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平;张俊霞;马青
黄瘤病常伴有血脂质和其它系统的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疹性黄瘤是黄瘤病五种基本皮损类型之一种.近期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岚;何弘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20例AGEP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由药物诱发,另外2例原因不明.典型的AGEP表现为突发的红斑基础上浅在无菌性脓疱,伴有发热.结论药物是引起AGEP主要的原因.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以及临床上的滥用,AGEP势必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正确地掌握该病的诊断要点,将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
作者:邱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于1997年5月~2002年3月应用福尔丁治疗无合并症淋病,并与罗氏芬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疥疮是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流行,经正规治疗一周基本痊愈,但部分病人延误治疗时间或治疗不当往往引起男性阴茎、阴囊、包皮、女性阴唇等处出现豆大的风团样的红色结节,称为疥疮结节,治疗较麻烦.
作者:倪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日前寻常疣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问题尚未解决.我科自1996年以来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多发寻常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梅毒患者增加迅速,我们科对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份收治的56例一、二期梅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应盛;刘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6年8月至2001年8月,我们运用特定穴埋线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18例,并设复方青黛丸组86例作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希平;张俊霞;马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例1患者:女,33岁,因左上肢被铁器刺伤4h后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上臂可见约3cm长皮肤伤口,较深并有血迹,伤口清创缝合处理后,应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注射前皮试阳性,采用脱敏疗法,将1500单位TAT稀释10倍,取稀释液0.5ml肌肉注射,注射后约10min患者觉皮肤瘙痒,咽部不适,头昏痛,胸闷,呼吸较急促,恶心腹部隐痛不适.查体:体温37.2℃,血压脉博正常,全身皮肤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口腔粘膜及软腭可见疱疹,心肺正常,腹软,上腹及脐周轻压痛.诊断:TAT过敏反应,立即肌注非那根2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门诊观察,1h后症状消退,皮疹渐渐消退,3h皮疹全部消退.
作者:王建国;刘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18岁.因发热,躯干,面部、四肢出现水疱伴轻度瘙痒,当地医院拟诊为脓疱疮,给青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于1998年3月26日就诊.有水痘接触史.
作者:孙廷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我们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达克宁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共312例,对其中资料健全者85例进行回顾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澎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夫妻间的感染情况,现将宁波市1990~2001年6对夫妻HⅣ/AIDS感染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病例男,7~8年前双小腿伸侧、左大腿前面出现绿豆大小的褐色半球形丘疹,表面粗糙,质硬,双小腿皮损排列成串珠状,左大腿皮损密集成片,自觉剧痒.在我省和平医院做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给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外用激素类药膏,皮损无明显改变.2年前,在皮损处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白斑,渐融合成一大片.近1年来,在后背、双侧上肢、双手背、颈部亦出现白斑,且渐增多.
作者:王曙霞;高顺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近收治1例脑溢血术后发生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经小剂量皮质类固醇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军;王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观察大剂量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探讨该疗法代替肌注聚肌胞的可行性,我站于1998年3月至2001年8月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面部血管纤维瘤系结节性硬化症皮肤特征性表现,常有碍容貌美观,对患者精神思想压力较大,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石仁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皮肤性病专科门诊对8例一期梅毒和2例二期梅毒采用注射用头袍曲松钠肌注,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狂犬病疫苗注射后易引起局部反应、速发型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及异常反应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病例患者,女性,13岁,2002年5月21日,在校由县防疫站接种麻疹疫苗后,躯干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密集分布,边界清楚,无融合,渐波及全身,呈麻疹样损害.
作者:李生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已呈上升趋势,为了解NGU的感染情况,支原体的耐药情况,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1050例拟诊为NGU患者的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詹素云;杨婧;周智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大疱性表皮松懈坏死型药疹(BEN)合并流行性出血热(EHF),临床上实属罕见,现将2001年4月我科与呼吸内科共同收治的一例报道并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甘才斌;赵冰;阵宏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