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变化

陈卓;刘娟;孙林;白文伟;李敬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左室收缩同步性
摘要: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1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组选取30例心肌梗死拟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正常对照组选取35例,对正常对照组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左室各个心肌节段在纵向、径向、圆周方向三方面达到峰值应变所需要的时间(TPSLS、TPSRS、TPSCS),并计算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比较分析各参数在PCI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结合分析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CI治疗前左室LVDd、LVESV、LVEDV较对照组扩大,LVEF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术后1周、1个月LVDd、LVESV、LVEDV及LVEF都没有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LVDd、LVESV、LVEDV比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1周、1个月都有一定的缩小,LVEF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术前Tssl-SD、Tssr-SD、Tssc-S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比较Tssl-SD、Tssr-SD、Tssc-SD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Tssl-SD、Tssr-SD、Tssc-SD与术前及术后1月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导致左室收缩同步性下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逐步恢复,斑点追逐成像能够定量评价PCI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四联疗法及Boulardii酵母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潘托拉唑三联疗法与枸橼酸铋钾(CBS)四联疗法复合Boulardii酵母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疗效的影响.方法 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280例,随机分为4组:三联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三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组(三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粉剂,三联联合组)、四联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CBS胶囊)、四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组(四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粉剂,四联联合组),连续治疗14d,治疗后第5周复查14C-UBT,比较各组H.pylori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查阴性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复发率.结果 258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治疗,241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随访;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根除率(91.2%、94.0%)显著高于三联组与四联组(77.8%、81.7%),P<0.05;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30.1%)显著低于三联组与四联组(79.6%、65.3%) (P<0.05);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累积复发率(2.5±2.2)%、(2.4±1.0)%较三联组与四联组(10.6±6.0)%、(9.8±7.1)%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联用Boulardii酵母菌均能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复发风险,临床实践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王丽昆;杨娟;李仲铭;余小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城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城乡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差异,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江苏和云南城乡男大学生1 600名,分析他们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结果 农村、城市男大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5%和7.3%,2组学生肺活量指数、台阶试验、握力指数、立定跳远和1000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男大学生优于城市男大学生,城乡男大学生的台阶试验和1000m得分都较低.结论 耐力素质仍然是阻碍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瓶颈,建议在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加强耐力素质训练.

    作者:李庆贺;张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滇南小耳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索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分别使用混合燃料和高温铜块在不同时间内对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进行致伤,取烧(烫)伤创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对染法(HE染色),观察不同致伤时间猪背部皮肤的烧(烫)伤深度,从而建立猪背部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结果 混合燃料及高温铜块在不同致伤时间内可造成不同深度的烧(烫)伤.而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烫)伤70 s可以造成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成功率达94.4%,95%CI为72.71% ~ 99.86%.结论 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伤70 s可以成功建立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

    作者:刘彦;郭徽;缪玉兰;胡冬雄;张幻诗;钱忠义;杨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xpandable metallic biliary endoprosehesis,EMBE)是在胆道内引流术和胆道扩张术及可扩性金属内支架(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EMS)植入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EMS在胆道系统的应用研究是在1985年Cianturco型等开展胆管内留置Cianturco型EMS的试验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1988年和1989年,日本及欧美学者相继发表了将此项技术用于临床的应用报告.此后,胆道介入技术在国内外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徐克等[1]于1993年首次发表应用EMBE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报道.笔者白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云南昆钢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的35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平;宋超;陈雪松;杨勤飞;刘再强;李庆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ingle beat 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sRT-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并探讨肺动脉压力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4组:房间隔缺损组40例,其中肺动脉压轻度增高者15例(A组),肺动脉压中度增高者15例(B组),肺动脉压重度增高者10例(C组);正常组25例,均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右室分析软件获得右室舒张末容积(EDVRV)、右室收缩末容积(ESVRV)、右室每搏量(SVR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右心室容积-时间曲线.结果 房间隔缺损组(A、B、C组)EDVRV、ESVRV、SVRV、均大于对照组(P<0.01).C组EDVRV、ESVRV、SVRV大于A、B组(P<0.01).A、B组RVE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C组的RVEF小于对照组及A、B组(P<0.01).C组RVEF与EDVRV、ESVRV、SVRV呈负相关(R=-0.738,P<0.05).房间隔缺损组右室容积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对照组低.结论 RT-3DE可快速、无创、准确的测定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能反映其形态及功能的改变.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右心室容积代偿性增大,RVEF无明显降低,当肺动脉压重度增高时,右心功能失代偿,RVEF明显下降.右室容积及右心功能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作者:罗庆祎;丁云川;王庆慧;尹帆;苏璇;陈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影像科14例经临床证实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和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1)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段与非病变段分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2)受累心脏心腔增大,室壁增厚、运动减弱,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及心脏的病变性质、范围和程度,是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现丽妮;丁云川;王庆慧;尹帆;刘蕙;陈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生自身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分析影响因素,为探索护生自身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昆明医科大学789名全日制护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83.39±28.92)分.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与护生的自主性、专注度、课外阅读时间、参加学校活动频率呈正相关,与兼职频率呈负相关.讨论 护生可从个人自主性、专注度、兼职、课外阅读以及参加学校活动方面培养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罗丹;王海彦;吴萍;刘珍香;叶琴;梁青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斜面针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优势.方法 解离成人25 ~ 40岁尸体腰椎1~5椎节(L1~5),共计10×5节,完成各椎节骨含量检测,符合骨含量减少或轻度骨质疏松标准.分别应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完成在尸椎上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模拟操作.手术后行椎体正侧位拍片,使用简易的学生用角度尺和直尺测量穿刺针道偏转数据;观察CT断层扫描下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特点.针道偏转计量数据应用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斜面穿刺针在椎体骨质内发生背向斜面的偏转,偏转角度为(1.83±0.2)°至(3.30±0.3)°.菱形穿刺针在椎体内未发生针道偏转.骨密度值与修正后偏转角度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991,P-0.001.CT断层扫描显示:自斜面穿刺针之斜面溢出的骨水泥团分布呈现为偏向分布的类椭圆体,随着针体旋转调整,可控制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骨水泥自菱形穿刺针顶端溢出后,直接冲向针尖远端,成为类球形体,旋转针体后,不能调整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结论 实验观察表明,应用斜面穿刺针具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可以在进针和注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有天然的设计优势,获得精确的进针路径控制和骨水泥在靶区内的填充控制效果.

    作者:袁涛;孙洪瀑;杨祚璋;陈彦锦;杨义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Narcotrend监测在硬膜外麻醉丙泊酚靶控清醒镇静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硬膜外麻醉丙泊酚靶控清醒镇静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Narcotrend监测组(NT组)和传统改良清醒镇静评分组(OAA/S组),比较2组患者循环、呼吸参数变化;丙泊酚用量;是否需辅助通气和患者舒适度.结果 NT组、OAA/S组达镇静深度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1.58 μg/mL和1.79 μg/mL (P>0.05);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循环、呼吸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T组心率(HR)、呼吸(RR)、平均血压(MAP)的术中变化较0AA/S组小;2组丙泊酚总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但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T组苏醒时间小于0A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通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组比0AA/S组术中循环呼吸参数影响较小,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少,苏醒较快;Narcotrend监测在硬膜外麻醉丙泊酚靶控清醒镇静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廖飞;陈静宜;朱雁鸿;陈粤丽;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目前尚未建立一种合理、稳定、高效的培养模式,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文献,对常用方法及新方法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目前常用的组织块法、机械分离法、胰酶消化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效果均不理想,而Liberase DH消化法有望成为一种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的有效方法,但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高丽萍;白松;杨丽娟;邹英鹰;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壳聚糖活性炭栓预防宫颈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壳聚糖活性炭栓对宫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其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行LEEP治疗或微波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行LEEP治疗4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治疗组LEEP术后即开始给予壳聚糖活性炭栓阴道上药,共7d,对照组不进行阴道上药,术后碘伏纱布阴道填塞24 h.微波治疗4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治疗组微波治疗术后立即给予壳聚糖活性炭栓阴道上药,共7d,对照组不进行阴道上药.结果 无论是微波治疗还是LEEP治疗,治疗组在术后阴道流液时间、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壳聚糖活性炭栓可以明显减少宫颈病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患者术后舒适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琴;董华娟;宋洋;刘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402名≥35岁的纳西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结果 该地村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盐饮食、被动吸烟、生活压力、情绪低落和缺乏体力活动的检出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8.9%、39.5%、32.9%、24.5%、10.34%、27.4、21.8%、9.3%、5.2%、32.2%,26.2%和4.1%;仅有6.2%的纳西族居民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男性具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大于女性(P<0.0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者和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的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度越低(P<0.05).结论 云南省纳西族居民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凶素聚集性.应重点加强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低受教育水平纳西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作者:曹丰;蔡乐;崔文龙;陶杰;和建全;孙承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变化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支架1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组选取30例心肌梗死拟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正常对照组选取35例,对正常对照组及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左室各个心肌节段在纵向、径向、圆周方向三方面达到峰值应变所需要的时间(TPSLS、TPSRS、TPSCS),并计算纵向应变、径向应变、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比较分析各参数在PCI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结合分析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CI治疗前左室LVDd、LVESV、LVEDV较对照组扩大,LVEF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术后1周、1个月LVDd、LVESV、LVEDV及LVEF都没有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LVDd、LVESV、LVEDV比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1周、1个月都有一定的缩小,LVEF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术前Tssl-SD、Tssr-SD、Tssc-S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第1个月与术前比较Tssl-SD、Tssr-SD、Tssc-SD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Tssl-SD、Tssr-SD、Tssc-SD与术前及术后1月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导致左室收缩同步性下降,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逐步恢复,斑点追逐成像能够定量评价PCI术后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改变.

    作者:陈卓;刘娟;孙林;白文伟;李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OSAHSA综合征术后疼痛中的运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大多患者咽喉疼痛剧烈.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观念以及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1].因此唐山市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室将循证护理应用于UPPP术后患者,观察疗效如下.

    作者:杨晓玲;谷彬;王桂芝;王丽敏;李翠萍;王亚欣;何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云南省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人群特征,为TB/HIV双重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专报系统中收集和整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云南省全球基金项目7县区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信息,分析人群特征.结果 在540例TB/HIV双重感染患者男女比例约为4∶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55岁之间(约占92.22%);62.96%为农民或无业,13.7%的患者为羁押人员;85.74%的患者是从HIV/AIDS患者中进行结核病筛查时发现;主要通过转诊推荐(50.56%)和因症就诊(30.93%)方式到达结防机构;痰涂片以阴性为主(85 56%),初治患者(56.11%)居多,总延迟时间中位数为39 d,对患者的治疗管理过程中,以全程督导为主(83.52%).结论 及早从H1V/AIDS人群中发现结核病患者并给予规范治疗是提升双感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农村地区中青年男性以及羁押人群,同时,需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庞钰莹;许琳;马婧;陆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通道多普勒法测量E/Em评价体重指数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双通道多普勒(DPW)法研究体重指数(BMI)对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法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检者137名,询问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根据BMI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54例,超重者组83例,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各组心脏结构参数,采用双通道多普勒及传统多普勒分别获取各组心脏血流频谱多普勒及组织频谱多普勒参数,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舒张功能指标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与正常体重者比较,超重者室间隔厚度(IVSd)增厚、左室重量指数(LVMI)增加、左心室内径(LVEDD)增大(P<0.05),左心房内径(LAD)增大(P<0.01);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与晚期组织运动速度(Am)比值(Em/Am)下降,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二尖瓣环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m)比值(E/Em)升高(P<0.05).与传统多普勒法比较,双通道多普勒法通过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矫正后获得的二尖瓣口E峰、A峰血流速度增高,E/Em升高(P<0.01).结论 超重者可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BMI指数与Em、Em/Am及E/Em具有相关性,双通道多普勒较传统多普勒更准确敏感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刘蕙;王庆慧;陈剑;罗庆祎;苏璇;丁云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动机及态度现状调查

    目的 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昆明医科大学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从事科研的动机52.30%的青年高校教师是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对待有价值科研结果的处理68.00%和16.00%的青年教师再次核实、验证、分析后和成系统和体系后再发表;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59.80%集中在1~3h;经kendall's tau-b分析科研水平白评水平与外语掌握程度(P<0.05)和科研技能掌握程度(P<0.01)相关;科研方法和技能掌握水平自评认为掌握的比较好的占34.48%,外语水平自评阅读娴熟,会话能力一般的占25.29%;82.70%的青年教师对本校科研现状表示满意;59.77%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47.1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科研队伍的建设.结论 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比较端正,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要求,但参考文献的评述频率和参加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希望学校在科研制度、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

    作者:张媛;熊萍;王振宇;刘倩倩;赵瑜;冯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定制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s 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瘤段切除+定制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sⅢ级患者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诊的29例四肢大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肿瘤瘤段切除+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保肢治疗.其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19 ~ 85岁,平均39.66岁.发病部位:肱骨上段6例,股骨上段5例,股骨下段12例,胫骨上段6例.Campanacci's分级均为Ⅲ级.术中行肿瘤边界外切除受累骨与软组织,距肿瘤边缘3~5cm平面行截骨,安装人工假体,重建关节功能.假体柄和宿主骨界面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其中胫骨上段瘤段切除的患者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转位修复胫骨上段软组织缺损.术后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83月,平均36.62月.其中28例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1例患者引流管口形成窦道,经行清创术后愈合.患者MSTS功能重建评分为12~27分,平均23.10分;患者肢体功能优16例,良11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10%.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局部复发,1例于术后2a内死于肺转移.结论 肿瘤瘤段切除+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作为Campanacci'sⅢ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保肢治疗方案.术前注意正确选择适应证、个体化设计假体,术中给予坚强固定并注意软组织重建方式,可预防并发症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达;杨祚璋;张晶;王少云;袁涛;张晋煜;陈彦锦;杨义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明确常见副作用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接受改良标准化疗方案(2HRZE/4HRE/12-18HR;剂量为H 300 mg,R 450 mg,Z 750 mg,E 750 mg,晨起顿服)并完成至少2a随访的患者资料,采用临床治愈率和复发率评估该化疗方案的疗效;通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评估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对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按发生的类型、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0.6岁.其中21例患者仅采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其余46例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治疗.2a临床愈合率95.52%,2a内结核复发率1.50%.在整个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主要发生在前2个月的四联强化治疗期,主要涉及胃肠道反应(约为28.36%)、高尿酸血症(约为31.34%)、肝功能异常(约为31.34%)等;多数药物副作用较轻,部分较严重病例加用VitB6、护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草甘酸二钠或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碳酸氢钠和多饮水等措施得到控制;吡嗪酰胺的撤除可明显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运用改良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脊柱结核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郭培宇;李佩明;张春强;陈淼;杜开利;陆秋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持续呼吸困难的治疗

    随着中国老年人群体的不断扩大,人老龄化人口与日俱增.在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固有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国民健康教育普及相对滞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病集于一身的患者并不少见.这一老年人群体入院治疗时,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救治的复杂性.现将2014年2月12日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1例高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持续呼吸困难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谢作舟;高文永;刘荣;刘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云南省教委

主办: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