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误吸患者气道内吸入物清除方法的护理研究

胡蓉

关键词:误吸, 清除方法,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ICU危重患者发生严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时,采用不同的气道内误吸物清除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发生严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吸出误吸物(简称纤支镜直吸法)和直接行气道冲洗、吸痰管吸引清除误吸物(简称气道冲吸法),观察其对生理指标和氧合的影响.结果 采用二种不同的清除误吸物方法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均显著加快;经皮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指数均显著降低.气道冲吸法结束后30 min,RR、HR和SPO2、氧合指数即有显著改善;而纤支镜直吸法上述指标的显著改善发生于结束后60 min;二者结束60 min后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不同的清除误吸物方法均可有效清除误吸物;其中,纤支镜直吸法对气道内误吸物的清除更直接和确切,但在紧急救治时或误吸物多而颗粒大亦可采用气道内冲吸法.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中S拉勾的巧用

    为预防、减轻手术病人术后创口感染及粘连,通常需要对病人进行创口冲洗,但此举很容易打湿创口周围的无菌敷料,从而增加手术污染机会.临床上常用无菌手术薄膜加以预防,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术中S拉钩的使用,可极大的减少由于冲洗创口带来的打湿敷料的机率,且操作方法简单可行.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章彩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ICU误吸患者气道内吸入物清除方法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ICU危重患者发生严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时,采用不同的气道内误吸物清除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5例发生严重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吸出误吸物(简称纤支镜直吸法)和直接行气道冲洗、吸痰管吸引清除误吸物(简称气道冲吸法),观察其对生理指标和氧合的影响.结果 采用二种不同的清除误吸物方法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均显著加快;经皮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指数均显著降低.气道冲吸法结束后30 min,RR、HR和SPO2、氧合指数即有显著改善;而纤支镜直吸法上述指标的显著改善发生于结束后60 min;二者结束60 min后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不同的清除误吸物方法均可有效清除误吸物;其中,纤支镜直吸法对气道内误吸物的清除更直接和确切,但在紧急救治时或误吸物多而颗粒大亦可采用气道内冲吸法.

    作者:胡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2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护理记录,总结I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 ICU真菌感染的部位前三位是泌尿道(50.66%).呼吸道(29.61%)和血(7.69%),菌株种类是白色念株菌占首位.结论 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无菌观念,防止交叉感染对降低ICU深部真菌感染率十分重要.

    作者:林汉慧;林碎钗;孔海燕;杨惠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研究

    难免性褥疮在ICU时有发生,就其主要原因有病情不允许翻身、循环不良、全身缺氧、低蛋白水肿、腹泻等,针对ICU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运用客观的监测工具,即压力传感器(XSENSOR),动态监测病人皮肤受压部位和受压情况,研究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减压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燕;叶磊;李水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种类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效果的对比研究

    中心静脉导管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日益广泛,寻找便捷可靠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我院2005年3月~2006年4月使用加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此法更换敷料简便,减少局部感染,较大地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娟;陶小琴;李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次性换药盒在伤口敷料渗出中的应用

    在腹部外科常常能见到因感染伤口敷料或引流口敷料渗出而污染患者被服的现象,特别是有腹水患者渗出更严重,需要勤更换被服,卧床及危重病人每次更换被服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病人带来心理负担,还给护理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棉被湿透后难以清洗,为防止这一现象,我们将一次性换药盒做为伤口敷料保护罩,防止被服污染,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崔昌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脂、腰臀比异常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对5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78例健康人进行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LDL/HDL及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的测定,探讨其T2DM血管并发症与血脂代谢及WHR的关系.方法 将T2DM组(A、B组)的FBG、TC、TG、HDL、LDL、LDL/HDL及WHR、BMI与正常对照组及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A、B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BG、TC、TG、LDL、LDL/HDL及WHR有显著增高,HDL明显降低.特别是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TC、LDL、LDL/HDL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HDL也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同时WHR及BMI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是DM患者导致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而WHR及BMI增高是发生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WHR及BMI可作为自我了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丁慧萍;成金罗;韩云;胡继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固定方法的改进

    气管切开常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固定方法通常是将系带直接绕在患者颈部,然后固定在气管外套管上.这种方法往往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并使患者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如红、肿,甚至摩擦伤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这种传统的固定方法上加以改进,自制一种颈部衬垫.半年内临床上使用31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冯彩琴;刘静兰;郑新峰;刘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种冰袋的制作方法

    我科用脉营养输液袋的患者较多,我们将消毒处理过的静脉营养袋(3L)空袋,经注水后速冻外加布套,制作成冰袋,经3年来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

    目的 回顾和总结对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例,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屠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北京地区部分ICU护士专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ICU护士的专业能力状况及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以期对今后的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地区194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整体专业综合能力处于良好水平,其中临床探究能力为薄弱,教学能力次之,专科技能较专科理论掌握程度好;综合能力与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技术职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目前ICU护士专业能力发展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改进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探索有效的ICU专科培训模式;也提示护理管理者针对影响因素,创设有利于ICU护士专业成长的氛同,促进其专业能力提高.

    作者:张艳;孙宏玉;郑修霞;侯淑肖;郭记敏;官锐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质性研究

    内容分析法1 概念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将语言及行为资料整理、分类所做的分项过程(categorization).某些质性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初步分类,同时由于它是对叙述性资料进行的客观的、系统的、量化的描述,所以也可用于定量研究中.

    作者:胡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冰敷预防痔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的预防痔疮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减少痔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200例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立即用肛门模型冰块加压包扎敷于肛门术口大敷料外,对照组只用敷料而不作冰敷.结果 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痔切除术后进行肛门冰敷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姜红;宁余音;范威燕;梁瑾冰;陈宁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议社区护理的观念营销

    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相当一部分人从未听说过社区护理[1].社区护理向广大居民提供的是一种崭新的护理价值观,无论从护理质量、护患关系、护理模式看,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护理了.因此,如何使广大居民认知和接受社区护理这种新的护理观念,是社区护理得以广泛而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结合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对社区护理观念营销的内涵进行初步地研究和探讨.

    作者:潘传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辅助子宫手术前灌肠的改良护理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术中操作[1],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传统肥皂水普通灌肠法,这种方法效果良好,缺点是费时、操作繁琐、患者不易接受[2].针对以上不足,我院结合多年采用磷酸钠灌肠剂对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患者易接受、效果较好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伏丽娟;唐海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病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病人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尽管不经常发生,但有潜在发生的可能,我们不能杜绝所有的危险,但应尽量减少发生在病人身上的可能性.我科平均每天手术量为70余台,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我们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病人安全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安全防护的综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秀平;雷小燕;朱江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

    吸入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有效的治疗哮喘的药物[1].因其对局部发挥强大抗炎作用,全身副作用少见而被广泛应用.随着药物疗效的不断增强,给药浓度的不断提高,给药系统的不断改进,吸入性激素的前景也更为广阔,这无形中增加了药物副作用及相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不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有效处理,会大大降低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生活质量.现将48例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皮质激素所致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药物相关依从性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孙龙凤;陈晓平;李宝杰;王爱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单向活瓣通气给氧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使用单向活瓣通气给氧的方法对脱机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机械通气72 h以上患者48例,符合撤机标准,在准备撤机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单向活瓣通气给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脱机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氧气管给氧通气的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并了解患者的耐受性及舒适度改变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脱机后1 h、3 h、24 h动脉血气分析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次数、心率、血压变化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使用单向活瓣通气给氧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方法,可以使患者能吸入较精确的足够的氧混合气体,降低导管死腔,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能使患者达到快速、顺利脱机的目的.

    作者:向明芳;张素兰;王春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无痛肠镜检查的全程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3年1月开始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全程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琪琪;沈旭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英国医院病房设置及护理

    英国皇家医学中心(Queen's Medical Center)是一所集教学、科研与临床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2003年,我在此医院做了两年的护士,现将所见所闻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