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

闫洪凤;孔杰;崔化英;张志芳;薛景

关键词:呼唤应答, 护理查对
摘要:目的研究呼唤应答法查对与常规询问法查对对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盲实验对呼唤应答法在护理查对工作中进行监测记录,试验时间为122天,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跟踪反馈至实验结束后5天. 结果实验组差错发生率明显减少,医嘱查对工作中差错率为0.08%,对照组为0.45%.用药查对中,实验组差错率0%,对照组为0.01%.满意度问卷调查,实验组98.66%,对照组为96.57%.结论呼唤应答法应用于护理查对工作中有效地减少或杜绝了护理缺点或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思索

    目的启动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护理可持续发展. 方法采用立意、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样本来源为全国八省、市、地区和乡镇的卫生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学校的23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结果 (1)85%的社区护士为中专学历;(2)58%认为社区护士整体素质低,达不到社区人群服务的要求;(3)50%社区护士还没有参加上岗培训;(4)人才培养方法:赞同全脱产占20%、半脱产占37%、函授占22%、网络教育占17%、自学占4%.结论社区护士知识层次结构的不合理,素质和水平的薄弱,将阻碍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应尽快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包家明;曹梅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患者留置胃管的时机对防止误吸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对防止误吸、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患者入院即刻留置胃管;对照组53例患者按常规时间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实际误吸、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实际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可减少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还可以通过胃肠给药,防止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韩静;董津平;李雪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是护理学专业课之一,实践性较强,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理论知识较好,但技能学习有欠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用案例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峰;李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提高护士职业承诺的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目标的关键是员工的行为表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其中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看法及对职业的要求是影响行为的内部因素.人们为什么从事目前的职业?维持现有职业的原因即职业承诺.护士用人制度的改革使护士职业的稳定性下降,选择职业范围扩大,医院如何在管理中考虑护士的职业发展,关注护士的职业要求,将医院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结合,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护士的成长纳入医院成长之中,培养人、用好人,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而留住人才,让员工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是一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调查发现,护士从业主要涉及心理、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原因,分别表现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代价承诺,并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态度密切相关[1].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提高员工的职业承诺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态度,增加工作稳定性.

    作者:龙建;龙立荣;王南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病人鼻胃管对胃液返流和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胃管是否增加机械通气病人胃内容物的返流和误吸.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机械通气可望>96 h的26例患者在带或不带胃管时胃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鼻胃管存在时返流次数(88.3%VS77.3%, P=0.034)和吸入次数(27.5%VS21.8%, P=0.319)比没有鼻胃管时高;口咽部分泌物(5 286±2 535 VS 3 575±2 191,P=0.022 )和支气管吸出物(536±273 VS 432±258, P= 0.169)的放射水平也较没有鼻胃管时高.结论鼻胃管的存在是胃内容物返流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王仙园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在国外已有近10年的历史,其疗效确切,且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国内此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开展得还很少[1].我院2002年11月~2003年4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行胃底折叠术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4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余如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进展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和外伤等因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极大地影响患者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外形.组织瓣修复缺损组织为恢复患者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组织瓣移植术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前后的护理.现将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及护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翁雪玲;陶朵;潘朝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突出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因此,根据不同的临床时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减慢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梅玲;李建梅;付永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改良足趾皮牵引术的应用及体会

    足趾皮牵引是治疗蹠骨骨折和趾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2002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改良式足趾皮牵引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克服了传统皮牵引方法的不足,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8~50岁.伤后至来诊时间,短1 h,长72 h.其中蹠骨颈骨折14例,蹠骨干骨折6例,趾骨骨折 13例.单根骨折28例,多根骨折5例.皮牵引4~6周,骨折解剖对位29例,功能对位4例,骨折均愈合良好,外固定解除后经两周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及功能均恢复正常.

    作者:庞景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护理体会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治疗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方法,但病情易反复.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PSCT)是近几年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项新技术.我院于2003年9月成功地为一名MG患者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很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滕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

    目的研究呼唤应答法查对与常规询问法查对对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影响. 方法采用单盲实验对呼唤应答法在护理查对工作中进行监测记录,试验时间为122天,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跟踪反馈至实验结束后5天. 结果实验组差错发生率明显减少,医嘱查对工作中差错率为0.08%,对照组为0.45%.用药查对中,实验组差错率0%,对照组为0.01%.满意度问卷调查,实验组98.66%,对照组为96.57%.结论呼唤应答法应用于护理查对工作中有效地减少或杜绝了护理缺点或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

    作者:闫洪凤;孔杰;崔化英;张志芳;薛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快速输液加压装置的改进

    目前,瓶装液体在临床静脉快速输液中,用的是一次性注射器和血管钳来完成的.其方法是先用注射器抽吸一定量未经过滤的空气,通过输液器通气管,向瓶内推注空气,途经无菌液体,上升到液面以上,产生一定的压力,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由于输液器瓶口插针较短,在液面以下,所以,当注射器内的气体注入到液体瓶内时,未经过滤的气体通过液体上升易造成液体污染.同时,推注气体后必须立即用血管钳夹紧通气管,否则液体易自通气管溢出,如此反复进行,操作中容易造成污染和药液浪费,常常需要两人来完成,工作效率低.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通过反复实践,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快速输液加压器,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ZL03270066.0.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学芳;于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密钙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密钙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中的作用及护理配合.方法将56例伴有自发性疼痛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钙剂治疗,治疗组用钙剂加密钙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减轻(P<0.05).结论密钙息在治疗骨质疏松疼痛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赖敏贞;陈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降温毯在高热病人体温管理中的应用

    降温毯用于各类高热病人的降温处理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科2000年9月~2003年8月,先后对78例不同原因所致的高热病人采用降温毯行降温治疗,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降温持续稳定、不反弹,安全无并发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大年龄82岁,小2岁.其中感染性发热52例,非感染性发热26例. 使用降温毯的时间为1~12天,使用前病人均处于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使用降温毯后,病人的体温逐渐下降,一般在3~6h可降到37.5℃以下,继续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待病人病情稳定后才逐渐停机.

    作者:张军;郑英莉;舒仕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静脉液疗计划护理

    目的为有效地救治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提高液体与电解质补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36例ACST病人基本情况、主要病因、病情、脱水程度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现状的了解,制定、实施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抗休克、抗感染等液疗计划,找出对该类疾病液体疗法护理的一般规律性,并与前5年36例ACST病人液疗传统护理效果对照.结果两种液疗护理方法经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以液疗计划护理组治愈率(86.11%)高于液疗传统组的治愈率(55.1%).结论液体与电解质补充计划护理对有效救治ACST病人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国仁;柯鑫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成组与单个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前指导效果观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住院病人不再仅满足于传统的技术服务,同时还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患者住院期间往往自觉的采用有利于手术、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的行为以维持和促进个体保持健康.我科通过对100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指导,不但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而且在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小莉;刘晓莉;朱学敏;袁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直肠癌患者的生活体验及应对方式

    为进一步研究直肠癌病人的生活体验及应对方式,我们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试图进一步理解肠癌病人施行永久性人工肛门手术经历后的体验,探讨体验的本质,研究结果将对肠癌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实践提供有指导意义的线索.

    作者:何利;文小平;郭永洪;周红;宋瑞娟;陈大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为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将来自临床专家的研究、病人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源整合成为好的证据,来制定病人的卫生保健计划[1].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我们2003年1~10月对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进行了循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燕美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不良反应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了解组织的生理、病理学基础和临床诊断、治疗选择、病变位置、疗效观察、推断预后各方面的研究上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有的作用.荧光素钠注射液是造影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显影剂,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良反应(adverse drng reactions ADRS)屡有发生.笔者对我院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诱发ADRS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正华;彭单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24例,22例采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2例采用乳腺复合组织瓣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艳芳;蔡海燕;许凤芝;邵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