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罗剑渊;李迎春;王家平;曹毅;李东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支架, 弹簧圈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行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方式、治疗结果及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含28枚宽颈动脉瘤,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瘤3枚,后交通动脉瘤15枚,颈内动脉眼动脉段6枚,大脑中动脉4枚.结果 采用支架28个辅助弹簧圈栓塞28枚颅内宽颈动脉瘤,所有病例均成功释放支架(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3例,其中死亡1例.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18枚(64.3%),Ⅱ级:6枚(21.4%),Ⅲ级:4枚(14.3%).随访25例,时间6~51个月, (平均15个月),均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mRS:0~1分22例(84.0%);mRS:1~2分3例.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可以提高致密栓塞率,降低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体位改变对胶囊内窥镜在胃下垂应用中的影响

    目的 观察患者在采取不同体位对胶囊内窥镜在胃下垂中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11月至2014年7月行胶囊内窥镜的胃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窥镜进行消化道检查.对照组采取直立位或坐位,观察组采取右侧体位,观察2组胶囊胃内转运时间.结果 60例受检者中,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100%.无1例患者发生胶囊在胃内滞留.右侧体位组患者胶囊胃内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胃下垂患者右侧体位组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胃下垂患者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2组无差别(P>0.05).结论 胃下垂患者取右侧卧位,缩短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提高全小肠检查成功率.对于中重度胃下垂患者为缩短胶囊在胃内转运时间,应尽早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全小肠检查成功率.

    作者:赵公芳;郑梦瑶;李未华;黄华;柳利明;路明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尖瓣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建立猪二尖瓣狭窄实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质量42~ 56 kg的大型猪6头,采用全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经左心耳入路,4-0无创缝线分别于二尖瓣A1-P1区和A3-P3区水平褥式缝合.结果 共制备出猪二尖瓣狭窄模型6个,总成功率100%,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跨瓣压差及瓣口面积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型猪制备二尖瓣狭窄动物模型,科学可靠,可行性强,成模率高,可用于心瓣膜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浒;陶杰;白向锋;段冰松;孙毅;李丽娜;张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OSAHSA综合征术后疼痛中的运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大多患者咽喉疼痛剧烈.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观念以及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1].因此唐山市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室将循证护理应用于UPPP术后患者,观察疗效如下.

    作者:杨晓玲;谷彬;王桂芝;王丽敏;李翠萍;王亚欣;何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体重百分数对颈外静脉置入PICC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体重百分数对颈外静脉置入PICC体外长度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02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测量2组患者身高、体重,计算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获取PICC的置管长度,观察组患者根据不同体重百分数采用改良PICC置管长度测量法,比较2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体重百分数对体表测量长度的影响及与实际置入长度的偏差.结果 观察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中下段的例数比对照组高,2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外静脉置入PICC根据患者体重百分数分别采用不同测量方法,使导管长度更准确,操作更为安全.

    作者:丁海燕;燕艳武;段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持续呼吸困难的治疗

    随着中国老年人群体的不断扩大,人老龄化人口与日俱增.在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固有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国民健康教育普及相对滞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病集于一身的患者并不少见.这一老年人群体入院治疗时,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救治的复杂性.现将2014年2月12日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1例高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持续呼吸困难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谢作舟;高文永;刘荣;刘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明确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接受改良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E/12-18HR;剂量为H 300 mg,R 450 mg,Z 750 mg,E 750 mg,晨起顿服)并完成至少2a随访的患者资料,采用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评估该化疗方案的疗效;通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对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按发生的类型、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0.6岁.其中21例患者仅采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其余46例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治疗.2a临床愈合率95.52%,2a内结核复发率1.50%.在整个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前2个月的四联强化治疗期,主要涉及胃肠道反应(约为28.36%)、高尿酸血症(约为31.34%)、肝功能异常(约为31.34%)等;多数药物副作用较轻,部分较严重病例加用VitB6、护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草甘酸二钠或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碳酸氢钠和多饮水等措施得到控制;吡嗪酰胺的撤除可明显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运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郭培宇;李佩明;张春强;陈淼;杜开利;陆秋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变化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1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组选取30例心肌梗死拟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正常对照组选取35例,对正常对照组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左室各个心肌节段在纵向、径向、圆周方向三方面达到峰值应变所需要的时间(TPSLS、TPSRS、TPSCS),并计算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比较分析各参数在PCI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结合分析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CI治疗前左室LVDd、LVESV、LVEDV较对照组扩大,LVEF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术后1周、1个月LVDd、LVESV、LVEDV及LVEF都没有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LVDd、LVESV、LVEDV比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1周、1个月都有一定的缩小,LVEF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术前Tssl-SD、Tssr-SD、Tssc-S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比较Tssl-SD、Tssr-SD、Tssc-SD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Tssl-SD、Tssr-SD、Tssc-SD与术前及术后1月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导致左室收缩同步性下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逐步恢复,斑点追逐成像能够定量评价PCI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

    作者:陈卓;刘娟;孙林;白文伟;李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动机及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 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昆明医科大学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从事科研的动机52.30%的青年高校教师是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对待有价值科研结果的处理68.00%和16.00%的青年教师再次核实、验证、分析后和成系统和体系后再发表;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59.80%集中在1~3h;经kendall's tau-b分析科研水平白评水平与外语掌握程度(P<0.05)和科研技能掌握程度(P<0.01)相关;科研方法和技能掌握水平自评认为掌握的比较好的占34.48%,外语水平自评阅读娴熟,会话能力一般的占25.29%;82.70%的青年教师对本校科研现状表示满意;59.77%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47.1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科研队伍的建设.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比较端正,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要求,但参考文献的评述频率和参加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希望学校在科研制度、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

    作者:张媛;熊萍;王振宇;刘倩倩;赵瑜;冯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402名≥35岁的纳西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结果 该地村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盐饮食、被动吸烟、生活压力、情绪低落和缺乏体力活动的检出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8.9%、39.5%、32.9%、24.5%、10.34%、27.4、21.8%、9.3%、5.2%、32.2%,26.2%和4.1%;仅有6.2%的纳西族居民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男性具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大于女性(P<0.0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者和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的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度越低(P<0.05).结论 云南省纳西族居民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凶素聚集性.应重点加强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低受教育水平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作者:曹丰;蔡乐;崔文龙;陶杰;和建全;孙承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昆明地区汉族成人人体成分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汉族成人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23例(男性338人、女性285人)21~82岁健康体检者,采用生物电阻抗人体脂肪测量仪测定人体成分指标并检测血脂指标.结果 (1)除体脂肪率无差异外,男性蛋白质、肌肉量、总水分、去脂体重、无机盐占体重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 (2)男性TG、HDL-C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TC、LDL-C无性别差异.结论 正常人人体成分指标和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并存在性别差异.建议采取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等措施控制体脂肪率、BMI、WHR以防疾病发生.

    作者:贾德梅;许传志;张川荛;冯群;王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动脉CT成像的技术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经验延迟法、上腔静脉跟踪触发技术、肺动脉干跟踪触发技术的肺动脉成像效果及诊断结果,探讨优的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 选择201 1年4月至2014年8月在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76例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按检查顺序分为:经验延迟组(Ⅰ组)22例;上腔静脉跟踪触发组(Ⅱ组)34例;肺动脉干跟踪触发组(Ⅲ组)20例.对3组的肺动脉干、亚段肺动脉、肺静脉、肺动静脉差值、主动脉、CNR、图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伪影及诊断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动脉干CT值:Ⅲ组>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9,P=0.002);CNR值:Ⅲ组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P=0.007),但Ⅰ组和Ⅱ组的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亚段肺动脉、肺静脉、肺动静脉差值、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伪影及诊断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扫描方案均能得到满足诊断的肺动脉图像,但肺动脉触发技术可在不增加对比剂总量的情况下,获得比经验延迟法和上腔静脉触发技术更优质的肺动脉图像.

    作者:吴晶晶;普福顺;罗家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PCNL术后严重出血的临床体会

    20世纪80年代,超声碎石术和液电碎石术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成功运用,目前已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金标准[1],国内学者李逊等改良穿刺通道,使得16F通道可放入输尿管硬镜,从而进行碎石、取石,称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iniPCNL) [2].相对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PCNL具有微创、快速、清石率高的特点,但术后严重出血是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3].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1990年2月至2013年8月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196例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淮;王家平;李迎春;闫东;姜华;童玉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通道多普勒法测量E/Em评价体重指数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双通道多普勒(DPW)法研究体重指数(BMI)对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法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检者137名,询问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根据BMI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54例,超重者组83例,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各组心脏结构参数,采用双通道多普勒及传统多普勒分别获取各组心脏血流频谱多普勒及组织频谱多普勒参数,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舒张功能指标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与正常体重者比较,超重者室间隔厚度(IVSd)增厚、左室重量指数(LVMI)增加、左心室内径(LVEDD)增大(P<0.05),左心房内径(LAD)增大(P<0.01);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与晚期组织运动速度(Am)比值(Em/Am)下降,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比值(E/Em)升高(P<0.05).与传统多普勒法比较,双通道多普勒法通过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矫正后获得的二尖瓣口E峰、A峰血流速度增高,E/Em升高(P<0.01).结论 超重者可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BMI指数与Em、Em/Am及E/Em具有相关性,双通道多普勒较传统多普勒更准确敏感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刘蕙;王庆慧;陈剑;罗庆祎;苏璇;丁云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共完成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1例,术中需使用胸腔镜,特殊的手术器械及长距离的推结器,采用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负压辅助静脉引流,CHITWOOD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CO2充满术野,避免气栓,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选取同期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行传统正中开胸房间隔缺损病例41例为对照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微创组与正中开胸组比较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天数、输血率较正中开胸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2月效果良好.结论 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有效,能达到传统正中开胸相同的手术结果;学习曲线短;可重复性强;美容效果好;较内科封堵治疗拥有更广的适应证.

    作者:李鹏;李亚雄;钱金娣;王钊;林黎;钱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ingle beat 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sRT-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并探讨肺动脉压力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4组:房间隔缺损组40例,其中肺动脉压轻度增高者15例(A组),肺动脉压中度增高者15例(B组),肺动脉压重度增高者10例(C组);正常组25例,均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右室分析软件获得右室舒张末容积(EDVRV)、右室收缩末容积(ESVRV)、右室每搏量(SVR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右心室容积-时间曲线.结果 房间隔缺损组(A、B、C组)EDVRV、ESVRV、SVRV、均大于对照组(P<0.01).C组EDVRV、ESVRV、SVRV大于A、B组(P<0.01).A、B组RVE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组的RVEF小于对照组及A、B组(P<0.01).C组RVEF与EDVRV、ESVRV、SVRV呈负相关(R=-0.738,P<0.05).房间隔缺损组右室容积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对照组低.结论 RT-3DE可快速、无创、准确的测定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能反映其形态及功能的改变.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右心室容积代偿性增大,RVEF无明显降低,当肺动脉压重度增高时,右心功能失代偿,RVEF明显下降.右室容积及右心功能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作者:罗庆祎;丁云川;王庆慧;尹帆;苏璇;陈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降糖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疗程3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HbA1c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hs-CRP、HbA1c、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显著下降(P<0.01).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减轻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微炎症及牙周炎病变程度,且对有效控制血糖有帮助.

    作者:王祥芸;张晓渝;胡蓉;杨杨;彭蓓;黄大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移位性支气管异物1例

    气管、支气管异物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异物大致分为3类:(1)植物性异物,较多见;(2)矿物性异物,(3)动物性异物.异物以单侧多见,多位于右主支气管,因其管径相对较大,向下走行较陡直.气管内异物的临床症状多较显著,根据异物嵌顿的部位,患者可表现为剧烈呛咳,哮鸣,甚至窒息,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及呼吸困难,较小、光滑的异物进入支气管后则常有或短或长的无症状期,可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有些患者虽然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没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会被误诊为气管炎或肺炎.一般结合明确病史,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CT等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作者:韩晓凤;孙勇;覃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临床输血合理性调查分析

    近年来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出现,并逐渐加重.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各大医院的“血荒”日益突显[1-3].血液应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因此临床能否合理正确地使用血液及其成分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血液输注.提高临床用血水平,现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及安宁县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700份输血病例进行了评估,并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丁素碧;佟力;董伟群;吴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辅助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面神经隐窝发育研究

    目的 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面神经隐窝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217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分别术前CT测量,术中实际测量面神经隐窝宽度.结果 CT测量面神经隐窝宽度在圆窗龛水平为(3.90± 0.17) mm,手术中实际测量值为(3.87±0.16) mm.CT测量值与术中测量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各年龄阶段面神经隐窝宽度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通过CT可以对面神经隐窝宽度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术中面神经隐窝开放及减少面神经垂直段损伤.各年龄阶段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面神经隐窝宽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面神经隐窝于出生后已基本无变化.

    作者:张帆;何波;阮标;汤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滇南小耳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分别使用混合燃料和高温铜块在不同时间内对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进行致伤,取烧(烫)伤创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对染法(HE染色),观察不同致伤时间猪背部皮肤的烧(烫)伤深度,从而建立猪背部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结果 混合燃料及高温铜块在不同致伤时间内可造成不同深度的烧(烫)伤.而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烫)伤70 s可以造成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成功率达94.4%,95%CI为72.71% ~ 99.86%.结论 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伤70 s可以成功建立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

    作者:刘彦;郭徽;缪玉兰;胡冬雄;张幻诗;钱忠义;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