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病100例

温定华

关键词:养血祛风汤, 治疗, 老年性, 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病, 内科疾病, 门诊病人, 疗效满意, 资料, 年龄
摘要: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单纯皮肤瘙痒病10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46~74岁.病程短半个月,长二年.均无明显内科疾病的皮肤瘙痒症.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斯奇康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5、8、9、11引起的皮肤病,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我们试用斯奇康注射液(BCG-PSN)与自制扁平疣擦剂治疗,并作对比观察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玉初;吴小敏;周四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期、二期梅毒共存1例

    患者男,32岁.4个月前有性乱史,约4周后阴茎背部出现一个硬币大硬结,12天后破溃,形成溃疡,不痛,仍有性乱史.3个月后躯干、四肢起暗红色斑丘疹,无痒感,阴茎处溃疡仍存在.同时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发病后未经治疗.

    作者:李福昌;王玉坤;刘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检测情况报告

    为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本院性病门诊的85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及淋病患者作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1资料和方法1.1 NGU组52例患者均按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全部病例分泌物涂片及培养都未检出淋球菌.

    作者:陈辉;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与血竭治疗男性沙眼衣原体尿道炎的疗效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居性传播性疾病(STD)的首位,40%~50%的NGU由沙眼衣原体(CT)引起[1].积极有效地治疗CT感染是控制NGU的主要措施之一.我们采用阿奇霉素(克罗地亚普利瓦大药厂生产)、血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制药厂生产)联合治疗男性沙眼衣原体尿道炎4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平;沈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丹参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变化比较分析

    我院于1995~1998年对50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丹参液静脉滴注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于治疗前后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现将疗效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6岁.病程长26年,短3月,平均4年.其中点滴状26例,钱币状18例,地图状6例,进行期33例,静止期17例,反复发作20例,初发15例.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行甲皱微循环检测,出院前复测.本组病例治疗前半月均未采取任何特殊治疗.临床表现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者(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脓疱型者未纳入观察病例).

    作者:王丽江;张地君;栾小文;许速;邹泉;代祖荫;何国强;徐小珂;周洁;皇甫晋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液氧冷冻治疗文身20例

    1998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应用液氧冷冻治疗文身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均为门诊病人,而且全部为青年男性(为准备参军体检而要求去除文身)年龄18~22岁之间,病程短1年,长6年,图案各异.

    作者:乔丽华;熊庆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艾滋病社区关怀服务--社区关怀服务模式

    随着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日益增多,建立适宜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高效益低成本关怀护理模式,将有利于解决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难以获取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所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减轻一些流行严重地区医疗卫生部门不堪重负的情况,有利于改变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从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李琳;沈庆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174例

    三联疗法是治疗乙肝的一种成功方法,我们引用治疗反复复发的顽固性尖锐湿疣17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半年以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4例尖锐湿疣依据卫生部<性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确诊.男115例,女59例.年龄小19岁,大48岁,平均29.3岁.男性皮损分布于阴茎、肛门,其中尿道口舟状窝深处14例;女性皮损在外阴,其中合并阴道内21例.皮损的醋酸白试验均阳性.来院前曾进行过外涂药物、激光手术加中药或乌体林斯、转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治疗,少复发2次,多复发21次,平均4.5次.

    作者:江海燕;熊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环磷酰胺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2例

    我科试用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例1,女,23岁,周身散在暗红色斑块,脱薄屑伴轻度瘙痒12年.

    作者:刘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特比萘芬治愈孢子丝菌病1例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首选碘化钾,伊曲康唑也有效[1].但作者曾遇1例,经碘化钾和伊曲康唑正规治疗5个月无效,来我院用特比萘芬治疗3个月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新;王正文;杨景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癣37例

    我科于1999年3月~2000年2月采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37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门诊选择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的甲癣患者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9岁~59岁,平均36.8岁.病程短2个月,长22年.病甲191个(指甲55个、趾甲136个),其中浅表性白色甲癣11例、远端侧位甲下甲癣21例、近端甲下甲癣4例、全营养不良甲癣1例.用药前询问病人或经实验室检查证实肝、肾功能正常,并在1个月内未用过抗真菌药物,患者志愿合作者,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拇指、趾甲真菌病病甲为靶甲,按事先设定的表格逐项填写.

    作者:杨宝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测定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易侵犯儿童,常伴有肾脏、关节损害,皮肤和粘膜均可出现瘀点,研究表明HSP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其确切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倍受重视,为进一步研究HSP患者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我们对HSP患者进行了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炳华;普雄明;刘玉琴;吴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同一部位一个月内出现两次带状疱疹1例

    患者女,23岁.因右下腹部发生集簇状水疱伴轻微疼痛三天,于1998年10月6日就诊.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下腹部可见1处簇集性丘疱疹、水疱,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带状分布,疱与疱之间有正常皮肤.实验室检查:血Hb 9.0g/L,WBC 8.9×109/L,N 0.68,L 0.32,诊断:带状疱疹,给予口服阿昔洛韦、西咪替丁3天无明显效果,后改用双黄连、利巴韦林静滴及外擦京万红烫伤膏治疗5天,痊愈,右下腹留色素斑.

    作者:叶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亢伴发白癜风1例

    患者,女,21岁,因额部左侧发际处自斑2个月来我科就诊.2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额部发际处有白斑一片,但无明显增大,无瘙痒.患者自诉患有甲亢3个月.检查:体温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微湿.突眼不明显.颈部增粗,可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并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触诊质软,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胡平;唐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5例

    我们采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①随机选择确诊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用H1受体拮抗剂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45例.年龄18~64岁,以20~50岁居多,占70%左右,男21例,女24例.病期2月~6年,平均2.1年.②无其它重要脏器疾患,也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作者:王爱华;张恒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16例,41~50岁23例,51~60岁18例,61~70岁16例,71~81岁3例,以中老年为多数;发病部位:额部1例,颈部18例,胸背腹部37例,腰臀大腿4例.

    作者:谢卫;成蓓;谢晶辉;张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NGU)[1]的有效方法,1998年元月至1999年12月对我院妇科30例生殖道CT感染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设立了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三个对照组进行疗数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州;郎秋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着色性干皮病一家系2例

    患者,男8岁,来自农村,从3岁起面部开始出现针点样浅棕色色斑,随年龄增大,皮损逐渐增大、颜色加深、范围扩大.由于患儿无明显不适未予以重视.近期由于日晒后皮损加重并出现水疱,溃破而就诊.

    作者:胡灯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32例

    我科1994年5月共诊治幼女淋病性外阴阴道炎32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年龄3~11岁,病程7日~3月不等,均系母亲发现患儿外阴黄色分泌物伴臭味而前来就诊,12例患儿外阴轻度瘙痒,所有患儿无尿频、尿急、阴道入口粘膜色红,有少至中等量的黄白色分泌物,有明显腥臭味,触痛较明显,用无菌棉签取阴道人口分泌物作细菌、真菌、滴虫检查,32例均查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细胞内),部分患儿查见有脓细胞.19例作淋球菌培养证实淋球菌生长.

    作者:郭中华;李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犀角地黄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7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1995~1999年的门诊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2岁.

    作者:于兴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