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病

陈明华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粒细胞性, 嗜酸粒细胞浸润, 嗜酸性, 皮肤病, 坏死性血管炎, 生物学功能, 白细胞总数, 综合, 人外周血, 口腔黏膜, 周期性, 脂膜炎, 一过性, 性溃疡, 新生儿, 特发性, 肉芽肿, 毛囊炎, 结节性
摘要:嗜酸粒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0.02~0.04,超过正常但小于0.1称轻度增多,介于0.1~0.5为中度增多,大于0.5则为重度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与许多皮肤病相关,可归为二类,一类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主要有: Ofuji嗜酸性化脓性毛囊炎、Wells综合征、嗜酸性脂膜炎、Gleich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周期性血管水肿)、嗜酸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口腔黏膜嗜酸粒细胞性溃疡、新生儿毒性红斑、嗜酸粒细胞性面部肉芽肿、一过性嗜酸粒细胞性结节病及结节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等.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马绍尧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马绍尧教授系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运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笔者于1991年至2003年随师学习,现将随师病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吴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例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一种进行性动脉变性疾病,周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终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作者近期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向斌;邱贤文;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450名乡村医生麻风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溪市乡村医生的麻风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对乡村医生麻风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 以试卷形式每县随机对50名乡村医生进行闭卷测试,参与测试者共计450名.结果 乡村医生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方式、症状、检查及治疗等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结论 加强对乡村医生的麻风知识培训,提高乡村医生麻风知识知晓率,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与偏见,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发现麻风病人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参与麻风的防治工作才能有效控制麻风的流行.

    作者:李孝安;陈良;鲁建波;刘小春;普学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淋巴瘤新分类的必要性和特点

    皮肤虽然不是淋巴样器官,但皮肤内的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活性,被称为皮肤相关性淋巴样组织,可以发生皮肤淋巴瘤.皮肤淋巴瘤是仅次于胃肠道的第二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于皮肤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和继发于淋巴结和其它器官的继发性皮肤淋巴瘤,虽然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与继发性淋巴瘤的相同亚型的组织形态相同,但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和预后有很大的差异,故应该加以仔细的鉴别.

    作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节性皮炎各型的病理及相应临床表现

    我们在初期接触皮肤病学时,学习过一种皮肤的原发损害-结节,为皮肤局限性、实质性甚至深在性的损害.在临床上有结节性痒疹、结节性红斑等.但如果我们谈及结节性皮炎,则是个皮肤组织病理学的概念,与我们在临床上描述的结节损害完全不同,是指在真皮的浅层、深层炎症细胞呈致密的结节状浸润,在临床上既可以表现为结节,也可以表现为丘疹、浸润性的斑片、斑块等.这一类疾病,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往往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来确诊.

    作者:陈喜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本病治疗后复发率高,常常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1].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门诊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共134例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志群;倪菁菁;朱小红;李明;杨莉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手部皮炎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均为门诊病例,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为43.5岁;初诊14例,复诊46例;病程12天~1年6个月.临床类型:急性型(糜烂、渗出)17例,亚急型(红斑、水疱)18例,慢性型(肥厚、干屑)15例;以上病例为双手同时患病,左右手对照治疗;临床上排除手癣、脓皮病等其他手部疾患;职业:工人21例,农民7例,护士6例,教师6例,干部5例,其他5例.

    作者:许筱云;陶迪生;宋宁静;宋兆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少见.需与皮肤纤维瘤、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等鉴别.我们近期诊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莓屏;李发增;余江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併全身性粘液性水肿1例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53岁. 头皮灰白色鳞屑斑5年,脱发4年,痒疼.鳞屑斑反复发生,剥除后再发、增厚,呈树皮样外观,几乎全秃.近半月无诱因出现全身浮肿,以眼睑、腰骶部、双下肢明显,伴胸闷气促,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既往史:患高血压病2年,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曾在曲靖市一院住院,X线片:双侧胸膜腔积液,普大型心脏,心包积液可能.

    作者:黄莓屏;李发增;余江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苯吩嗪治疗麻风合并肺结核病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9岁,农民,已婚.因发热、咳嗽、盗汗2周,到外院就诊,经胸部摄片等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即予抗结核治疗.服药至第14天,右前臂出现一块红斑,偶有刺痛,2天后颜面、手、足相继出现红肿,躯干、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不痛不痒,伴全身发热.疑为药物过敏,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给予抗过敏等对症治疗2周后无效,转我站就诊.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1例

    患者,男,20岁,下腹阵发性绞痛1小时,于2009年1月3日急诊入某医院,体检:急性痛苦病容,被动体位,一般情况可,神清合作,T 38.4℃,P 96次/min,R 24次/min,BP 110/80mmHg,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下腹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腹痛缓解时,未扪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及闭孔内肌试验均阴性.

    作者:杨天秀;高芳;刘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四联疗法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临床常见,易诊难治,病因复杂,采用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四联疗法(内服白癜风胶囊、甲氧沙林片,外用补骨脂酊、卤米松霜)治疗白癜风62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平;冉岩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食物过敏与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

    荨麻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它的病因复杂.随着环境和食物中过敏原的增多,过敏原与荨麻疹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过敏原阳性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食物过敏发病率之高,危害之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作者:朱薇;付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班秃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6月余,头顶部斑秃4个月,于2005年5月18日入院治疗.患者于2004年10月不明原因鼻翼部起红斑,未引起重视.约1个月后,红斑扩展至双侧面颊部,有轻度瘙痒,局部有少许渗液,先后多次到多家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湿疹,予相应治疗,效果不明显,面部红斑处渗液反复发作,继而头顶部出现脱发,手部及耳部有紫色瘀血斑,瘙痒明显,劳累后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作者:储久红;桑红;曹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762名暗娼行为综合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比例概率抽样方法 ,对楚雄州辖区内的楚雄和大姚2个县(市)不同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762名暗娼,平均年龄26.84岁,汉族占85.0%,彝族占9.8%.未婚占35.3%;在婚占50.8%;83.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5.2%;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48岁,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19岁.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3.2%,近1个月69.4%的每次都使用;暗娼人群吸毒率为0.1%;患性病后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吃的占65.05%;82.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结论 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偏低,暗娼中存在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艾滋病性途径传播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朱强;王林;何成友;张晓冰;姚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评估丽江市麻风流行强度,为拟定丽江市麻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0~2007)年丽江市各县(区)新发现的麻风病人按新发病人名册录入Excel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丽江市(2000~2007)年共发现麻风病人151例,男102例,女49例,多菌型(MB)99例,少菌型(PB) 52例,平均年龄36.9岁, 年龄≤14周岁的5例.发现方式以被动发现为主79.47%:传染来源多数病人 (56.9%)不明,家内传染仅占13.2%,发病时Ⅱ级以上畸残率为23.8%.结论 丽江市新发现麻风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且仍发现有儿童麻风,MB病人占多数(65.06%).提示:丽江市麻风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动发现病人(如:接触者检查、线索调查、重点人群检查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为本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调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心里状态和个性特征,并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28周后做以对照比较.结果 随机调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4例,结果 干预前有29例(65.91﹪)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SCL-90各因子分值比较显示,干预前存在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心理问题,干预后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抑郁、急躁、易怒、被动.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占芹;颜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生发片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0例疗效观察

    斑秃的发病原因较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故治疗斑秃无理想办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生发片联合胱氨酸片口服治疗斑秃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假性淋巴瘤

    皮肤假性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组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现将我所门诊1例皮肤假性淋巴瘤报告如下.患者女,72岁,前额、右侧面部出现结节和斑块,不痛不痒并逐渐增多3个月,并于2007年10月来我所门诊就诊.门诊拟诊断:结节病、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假性淋巴瘤.患者既往健康,家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朱文全;万和平;蒋建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23岁,因背部起红结节,不疼不痒1年,于2008年4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背部左肩胛下起多个淡红色丘疹、结节,呈条索状,不疼不痒,当时未予重视.皮疹于遇冷和刺激后变红、隆起,无压痛,缓解时呈褐色、皮疹变平,皮疹数目未见明显增多.今皮疹再次变红、隆起,遂来诊.体格检查:一般状态佳,心肺腹未见异常.

    作者:张晶;马再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