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张仁强;余晶晶
我科试用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蕈样肉芽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例1,女,23岁,周身散在暗红色斑块,脱薄屑伴轻度瘙痒12年.
作者:刘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人类乳头瘤病毒1.1 5氟脲嘧啶/肾上腺素凝胶5Fu/肾上腺素凝胶是一种含5Fu和肾上腺素的注射用凝胶剂,5Fu是治疗成分,肾上腺素起血管收缩作用,使5Fu保留在损害部位.有作者在401例尖锐湿疣中,分为5Fu/肾上腺素凝胶,5Fu凝胶及安慰剂损害内注射治疗三组,每周一次,共6周,接受5Fu/肾上腺素混合组获得61%的完全消退率,单独用5Fu组为43%,安慰剂组仅5%.在5Fu/肾上腺素完全消退的病人中3月复发率为39%.治疗副作用包括注射时疼痛和局部皮肤反应.大多数为水肿性糜烂和溃疡,无全身副作用发现.
作者:唐鸿珊;朱一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5~1998年对50例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丹参液静脉滴注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于治疗前后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现将疗效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6岁.病程长26年,短3月,平均4年.其中点滴状26例,钱币状18例,地图状6例,进行期33例,静止期17例,反复发作20例,初发15例.全部病例均在入院时行甲皱微循环检测,出院前复测.本组病例治疗前半月均未采取任何特殊治疗.临床表现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者(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脓疱型者未纳入观察病例).
作者:王丽江;张地君;栾小文;许速;邹泉;代祖荫;何国强;徐小珂;周洁;皇甫晋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20世纪世界上难控制、耗资源的传染病,自1978年在扎伊尔发现本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至1998年底HIV感染人数已有3340万人,其中200万人已发展为艾滋病人,目前全球每天有16000人感染HIV.
作者:杨成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5年3月~1998年3月,用中药配制面膜,做皮肤护理上万人次,其中有黄褐斑的238例,现将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松;秦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7年始,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扁平疣,取得显著疗效.1临床资料均为门诊病人,共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7~58岁,平均26.5岁,病程1周~2年.对照组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8~60岁,平均28岁,病程2~1.5年.皮损多数好发于面部,少数在手背,亦有以上两部位同时发病者.
作者:刘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门诊用1%龙胆紫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均为女性,门诊患者,年龄17~35岁,病程数天.有或无不沽性接触.疱疹位于阴唇、阴蒂、肛周、阴道内,形态为火柴头至黄豆大小水疱,散在分布或密集成堆.患者有锐痛、白带增多、排尿困难等主诉,临床可见皮肤粘膜充血、水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患者配偶大多同时发病.
作者:雷军;庄珏萍;王榕娟;余燕;徐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三联疗法是治疗乙肝的一种成功方法,我们引用治疗反复复发的顽固性尖锐湿疣17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半年以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4例尖锐湿疣依据卫生部<性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确诊.男115例,女59例.年龄小19岁,大48岁,平均29.3岁.男性皮损分布于阴茎、肛门,其中尿道口舟状窝深处14例;女性皮损在外阴,其中合并阴道内21例.皮损的醋酸白试验均阳性.来院前曾进行过外涂药物、激光手术加中药或乌体林斯、转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治疗,少复发2次,多复发21次,平均4.5次.
作者:江海燕;熊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采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①随机选择确诊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用H1受体拮抗剂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45例.年龄18~64岁,以20~50岁居多,占70%左右,男21例,女24例.病期2月~6年,平均2.1年.②无其它重要脏器疾患,也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作者:王爱华;张恒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皮肤科自1996年~1998年采用三氯醋酸治疗面部色素斑、雀斑、黑痣、扁平疣、老年斑、蜘蛛痣等154例,效果满意,受到病人的好评及欢迎.
作者:王国旗;刘隆其;王爱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1994年5月共诊治幼女淋病性外阴阴道炎32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年龄3~11岁,病程7日~3月不等,均系母亲发现患儿外阴黄色分泌物伴臭味而前来就诊,12例患儿外阴轻度瘙痒,所有患儿无尿频、尿急、阴道入口粘膜色红,有少至中等量的黄白色分泌物,有明显腥臭味,触痛较明显,用无菌棉签取阴道人口分泌物作细菌、真菌、滴虫检查,32例均查见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细胞内),部分患儿查见有脓细胞.19例作淋球菌培养证实淋球菌生长.
作者:郭中华;李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尖锐湿疣(CA)的治疗方法很多,传统疗法均复发率高.为探索CA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利用国产超导光治疗仪治疗CA患者后,再给予奥平治疗,根据用药疗程长短,观察CA复发情况,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雷军;庄珏萍;王榕娟;余燕;徐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目的意义针对性病诊疗工作的现状和需求,经过较长时间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按照国标GB8566-88和GB8567-88及其它计算机有关规定的要求[1,2],研制开发计算机性病诊疗系统,旨在为性病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生提供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实用方案,为有关部门提供规范性病市场科学简便的监管方法,同时亦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指导和咨询服务.经查新咨询,国内未见相同研究的文献报道[3].
作者:胡春申;胡海;蒋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23岁.因右下腹部发生集簇状水疱伴轻微疼痛三天,于1998年10月6日就诊.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下腹部可见1处簇集性丘疱疹、水疱,周围有红晕无明显带状分布,疱与疱之间有正常皮肤.实验室检查:血Hb 9.0g/L,WBC 8.9×109/L,N 0.68,L 0.32,诊断:带状疱疹,给予口服阿昔洛韦、西咪替丁3天无明显效果,后改用双黄连、利巴韦林静滴及外擦京万红烫伤膏治疗5天,痊愈,右下腹留色素斑.
作者:叶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和复发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有密切的关系.斑贴试验是公认的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对1997年~1999年在我科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177例所做斑贴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徐延华;李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脓癣是由浅部真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头癣.近年来脓癣的病例时有报道[1],但有关脓癣继发感染的报道尚未见到,现将我科1996~1998年部分资料完整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鸣;喻昭;喻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电灼、冷冻、手术切除等,但这些方法对面积较大型尖锐湿疣疗效欠佳.本文采用中药治疗较大型尖锐湿疣,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11个月,于2000年5月6日初诊,其母亲诉:患儿出生后4月左右发现左膝关节内侧可见一片静脉曲张,未诊治,几月后皮疹逐渐增多且明显.个人史:第一胎,足月顺产,无外伤史,出生后8月可步行.家族史:母亲系中学教师,父亲系电信局职工,非近亲婚配,无同类病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系统检查左下肢比右下肢稍粗但无水肿,余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膝关节周围可见一片区域有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心电图示正常,左膝关节摄片示正常,病理检查因其父母觉患儿小未同意做.
作者:胡常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面部黄褐斑好发于女性,直接影响容貌和美观.由于此病病因复杂、病情顽固、治疗棘手,迄今仍是皮肤科领域和医学美容中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我院位于上海石化地区,地处杭州湾东海边,由于化工气体和海风日照的影响,面部出现黄褐斑的人日益增多,祛斑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作者:伊和姿;严如珍;姚玉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受累为麻风病的重要特征,少数病人可仅有神经受累和神经粗大而缺乏皮肤损害,此类病人即为纯神经炎麻风.[1]由于纯神经炎麻风临床表现的特殊性及其诊断的复杂性,对于纯神经炎麻风的防治一直是个难点,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纯神经炎麻风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以探讨纯神经炎麻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从而对纯神经炎麻风的诊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作者:杜杏萍;王景权;吴桂良;张壤之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