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罗培寿;黄芬;郑爱林;黄宗娇

关键词:烧伤,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104例病人的一般情况、入院后的健康知识需求以及住院期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病人在中学文化程度以下,缺乏防范意识,对健康知识需求水平较低,住院后健康知识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对有关疾病及药物知识仍了解不足.结论进行广泛的社会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食谱对腹膜透析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但腹透时,由于多种营养素向腹膜的转运,每日大约丢失8~10 g蛋白质、3 g氨基酸[1].

    作者:俞梅花;朱桂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非经典PBL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病人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自从1969年在加拿大玛斯特大学首创后[2],现在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广泛展开试用,目前开展的PBL模式主要有经典PBL模式和非经典PBL模式,非经典PBL是指基本上仍以班级为形式,以学科为界编制课程,由1名任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而非导师制教学[3].

    作者:邱贤云;俞继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通过对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健康指导,使病人对该病的相关知识有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创造与保持患者及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控制疾病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琼;秦秀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临床实习管理

    2004年11月,北京市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班第二批学员,经过一个月的理论课学习后,在我院ICU实习,两批学员,共12人,从2004年11月11日~12月30日,共实习7周.

    作者:单秀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糖尿病饮食治疗中食物交换份的计算

    目前,全世界有1.5亿名糖尿病(DM)患者,我国DM患病率已达2%~3%,比10年前高3~4倍[1].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无菌性间歇导尿术和膀胱功能的训练,根据残余尿量确定间隔导尿时间.导尿前指导患者作盆底肌肉锻炼.结果全部患者经间歇导尿治疗,排尿功能有明显改善,46例患者经20~30 d的间歇导尿,残余尿量少于80 ml停止导尿.80%患者中段尿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结论间歇导尿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有明显效果.

    作者:刘巧梨;杨秀玉;陈燕;蔡丽娥;苏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护理问题探讨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为一种插入中心静脉腔和右心房的装置,是经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特别是上腔静脉的方法.

    作者:王素萍;袁为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减少呕吐的措施及护理

    目的减少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呕吐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方法将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在病人术后入ICU麻醉未醒前即安置胃管,病人清醒后吸痰拔管时将胃管一并拔除;对照组病人作常规处理.观察实验组病人安置胃管前后时的HR和MAP的变化及两组病人术后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拔管后呕吐次数明显减少,经检验X2=5.93,P<0.025.实验组病人安置胃管前后时的HR和MAP的变化不大,经t检验P>0.2和P>0.1.结论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病人麻醉未醒时安置胃管,不会因胃管的刺激导致病人HR和MAP的变化而影响病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增加,病人恶心呕吐的症状明显减少,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昌美;黄梅;刘小敏;韩兴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远程胎儿监护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的应用

    我国人口HBsAg携带率为10%,孕妇产前检查HBsAg阳性率为6%~15%,其中约10%~15%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1],由此引发的肝功能障碍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常见因素,加强对CHB孕妇胎儿宫内的监测,可以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王玲珍;孟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重复硬化剂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单纯性肾囊肿是常见疾病.临床上多为偶发,部分患者可继发腰部疼痛、血尿、高血压等症.一般囊肿在直径大于5 cm或伴有症状时有治疗指征.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多次硬化剂注射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聪;陈婉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烧伤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104例病人的一般情况、入院后的健康知识需求以及住院期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病人在中学文化程度以下,缺乏防范意识,对健康知识需求水平较低,住院后健康知识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对有关疾病及药物知识仍了解不足.结论进行广泛的社会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罗培寿;黄芬;郑爱林;黄宗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循环式腹腔液体外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体会

    目的探讨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88例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循环式腹腔液体外浓缩腹腔内回输技术,观察血压、腹部症状、超滤量和腹水形成速度.结果88例共进行353次,每次超滤水分6.8±1.28 L,术毕腹胀感消失,腹水再形成速度减慢,腹水重复浓缩间隔时间延长至2周,无血压波动.结论循环式腹腔液体外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设备简单,安全有效,除确定穿刺点和超滤量外,其余过程均由护士完成,宜广泛推广.

    作者:陈忠霞;徐琨;刘永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术中关节腔内灌注冰冻盐水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冰冻盐水灌注膝关节腔行关节镜手术中病人出血量、疼痛、功能恢复等的影响.方法将40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A组冰冻盐水(4~8℃)组,B组常温盐水组.分别于手术时灌注,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术野清晰度和出血量,术后疼痛反映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野冲洗液红细胞计数比B组少134.5个/L;术后关节内抽液也比B组少10.96 ml,术后关节疼痛时间比B组少30.5 h;下床活动时间比B组缩短22.19 h,住院时间比B组少4 d,手术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少1.01 h.结论4~8℃冰冻盐水灌注关节腔行膝关节镜手术中组织创面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病人疼痛反应较轻,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作者:顾超琼;欧阳青;许家丽;黄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持续性宫外孕的观察及护理

    持续性宫外孕是发生于宫外孕保守手术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持续性升高为特点的病症.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

    作者:黄一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锐利器械伤害的现状与对策

    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易发生针刺伤.2003年,英格兰国家稽查办公室等机构报道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其中41.2%的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的经历.口腔科器械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科室.

    作者:胡菁颖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小儿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和对策

    目的通过对儿科医院感染监测,描述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途径及相关因素;预防和控制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各项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医生病例记录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病房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对其历年的感染率、构成比和好发年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呼吸内科病房的6 019例出院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数为250例,平均感染率为4.15%,其中以感染性腹泻居首位(64%),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6.8%).好发年龄为3岁以内的患儿.结论加强对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袭性操作等患者的有关护理工作和合理治疗措施,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渊英;陆权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阿尔茨海默病家庭护理进展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病人不断增多.目前AD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三位,且由于对AD的治疗尚无根本性突破[1],以及我国缺乏专门的医疗服务机构[2],家庭护理则成为延缓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导致AD病人照料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因此家庭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齐艳;吴美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状态-特质量表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为护士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整体护理.方法对2005年3月15~18日我院10个科室273例住院患者采用状态-特质量表(STAI-Form Y)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由各病区专业护士仔细阅读评估指导语后,对住院超过3天的患者进行评估记分.评估结果中状态焦虑阳性数用百分率表示,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状态焦虑阳性数的科室共8个,有2个科室超过50%(30/51),1个科室超过40%(6/15),3个科室超过20%(21/87),2个科室在20%(9/66)以下,2个科室无阳性例数;总阳性率24.18%(66/273);有阳性例数科室患者的阳性率30.14%(66/219).患者总体状态与特质焦虑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4 3,P=0.000 0).结论该量表可以评定短暂的焦虑状态和人格特征性焦虑倾向,是护士评估住院患者有关焦虑问题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较好的工具.

    作者:马章淳;林赟;陈姗;彭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 512例深静脉置管后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处理方法.结果34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2.6%,有血气胸、血肿、感染、易位输液、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等.结论操作者要熟悉解剖结构,技术熟练,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及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熟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舜娟;陈秋芳;钟华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从护理的角度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机械通气≥48 h,发生VAP 71例患儿气管插管下取痰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71例VAP患儿取标本148份检出病原菌8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6.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也成为感染主要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小儿机械通气的主要病原菌,近年金葡菌感染有增多趋势,而VAP病原菌耐药性多,发病机制复杂,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佳策略.

    作者:李清华;缪学琼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