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流动输液椅的设计与使用

方香淑;朱春莲;刘心路

关键词:儿童, 流动输液椅, 护理
摘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儿童(1~6岁)流动输液椅,该输液椅利用小儿轮椅的构造原理,在轮椅的后方加制能扶托输液杆的装置,使患病儿童既能在流动输液椅里正常输液,又能满足孩子正常的好奇和心理需要.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高效护理流程提高手术护理质量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的高低,既是衡量外科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如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经验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护理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高效便捷的护理流程和控制体系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ISO 9001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陈丽媛;陈素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臂丛神经麻醉后手法松解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及肌肉、肌腱、韧带等发生无菌性炎症,多因受风寒及劳累引起,又称漏肩风.患者常常出现病变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导致病情迁延不愈[1].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能大程度地缓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药物吸收及减轻疼痛.

    作者:张焱;杜光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儿童流动输液椅的设计与使用

    我们设计了一种儿童(1~6岁)流动输液椅,该输液椅利用小儿轮椅的构造原理,在轮椅的后方加制能扶托输液杆的装置,使患病儿童既能在流动输液椅里正常输液,又能满足孩子正常的好奇和心理需要.

    作者:方香淑;朱春莲;刘心路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上颌骨内横位埋伏阻生尖牙移植的配合

    上颌尖牙阻生的发生机率居于全口牙列第二位,仅次于下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阻生情况各异,治疗方法多样,如果阻生尖牙位置过低且横位,则选择拔除.作者选取6例上颌骨内横位埋伏阻生尖牙进行牙移植术,术前术后配合正畸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棋;邓建红;母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自制骨折裤在保护下肢骨折病人身体隐私的应用

    患者的隐私权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医德、护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护士在工作中依法切实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是当前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1].

    作者:黄荣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同期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缺损的手术配合

    我院2004年2月~2006年10月对15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根治,并采用带血管蒂带肋胸膜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同期修复舌、口底和下颌骨大型组织缺损,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肋骨全部成活,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沈玉崇;谭淑芳;张秀颜;沈新映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ced naring 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三者综合,选用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1].

    作者:黄晓清;陆宁愿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vi,AOSC)是由于胆道梗阻、感染所致,胆道内压的升高、内毒素血症、败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等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治疗的关键是胆道的减压引流[1].

    作者:刘静;牛爱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全身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标准营养组(EN组)和免疫营养组(EIN组),每组30例,统计分析治疗期间第1天、3天、5天、7天时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浓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1)与正常值比较,伤后EN组病人CD3+、CD4+、CD4+/CD8+降低,而CD8+升高,与各项指标大部分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第7天CD3+、CD4+、CD4+/CD8+升高,而CD8+降低,与正常值和EN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1天时,EN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EIN组(P<0.05),但第3天、5天、7天时,EIN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3)与EN组相比,E1N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全身及肠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标准肠内营养.

    作者:宁彦;张凤娥;李文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三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疗效的比较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疼痛(或瘙痒)性皮肤病,常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发生,由于病毒侵犯神经节,致受损的神经节发炎、坏死等,而导致局部水泡或血泡、神经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石娜;徐海环;刘淑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ICU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的初期应用管理探讨

    随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HIS)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HIS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当前医院发展的重点[1].

    作者:李丽;曹梅利;计燕;罗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防范与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又是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

    作者:袁小兰;周华丽;叶天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Hunt & Hess 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它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尤其是Hunt&Hess分级达到Ⅳ~Ⅴ级的病例,治疗和护理都有很大风险.

    作者:贺慧兰;汪麟;王娟;慕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背温法监测体温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腋窝温度为标准[1],但是对于烧伤医护工作者而言,在实际的烧伤治疗工作中,上述3种测量体温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无法应用于烧伤患者.

    作者:张建融;付小花;喻春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型敷料治疗化学性软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的体会

    我院伤口护理中心2003年9月~2007年9月对292例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皮肤皮下等软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患者,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使用新型敷料加速组织的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威;杨玉平;徐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超声造影术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前肝脏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5%.肝脏肿瘤大多以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癌,临床症状隐匿,具有复发率高,易在肝内转移的特点.肝脏超声造影术原理:根据肿瘤生长有其血流动力学规律、肝脏肿瘤各有供血与灌注特征及超声造影可以显示微循环灌注特点而实现无创性连续实时显示肿瘤内宏观及微观循环的灌注,从而对评价肝肿瘤在治疗前、中、后的意义,为临床医生规范系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单世涵;傅巧美;常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且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Imura K [1]等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髋部骨折患者,其中90%为65岁以上的粗隆间骨折.

    作者:潘鸿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新矫形手术,其目的在于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协调性,改善总体的生存质量[1].该手术适用于老年股骨胫,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患者.

    作者:桑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胡秀英;王美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末梢不同部位血糖的快速测定与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的对比分析

    为了探讨末梢不同部位取血测快速血糖值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静脉血糖值有无差异,选择患者痛苦小的取血部位,我们分别观察耳血、指端末梢血测得的快速血糖值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得的静脉血糖值及局部刺激性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觉,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血糖的方法.

    作者:郝青;秦明祎;赵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