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部位的慢性湿疹与斑贴试验相关性研究

邹宏超;付香莲

关键词:皮炎湿疹, 不同部位, 斑贴试验
摘要:皮炎湿疹与多种变应原之间存在联系[1],并且发现不同部位的皮炎湿疹的常见变应原各不相同.引起面部湿疹和皮炎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类、芳香混合物,手部主要为硫柳汞、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脐周主要为硫酸镍.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并发现不同部位皮炎和湿疹常见致敏原的不同.提示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部位的皮炎湿疹采取不同措施.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部位的慢性湿疹与斑贴试验相关性研究

    皮炎湿疹与多种变应原之间存在联系[1],并且发现不同部位的皮炎湿疹的常见变应原各不相同.引起面部湿疹和皮炎的致敏原主要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类、芳香混合物,手部主要为硫柳汞、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脐周主要为硫酸镍.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并发现不同部位皮炎和湿疹常见致敏原的不同.提示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部位的皮炎湿疹采取不同措施.

    作者:邹宏超;付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景洪市吸毒人群低HIV感染率与共用注射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景洪市吸毒人员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的部分原因.方法 对景洪市强制戒毒所184名吸毒人员,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发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主要原因为买不到注射器;共用注射器的主要地方依次僻静小道、家里、公共厕所和录像室;共用注射器者多为朋友和性伴;情绪波动时容易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人数大多为2人者占68%,(3~5)人占20%.认为针具缺乏时容易共用注射器者占60%.结论 推测景洪市吸毒人员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的部分原因与当地HIV传染源数量有限、注射器吸毒者的比例不很高和共用注射器人数大多局限在2人内有关.

    作者:范建华;郑克勤;林赟;张腾;沈若威;杨蕾;杨艳红;徐悦;解箐箐;杨晨;周梅;李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

    雷公藤是祖国传统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泰州制药厂在中国皮肤病研究所专家的协作下,率先开放上市,首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后,因其抗炎、抗过敏反应、类皮质激素、免疫调节等作用不断得到证实,它在治疗某些顽固性皮肤病,特别是皮肤血管炎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目前认为雷公藤可能在皮肤科领域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力的药物.

    作者:张德良;罗幼鋭;沈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少见.需与皮肤纤维瘤、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等鉴别.我们近期诊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莓屏;李发增;余江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阴囊皮肤渗液、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反复发作,各年龄均可发病,且较易复发,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经年不愈,反复发作.本科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复发性阴囊湿疹患者60例,并与常规西药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万军;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类天疱疮1例报告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并发类天疱疮较少见,仅有文献报道在用青霉胺治疗RA时约7%可诱发天疱疮[1],现有1例二者并发,且病程中无特殊用药史,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医林;张佩莲;邓丹琪;李晓岚;周晓鸿;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淋巴瘤新分类的必要性和特点

    皮肤虽然不是淋巴样器官,但皮肤内的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活性,被称为皮肤相关性淋巴样组织,可以发生皮肤淋巴瘤.皮肤淋巴瘤是仅次于胃肠道的第二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于皮肤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和继发于淋巴结和其它器官的继发性皮肤淋巴瘤,虽然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与继发性淋巴瘤的相同亚型的组织形态相同,但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和预后有很大的差异,故应该加以仔细的鉴别.

    作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手部皮炎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均为门诊病例,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为43.5岁;初诊14例,复诊46例;病程12天~1年6个月.临床类型:急性型(糜烂、渗出)17例,亚急型(红斑、水疱)18例,慢性型(肥厚、干屑)15例;以上病例为双手同时患病,左右手对照治疗;临床上排除手癣、脓皮病等其他手部疾患;职业:工人21例,农民7例,护士6例,教师6例,干部5例,其他5例.

    作者:许筱云;陶迪生;宋宁静;宋兆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762名暗娼行为综合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比例概率抽样方法 ,对楚雄州辖区内的楚雄和大姚2个县(市)不同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62名暗娼,平均年龄26.84岁,汉族占85.0%,彝族占9.8%.未婚占35.3%;在婚占50.8%;83.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5.2%;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48岁,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19岁.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3.2%,近1个月69.4%的每次都使用;暗娼人群吸毒率为0.1%;患性病后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吃的占65.05%;82.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结论 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偏低,暗娼中存在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艾滋病性途径传播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朱强;王林;何成友;张晓冰;姚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本病治疗后复发率高,常常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1].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门诊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共134例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志群;倪菁菁;朱小红;李明;杨莉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昆明市暗娼人群规模估计、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的规模及分布情况,掌握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性病艾滋病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暗娼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用国家暗娼人群综合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估计昆明市暗娼人数为10 196人(9 488~10 9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1.7%,近一年干预措施覆盖率为96.2%.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干预力度,扩大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

    作者:李琳;陈利;杨吟;车忠民;陈媛玲;楚承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以疼痛和群集性水疱为特点,治疗方法很多,常见阿昔洛韦治疗的报道.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报道较少,为观察其疗效作者用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139例带状疱疹进行疗效观察与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佟长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食物过敏与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

    荨麻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它的病因复杂.随着环境和食物中过敏原的增多,过敏原与荨麻疹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过敏原阳性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食物过敏发病率之高,危害之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作者:朱薇;付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四联疗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临床常见,易诊难治,病因复杂,采用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四联疗法(内服白癜风胶囊、甲氧沙林片,外用补骨脂酊、卤米松霜)治疗白癜风62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平;冉岩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马绍尧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马绍尧教授系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运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笔者于1991年至2003年随师学习,现将随师病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吴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界面皮炎

    界面(Interface)是指表皮、真皮的交界面,正常时表皮突与真皮乳头相互犬牙交错呈波纹状,两者间有清楚的界线.若炎症细胞的浸润不仅在浅层与深层血管丛周围,还在界面部位以至使界面模糊不清则称为界面皮炎.界面皮炎可分为以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为主的空泡型和以真皮乳头苔藓样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苔藓样型.前者在界面仅见少数炎症细胞浸润,后者则有多数呈苔藓样的炎症细胞浸润.前者的典型病变是多形红斑及盘状红斑狼疮,后者的典型病变是扁平苔藓.

    作者:邹勇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97例分析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并与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各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很高,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卞京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生发片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0例疗效观察

    斑秃的发病原因较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故治疗斑秃无理想办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生发片联合胱氨酸片口服治疗斑秃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假性淋巴瘤

    皮肤假性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组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现将我所门诊1例皮肤假性淋巴瘤报告如下.患者女,72岁,前额、右侧面部出现结节和斑块,不痛不痒并逐渐增多3个月,并于2007年10月来我所门诊就诊.门诊拟诊断:结节病、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假性淋巴瘤.患者既往健康,家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朱文全;万和平;蒋建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防晒剂的特性及应用

    随着臭氧层日益变薄,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多.人们对紫外线的防护日益增强.目前防晒剂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必备化妆品之一.本文综述了防晒剂的特性及应用,包括防晒剂的分类及特性、防晒剂的评价指标、防晒剂的使用要点、防晒剂的不良反应及防晒剂的发展趋势.

    作者:袁李梅;邓丹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