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华
美容皮肤外科是皮肤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皮肤外科学是指采用有创手段进行诊治的皮肤病学分支学科,它又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皮肤病学理论和许多外科、成形美容技术.皮肤外科的技术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作者:李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汉族女性痤疮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了86名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8名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将研究对象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genescan技术研究CAG STR的n值.结果 痤疮组及对照组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2~30和12~28,经t检验分析AR基因CAG重复片段数在对照组与各痤疮组之间分布没有差异.结论 AR基因与云南汉族女性痤疮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何黎;杨智;张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美发产品与项目日渐增多与复杂,也出现更多美发后给皮肤美容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现将28例美发引起皮炎分析如下.
作者:曾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主要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皮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系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
作者:王建中;蹇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常见性传播疾病[1].近年来,尖锐湿疣(CA)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不断增高,且复发率较高,复发性尖锐湿疣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采用α-干扰素加5-氟脲嘧啶针局部注射加高频电离子[2],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54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周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女,19岁,学生,云南澄江县人.以全身皮肤斑片11年,双手畸形,活动受限6年,于2007年4月21日来我科就诊.患者8岁时不明原因发病,开始于背部及左前臂处各发生指甲大小色沉斑一块,自觉瘙痒,曾在当地多家医院诊治,疗效不佳(诊治情况不详).
作者:付香莲;曹兰;张飞萍;邹宏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orphyria cutanea tarda,PCT)系尿卟啉原脱羧酶的代谢缺陷所致,是常见的卟啉病,可分为两型,一型为散发型,另一型为家族型.
作者:蒋鹏;刘玲;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兴化地区甲真菌病的病原学的分布.方法 用加和不加放线菌酮的含有氯霉素的沙堡氏培养基进行双份培养,对于酵母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显色分别.结果 22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阳性160例占71.1%,皮肤癣菌102株占63.7%,酵母菌47株占29.3%,其它霉菌11株占7%.致病菌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 本地区甲真菌病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占主导,但酵母菌的感染比例比北方高,这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分别单纯外用、单纯口服、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治疗了437例手足癣患者并进行了复发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锦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紫外线是波长小于400nm的电磁波,由于地球受到大气层的保护,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量仅有太阳辐射鼍的1%,因此,长期以来,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不足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涂颖;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PF)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酮康唑是第一个口服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酮康唑口服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顽固,易反复.笔者从2004年起用维胺脂胶囊口服和克林霉素磷酸脂溶液外用治疗寻常痤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78年4月~2004年10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56种皮肤病,9 881例患者,年龄小13d,大82岁.现将其中资料较全,可供分析研究的51种皮肤病,6 051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宁娟;余轶;曾令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例1,女,16岁.主因发热7天,皮疹4天,于2007年2月12日至我科就诊.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乏力、咽痛,高体温达39.7℃.4天前躯干、头面部出现散在分布的斑疹、丘疹、水疱,皮损迅速蔓延至全身,院外治疗未见好转(具体用药不详)而就诊我科.
作者:贺晨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3年来我院检出酵母样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API生化鉴定菌种;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药敏.结果 338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38株酵母样菌,阳性率71.41%,其中白念珠菌占68.69%;其次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9.66%、8.82%和5.04%.70株酵母样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43%和1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达18.25%和25.92%.结论 白念珠菌仍然是我院第一位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且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
作者:付萍;李文华;樊应俊;张佩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生殖器疱疹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笔者运用阿昔洛韦联合白介素-2(IL-2)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强;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复发性、难治愈的STD,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86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开俊;冯敏;熊丽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基因芯片在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7例NG检测样本、663例CT检测样本及653例UU检测样本均用现有临床常规检测(培养法检测NG及UU,免疫层析法检测CT)、PCR检测及基因芯片检测.以临床常规检测为参照,分析基因芯片检测与临床常规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以临床常规检测和PCR检测为参照,分析基因芯片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临床常规方法的符合率为:NG阳性符合率为99.2%,阴性符合率为97.9%;CT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7.2%;UU阳性符合率为84.5%,阴性符合率为97.1%.基因芯片检测NG的敏感性为99.1%,特异性为99.3%;基因芯片检测CT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99.5%;基因芯片检测UU的敏感性为98.5%,特异性为99.5%.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泌尿生殖道NG、UU及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在泌尿生殖道病原学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叶;何黎;唐薇;王永兰;谭德勇;董天祥;余敏;任永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为了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商品名:乐为,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44例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腋臭俗称狐臭,它的患病率为4.56%,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1].病因以顶泌汗腺异常分泌增多及细菌繁殖有关[2].目前针对其病因治疗已有多种方法,我科自1997年至2007年分别运用微波辐射、梭形手术切除、直视下顶泌汗腺修剪术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随访比较,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蔡梅;邓丹琪;付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