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清风痛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

高丽清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片, 治疗方法, 带状, 疱疹后神经痛,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疗效满意, 发病部位, 不良反应, 头面部, 股外侧, 制药, 应用, 胸部, 生产, 年龄, 口服, 颈部, 湖南
摘要:笔者近年来应用正清风痛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7~71岁,平均64.2岁,病程1个月至9个月.发病部位: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胸部18例,腰部12例,股外侧2例.2治疗方法正清风痛宁片(湖南正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40mg,每日3次,三天后若无不良反应,增至每次80mg,每日3次.长不超过1个月.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着色性干皮病一家系2例

    患者,男8岁,来自农村,从3岁起面部开始出现针点样浅棕色色斑,随年龄增大,皮损逐渐增大、颜色加深、范围扩大.由于患儿无明显不适未予以重视.近期由于日晒后皮损加重并出现水疱,溃破而就诊.

    作者:胡灯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疹32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1995年~1998年住院药疹患者32例总结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32例药疹中,男性21例,占62.62%,女性11例占37.37%,汉族29例占87.5%,维吾尔族3例占9.37%,年龄小2月,大的76岁.15岁以下者8例占25%,16~50岁18例占56.75%,51~76岁5例占15.62%.潜伏期短2小时,长2周,一般潜伏期3~5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10例,首次引起药物过敏者22例.

    作者:王国旗;王爱新;刘隆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环磷酰胺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2例

    我科试用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例1,女,23岁,周身散在暗红色斑块,脱薄屑伴轻度瘙痒12年.

    作者:刘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斯奇康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5、8、9、11引起的皮肤病,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我们试用斯奇康注射液(BCG-PSN)与自制扁平疣擦剂治疗,并作对比观察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玉初;吴小敏;周四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超导光加奥平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CA)的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疗法均复发率高.为探索CA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利用国产超导光治疗仪治疗CA患者后,再给予奥平治疗,根据用药疗程长短,观察CA复发情况,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雷军;庄珏萍;王榕娟;余燕;徐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痤康王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自1998年6月至2000年3月采用痤康王外用治疗痤疮并与过氧苯甲酰乳膏进行比较,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上尿路结石误诊为淋病12例

    临床资料:12例均为院外专科拟诊为淋病的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26.5岁,病程1周~1年,除3例有婚外性接触史外(但此3例均无脓性分泌物),其余均否认有婚外性接触史.12例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反复发作的腰痛史,尿痛、尿急、尿频;4例患者曾有少量脓性分泌物;10例患者曾按淋病治疗,但尿痛、尿急无明显好转.体检:所有患者均有肾区叩击痛,9例患者尿道口红;2例患者尿道口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尿常规检查:10例患者有镜下白细胞及红细胞.B超提示:12例患者均有肾结石,但结石均小于0.6cm.12例患者淋菌镜检均为阴性.

    作者:姜题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Reiter病1例

    Reiter病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双膝关节肿痛,起蛎壳状斑丘疹伴反复高热半年余,于1998年9月到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有白色稀薄粘液溢出.半月后,出现双眼充血发红,畏光流泪,分泌物较多.半年前出现高热,双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加剧.同时小腿伸侧,前臂皮肤起红斑、小水疱、结痂,龟头粘膜出现水疱和糜烂面,颊粘膜出现小水疱.上述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尿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Behcet氏综合征等,但经抗感染、抗风湿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

    作者:常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亢伴发白癜风1例

    患者,女,21岁,因额部左侧发际处自斑2个月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额部发际处有白斑一片,但无明显增大,无瘙痒.患者自诉患有甲亢3个月.检查:体温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微湿.突眼不明显.颈部增粗,可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并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触诊质软,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胡平;唐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期、二期梅毒共存1例

    患者男,32岁.4个月前有性乱史,约4周后阴茎背部出现一个硬币大硬结,12天后破溃,形成溃疡,不痛,仍有性乱史.3个月后躯干、四肢起暗红色斑丘疹,无痒感,阴茎处溃疡仍存在.同时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发病后未经治疗.

    作者:李福昌;王玉坤;刘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1例

    患者男,26岁,教师.因与妻子性交后当晚突然发现冠状沟处有一条索状肿物而就诊.经询问,夫妻双方平素均体健,无不洁性交史和性病史.患者因当晚妻子尚未准备好即从妻子三角内裤右裤管处将阴茎粗暴进入阴道性交,裤边曾勒过冠状沟右侧处,当时和事后感此处轻微胀痛,并触摸出有一肿物,而于次日来诊.

    作者:蒋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100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单纯皮肤瘙痒病10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46~74岁.病程短半个月,长二年.均无明显内科疾病的皮肤瘙痒症.

    作者:温定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幼儿静脉曲张1例

    患者,女,11个月,于2000年5月6日初诊,其母亲诉:患儿出生后4月左右发现左膝关节内侧可见一片静脉曲张,未诊治,几月后皮疹逐渐增多且明显.个人史:第一胎,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出生后8月可步行.家族史:母亲系中学教师,父亲系电信局职工,非近亲婚配,无同类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系统检查左下肢比右下肢稍粗但无水肿,余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膝关节周围可见一片区域有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心电图示正常,左膝关节摄片示正常,病理检查因其父母觉患儿小未同意做.

    作者:胡常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痒疹伴胎儿异常2例

    例1患者女,32岁.1995年5月孕第一胎,2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流产.1997年3月再次妊娠,孕3月时手背、足背、踝出现绿豆大丘疹,渐向上蔓及四肢伸侧.皮疹呈淡红色或肤色,剧痒,搔抓后破溃、渗出.患者孕期产科定期检查无其他异常发现.孕34周时,自觉胎动消失,查肝功能、苷胆酸正常,彩色B超无脐带绕颈.行剖宫产一女婴,体重2A00g,体检无畸形.1分钟Apgar评分1分、5分钟评2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范文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16例,41~50岁23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1~81岁3例,以中老年为多数;发病部位:额部1例,颈部18例,胸背腹部37例,腰臀大腿4例.

    作者:谢卫;成蓓;谢晶辉;张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医中药治愈会阴部巨大尖锐湿疣3例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电灼、冷冻、手术切除等,但这些方法对面积较大型尖锐湿疣疗效欠佳.本文采用中药治疗较大型尖锐湿疣,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制复方桑白皮酊治疗男性型脱发30例

    1临床资料60例头顶部脱发的男性型脱发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6~67岁之间,60例均已采用各种疗法无效,病期在8~32年左右.2制剂配方处方:桑白皮100g,生姜10g,枸杞10g,黄芪10g,首乌10g,川椒10g,红花10g,75%酒精2000ml,浸泡1周后过滤,去渣存酊,分装为100ml一瓶,备用.

    作者:宋宁静;许筱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

    我们采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①随机选择确诊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用H1受体拮抗剂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45例.年龄18~64岁,以20~50岁居多,占70%左右,男21例,女24例.病期2月~6年,平均2.1年.②无其它重要脏器疾患,也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作者:王爱华;张恒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化斯丁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前,有许多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用于临床,它们具有高效,快速,对中枢神经影响小的特点.本观察的目的是观察阿化斯丁和氯雷他定对中国人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作者:周雅;范秀芝;姚林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丹参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采用阿昔洛韦联合丹参治疗带状疱疹60例,同时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丹参联合阿昔洛韦可明显地降低神经后遗痛的发生率,并且安全、高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带状疱疹患者均为寻常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7岁.

    作者:邓新华;洪英;黄智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