乳腺NHL患者,经过完整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和放疗,患者预后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行志;洪亚然;沈丽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针治疗对钳夹型大鼠脊髓损伤后BMP-2的表达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脊髓BMP-2的表达变化,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电针组,动物模型采用医用脑动脉瘤临时夹钳夹的急性钳夹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取术后7d、14d、21d、28 d各组损伤局部脊髓组织,提取蛋白经电泳成像与数据分析,测定损伤后局部脊髓组织内的B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BMP-2的表达在大鼠脊髓损伤后7~14d出现明显增强,高表达持续至28 d以后,电针组BMP-2的表达低于脊髓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与抑制BMP-2有关.

    作者:李经辉;谢勇;刘禹;黄辉;吴海鹰;余化霖;白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森工医院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局部调强放疗,联合组患者采用GEMOX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放疗结束时对照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4%和78.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3%和100.0%,P<0.0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9.6% (16/23)和82.6%(19/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对照组和联合组1 a生存率分别为34.70%、65.21%.2 a生存率分别为21.73%、39.13%.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95.6%,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 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大,但能够耐受.

    作者:周九鹏;秦天洁;孙红;杨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有调查显示,美国65岁以上有X线病变表现的OA患者高达70%;英国65岁以上有X线病变表现的女性为68%,男性为58%[1];而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60岁达到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其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女性[2].该病的终致残率为53%.患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活动时有骨擦音、关节积液以及活动障碍[3].老年女性在出现这一系列的躯体状况时,往往会伴随产生抑郁、恐惧、焦虑、暴躁等心理状态.本文旨在探讨及总结保守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洋;梅雪;冯睿;黄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校高职大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高职生性教育现状,对高职生开展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高职大学生1 000人,通过自制高职生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职生在中学阶段接受过经常性教育的占1.30%,性知识来源于学校的占25.40%;知晓紧急避孕方法的学生占59.70%、知晓人工流产知识的占47.09%;41.77%的高职生以消除寂寞为恋爱目的,75.70%的学生对恋爱期同居现象表示理解或接受;只有55.47%的学生认为发生性行为时需要采取避孕措施,22.35%的学生遇到性侵害不知道怎么办.结论 高职生性观念开放,性知识缺乏,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高职生性知识来源的主渠道不是学校,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在校学生开展性教育.

    作者:黄碧蓉;彭林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脂血症的相关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及高嘌呤饮食在人们一日三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此导致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身高,痛风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痛风患者,体内可能会存在代谢功能改变,会出现血脂和血糖的异常,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生的诱发因素,临床上有很多病例提示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有某种相关[1],为明确这种相关性,笔者对门诊500例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二者之间含量之间是否有关,如有相关,再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王国梁;王福科;张红;李彦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患者72例(14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选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对照组用玻璃酸钠眼液滴眼.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患者主观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检查.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43% (1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干眼症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洛铂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洛铂诱导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洛铂对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BE-TCHU 179人胆管癌细胞,给予不同剂量洛铂处理,瑞氏-姬姆萨染色及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计数细胞凋亡百分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AO/EB荧光染色观察到洛铂作用24 h后,随洛铂剂量加大,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百分率升高,25 μg/mL作用凋亡细胞占47.8%.光镜和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形态学呈现典型的凋亡变化,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细胞核呈新月状改变.结论 洛铂能引起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细胞凋亡和侵袭力有关.

    作者:王天阳;吕海涛;王文斌;张建生;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鼻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护理

    垂体瘤是颅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1],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男性青壮年和儿童,主要症状是内分泌功能紊乱,大多出现月经不调、非哺乳期泌乳、肢端肥大症、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等.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近年来在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新型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具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手术程序简化以及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免除颅鼻面部切口和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2],是现代医学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微创术后的护理内容和护理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专科护理技能,熟知颅内及鼻腔的解剖部位,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科学系统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确保患者术后愈合良好.

    作者:杨秀华;王云丽;白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校08级临床专业学生作研究对象,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使用TBL教学法,对成绩统计分析并对教学效果实施评估.结果 TBL教学后,学生测验的平均成绩(7.75±0.96)分明显高于教学前的平均成绩(4.38±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T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继续开展.

    作者:王蕾;舒敬奎;傅炜萍;刘凌;方利洲;郭伟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3例胰腺癌及12例胰腺良性肿瘤的常规MRI及DWI图像特点及b值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胰腺癌中,16例在T1WI表现为胰头肿块,局部或弥漫性信号降低,可见异常强化不明显区.10例为胰体部肿块,边界欠清,信号降低.7例为胰尾部占位并胰腺实质萎缩,信号不均性降低.8例发生肝转移,13例侵犯或包绕肠系膜血管,4例发生骨转移,10例淋巴结转移.DWI图上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边界欠清楚,部分含中央坏死组织呈不均匀低信号.当b=1 100s/mm2,病灶显示为高信号,但解剖结构显示较差.当b=700 s/mm2时,胰腺良性肿瘤和胰腺癌所测得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b=50、350、400、450、1 100 s/mm2时,所测得ADC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胰腺癌的术前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作者:章维;尹芳;郝金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后肾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肾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87例m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肾动脉造影寻找肾动脉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行超选择性插管至肾动脉出血部位,选用弹簧钢圈+乙烯醇颗粒栓塞或弹簧钢圈+明胶海绵进行肾动脉栓塞.结果 282例患者DSA造影阳性,5例患者DSA造影阴性.257例患者经1次栓塞后停止出血;26例患者第1次栓塞后再发出血,经第2次栓塞后止血;1例栓塞后仍继续出血,经第3次栓塞出血停止;3例患者栓塞后未止血,行开放性手术,其中1例行肾切除,2例行肾修补术后止血.上述患者止血后随访6~12个月,无血尿复发、脓肾、肾性高血压病例.1例长期高血压并肾萎缩,行外科肾切除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为mPCNL后出血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止血地方法、并很好的保留了患侧肾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临床开展mPCNL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陈富坤;王家平;邓智勇;刘鹏杰;龙超;张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