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马敏霞;顾红
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常需留置胃管鼻饲给药、营养支持、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严重的舌根后坠,插胃管容易失败,反复插胃管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病情,且耗费护士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我们分析失败原因,根据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咽喉部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对胃管插入方法和技巧进行改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艳;杜芸;庞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患者普遍存在术前体质不良,术中创伤较大,加之术后并发症复杂多变,故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观察与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于2005年9月对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患者在ICU监护5 d,在此期间我们应用美国护理专家Callsta Roy提出的适应模式对其进行观察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艳;姜小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和环境的特殊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布类,污物及锐利器械,极易引起损伤.对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春琴;应武;王月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采用氟罗氏尿管与传统硅橡胶肛管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灌肠的对比效果.方法 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6 #硅橡胶肛管进行灌肠,而试验组则采用18#氟罗氏双腔气囊尿管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溢出时的灌入量、溢出总量及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结果 试验组在灌肠过程中从肛门溢出的灌肠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学意义.结论 使用氟罗氏尿管替代硅橡胶肛管灌肠可减轻肛管对肛门、直肠的机械性损伤,减少溢出量,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提高灌肠效果.
作者:曾利辉;田永明;宁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的预防痔疮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减少痔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200例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立即用肛门模型冰块加压包扎敷于肛门术口大敷料外,对照组只用敷料而不作冰敷.结果 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痔切除术后进行肛门冰敷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姜红;宁余音;范威燕;梁瑾冰;陈宁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难免性褥疮在ICU时有发生,就其主要原因有病情不允许翻身、循环不良、全身缺氧、低蛋白水肿、腹泻等,针对ICU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运用客观的监测工具,即压力传感器(XSENSOR),动态监测病人皮肤受压部位和受压情况,研究交替性减压气垫床对重症病人减压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燕;叶磊;李水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内输液复苏在婴幼儿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方法 216例休克患儿,其中男165例,女41例,年龄31 d~3岁,平均7.2月.随机分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G)和骨内输液组(OIOG),两组均根据医嘱调节输液压力,控制输液速度,到休克彻底纠正为止.结果 PICCG成功建立输液通道87例(87/108),OIOG 95例(95/108)复苏通道建立后均能达到医嘱要求的输液速度和通道给药;PICCG通道建立时间15±5.6 min,IOIG通道建立时间95±33 s;PICCG出现并发症8例(8/87),IOIG出现并发症6例(6/95).结论 骨内输液复苏是婴幼儿休克抢救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实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赵成鹏;王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目前ICU护士的专业能力状况及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以期对今后的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地区194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整体专业综合能力处于良好水平,其中临床探究能力为薄弱,教学能力次之,专科技能较专科理论掌握程度好;综合能力与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技术职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目前ICU护士专业能力发展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改进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探索有效的ICU专科培训模式;也提示护理管理者针对影响因素,创设有利于ICU护士专业成长的氛同,促进其专业能力提高.
作者:张艳;孙宏玉;郑修霞;侯淑肖;郭记敏;官锐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感染肢体的效果.方法 四肢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换药法(对照组)50例,浸泡组(观察组)50例.对两组患者臭味、伤口分泌物,细菌阳性率、肉芽创面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第一天,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阳性,浸泡后,第三天,伤口臭味、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第七天,出现肉芽组织,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第十天,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阴性.对照组:第七天仍有臭味、脓性分泌物,2~3周才能清除脓性分泌物,出现肉芽组织.结论 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方法简便,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治疗成本,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舜娟;黄广香;陈秋芳;钟华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绝经者,近10年来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在妇女中约占1%~3%[1].其病因病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组病例提示其病因与心理密切相关,经情志护理配合中医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玉琼;梁雪雯;苏建芬;王迪华;刘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操作者的步骤简单快捷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提高了医生的诊疗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疼痛.Palodent分段成型片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介绍Palodent分段成型片状系统的优点及如何进行椅旁助疗.
作者:钟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术中操作[1],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传统肥皂水普通灌肠法,这种方法效果良好,缺点是费时、操作繁琐、患者不易接受[2].针对以上不足,我院结合多年采用磷酸钠灌肠剂对腹腔镜辅助下子宫手术前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患者易接受、效果较好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伏丽娟;唐海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英国皇家医学中心(Queen's Medical Center)是一所集教学、科研与临床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2003年,我在此医院做了两年的护士,现将所见所闻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骨科急诊病人行石膏固定术后的折断率.方法 将2000例急性骨伤行石膏固定的病人,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研究组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行石膏固定后的折断率.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降低石膏固定术后折断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骨科急诊病人行石膏固定术后的折断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作者:李冬梅;王琳;刘玉珍;张静玉;张志艳;宋春兰;安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旧法接生,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较高.科学接生法普及后,本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但边远地区的农村仍时有发生.我科近年来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安定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同时注意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顺华;张贵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娩球在孕产妇临产后使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2例作为观察组,9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临产后,在子宫收缩间歇期,由助产士(师)负责指导孕产妇坐或半坐卧位在分娩球上.对照组在孕产妇临产后采取常规体位,即卧位(平卧位、交替左右侧卧位).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比对照组缩短,观察组孕产妇疼痛缓解的效果比对照组好,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分娩球可加速产程进展,缓解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龙秀红;彭茹凤;谢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胫出血(SAH)的方法[1].临床上常采用硬膜外麻醉管作引流管进行持续脑脊液(CSF)引流,但其堵管率较高[2],穿刺置管不顺、处理不当时易发生导管断裂[3],且术后易产生神经根疼痛.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作引流管进行持续腰池CSF外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美琴;丁耀;董娟;丁旭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内容分析法1 概念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将语言及行为资料整理、分类所做的分项过程(categorization).某些质性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初步分类,同时由于它是对叙述性资料进行的客观的、系统的、量化的描述,所以也可用于定量研究中.
作者:胡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腹部外科常常能见到因感染伤口敷料或引流口敷料渗出而污染患者被服的现象,特别是有腹水患者渗出更严重,需要勤更换被服,卧床及危重病人每次更换被服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病人带来心理负担,还给护理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棉被湿透后难以清洗,为防止这一现象,我们将一次性换药盒做为伤口敷料保护罩,防止被服污染,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崔昌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不同切口类型手术术后的自净时间.方法 在我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洁净手术间,选择外科手术90例根据其切口类别分三组,每组30例,A组为Ⅰ、Ⅱ类切口的手术,B组和C组均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手术即Ⅲ类切口手术,根据卫生部规定的10 000级洁净手术室自净时间30 min,所有手术在其术毕彻底清理污物对全室表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后关闭手术间高速净化30 min,C组同时加紫外线照射,采用沉降法测定细菌浓度和房间物表细菌培养.观察其结果是否能达到洁净手术室的等级要求.结果 所有手术术后细菌培养结果均达到洁净手术室的等级要求.结论 自净时间30 min适用于各类手术包括一般化脓性感染手术,感染手术术后加紫外线照射与不加紫外线照射统计学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倪乐丹;徐海丽;郑淑智;杨锦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