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研究

廖燕;叶磊;李水英

关键词:交替性减压, 气垫床, 压疮
摘要:难免性褥疮在ICU时有发生,就其主要原因有病情不允许翻身、循环不良、全身缺氧、低蛋白水肿、腹泻等,针对ICU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运用客观的监测工具,即压力传感器(XSENSOR),动态监测病人皮肤受压部位和受压情况,研究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减压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完全截瘫病人两种灌肠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采用氟罗氏尿管与传统硅橡胶肛管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灌肠的对比效果.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6 #硅橡胶肛管进行灌肠,而试验组则采用18#氟罗氏双腔气囊尿管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溢出时的灌入量、溢出总量及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结果 试验组在灌肠过程中从肛门溢出的灌肠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学意义.结论 使用氟罗氏尿管替代硅橡胶肛管灌肠可减轻肛管对肛门、直肠的机械性损伤,减少溢出量,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提高灌肠效果.

    作者:曾利辉;田永明;宁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系统,对全省122例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史的妊娠期妇女及婴儿进行随访、干预.结果 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孕母的新生儿,其低出生体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母亲的新生儿,其智能发育评分也明显落后.结论 加强对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母亲及其孩子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毛华庆;刘燕萍;施玉华;蒋优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一种冰袋的制作方法

    我科用脉营养输液袋的患者较多,我们将消毒处理过的静脉营养袋(3L)空袋,经注水后速冻外加布套,制作成冰袋,经3年来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牙周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及护理

    我科2000~2006年收治24例牙周病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疗法并配以有效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范永祥;张国明;范文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情志护理配合中医治疗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绝经者,近10年来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在妇女中约占1%~3%[1].其病因病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组病例提示其病因与心理密切相关,经情志护理配合中医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琼;梁雪雯;苏建芬;王迪华;刘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有效措施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护理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基础护理学作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显现出现代护理学的特征.如何以人为本,通过基础护理这一手段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是时代赋予基础护理学新的内涵.基础护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且与病人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1].但目前各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专业护士从事基础护理工作的实际时间很少[2],一部分基础护理工作常常被临床护理人员所忽视或作为弹性工作来完成,甚至依赖于陪护人员完成,降低了基础护理质量,明显影响到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丁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实用重症监护护理

    监护技术2 血流动力学监护2.1 血压监测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如休克、心肺复苏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高血压、外科手术患者及大手术后.

    作者:张伟英;沈秀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

    吸入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有效的治疗哮喘的药物[1].因其对局部发挥强大抗炎作用,全身副作用少见而被广泛应用.随着药物疗效的不断增强,给药浓度的不断提高,给药系统的不断改进,吸入性激素的前景也更为广阔,这无形中增加了药物副作用及相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不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有效处理,会大大降低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生活质量.现将48例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皮质激素所致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药物相关依从性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孙龙凤;陈晓平;李宝杰;王爱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皮肤减压效果的研究

    难免性褥疮在ICU时有发生,就其主要原因有病情不允许翻身、循环不良、全身缺氧、低蛋白水肿、腹泻等,针对ICU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运用客观的监测工具,即压力传感器(XSENSOR),动态监测病人皮肤受压部位和受压情况,研究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减压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燕;叶磊;李水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安定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旧法接生,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较高.科学接生法普及后,本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但边远地区的农村仍时有发生.我科近年来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安定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同时注意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顺华;张贵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Palodent分段成型片系统的优点及椅旁助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操作者的步骤简单快捷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提高了医生的诊疗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疼痛.Palodent分段成型片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介绍Palodent分段成型片状系统的优点及如何进行椅旁助疗.

    作者:钟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病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病人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尽管不经常发生,但有潜在发生的可能,我们不能杜绝所有的危险,但应尽量减少发生在病人身上的可能性.我科平均每天手术量为70余台,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我们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病人安全的角度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安全防护的综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秀平;雷小燕;朱江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同种类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效果的对比研究

    中心静脉导管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日益广泛,寻找便捷可靠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我院2005年3月~2006年4月使用加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此法更换敷料简便,减少局部感染,较大地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娟;陶小琴;李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改良胃管插入法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应用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常需留置胃管鼻饲给药、营养支持、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严重的舌根后坠,插胃管容易失败,反复插胃管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病情,且耗费护士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我们分析失败原因,根据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咽喉部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对胃管插入方法和技巧进行改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艳;杜芸;庞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特别护理记录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特别护理记录对危重、大手术后或特殊治疗需严密观察的患者有看极其重要的意义[1],是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过程、护理效果的客观资料,也是衡量护士工作的责任心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特别护理记录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记录错误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规范护理文件.

    作者:陈敏;田耘;袁梅;李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分布及护理对策

    心血管事件是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事件,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脑血管意外等.为了进一步探讨心血管事件时间分布特征,预见性地做好急救与护理工作,我们查阅了2005年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162例病例,对该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莉丽;俞申妹;朱金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巧用橡胶奶嘴作婴幼儿雾化吸入口含嘴

    临床上雾化吸入应用广泛,其效果快速、有效.但塑料口含嘴硬度高,婴幼儿不配合使用时容易伤及口腔黏膜,且婴幼儿不会主动吸吮,导致雾化吸入效果欠佳,本文介绍用橡胶奶嘴代替塑料口含嘴.

    作者:崔连秀;戢运云;龚玉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布类,污物及锐利器械,极易引起损伤.对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春琴;应武;王月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辅助子宫手术前灌肠的改良护理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术中操作[1],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传统肥皂水普通灌肠法,这种方法效果良好,缺点是费时、操作繁琐、患者不易接受[2].针对以上不足,我院结合多年采用磷酸钠灌肠剂对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患者易接受、效果较好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伏丽娟;唐海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降低骨科急诊病人石膏固定折断率中的研究

    目的 降低骨科急诊病人行石膏固定术后的折断率.方法 将2000例急性骨伤行石膏固定的病人,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研究组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行石膏固定后的折断率.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降低石膏固定术后折断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骨科急诊病人行石膏固定术后的折断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李冬梅;王琳;刘玉珍;张静玉;张志艳;宋春兰;安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