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苯吩嗪治疗麻风合并肺结核病1例

王瑞玲

关键词:氯苯吩嗪, 抗结核治疗, 麻风, 抗结核药物, 药物过敏, 胸部摄片, 检查诊断, 红斑, 发热, 对症治疗, 病例资料, 抗过敏, 肺结核, 已婚, 四肢, 全身, 躯干, 前臂, 农民, 咳嗽
摘要: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9岁,农民,已婚.因发热、咳嗽、盗汗2周,到外院就诊,经胸部摄片等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即予抗结核治疗.服药至第14天,右前臂出现一块红斑,偶有刺痛,2天后颜面、手、足相继出现红肿,躯干、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不痛不痒,伴全身发热.疑为药物过敏,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给予抗过敏等对症治疗2周后无效,转我站就诊.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食物过敏与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

    荨麻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它的病因复杂.随着环境和食物中过敏原的增多,过敏原与荨麻疹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过敏原阳性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食物过敏发病率之高,危害之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作者:朱薇;付香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昆明市暗娼人群规模估计、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的规模及分布情况,掌握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性病艾滋病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暗娼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用国家暗娼人群综合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估计昆明市暗娼人数为10 196人(9 488~10 9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1.7%,近一年干预措施覆盖率为96.2%.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干预力度,扩大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

    作者:李琳;陈利;杨吟;车忠民;陈媛玲;楚承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类天疱疮1例报告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并发类天疱疮较少见,仅有文献报道在用青霉胺治疗RA时约7%可诱发天疱疮[1],现有1例二者并发,且病程中无特殊用药史,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医林;张佩莲;邓丹琪;李晓岚;周晓鸿;付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生发片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30例疗效观察

    斑秃的发病原因较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故治疗斑秃无理想办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生发片联合胱氨酸片口服治疗斑秃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能量合剂静滴联合奇正青鹏膏剂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联合奇正青鹏膏剂(奇正藏药集团)外用治疗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一菲;曹萍;王晓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误诊1例

    患者,男,20岁,下腹阵发性绞痛1小时,于2009年1月3日急诊入某医院,体检:急性痛苦病容,被动体位,一般情况可,神清合作,T 38.4℃,P 96次/min,R 24次/min,BP 110/80mmHg,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下腹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腹痛缓解时,未扪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及闭孔内肌试验均阴性.

    作者:杨天秀;高芳;刘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丽江市(2000~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评估丽江市麻风流行强度,为拟定丽江市麻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0~2007)年丽江市各县(区)新发现的麻风病人按新发病人名册录入Excel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丽江市(2000~2007)年共发现麻风病人151例,男102例,女49例,多菌型(MB)99例,少菌型(PB) 52例,平均年龄36.9岁, 年龄≤14周岁的5例.发现方式以被动发现为主79.47%:传染来源多数病人 (56.9%)不明,家内传染仅占13.2%,发病时Ⅱ级以上畸残率为23.8%.结论 丽江市新发现麻风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且仍发现有儿童麻风,MB病人占多数(65.06%).提示:丽江市麻风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主动发现病人(如:接触者检查、线索调查、重点人群检查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90Sr-90Y敷贴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6例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妇女外阴黏膜的病变,又称外阴慢性营养不良,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属良性病变,其确切病因不清,其症状是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刺激因素均可使病情加重.临床可分为硬化苔藓型、增生型、混合型营养不良等.治疗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无法根治.近来发展的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治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本组26例采用90Sr-90Y器治疗,疗效较好,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淋巴瘤新分类的必要性和特点

    皮肤虽然不是淋巴样器官,但皮肤内的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活性,被称为皮肤相关性淋巴样组织,可以发生皮肤淋巴瘤.皮肤淋巴瘤是仅次于胃肠道的第二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分为原发于皮肤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和继发于淋巴结和其它器官的继发性皮肤淋巴瘤,虽然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与继发性淋巴瘤的相同亚型的组织形态相同,但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和预后有很大的差异,故应该加以仔细的鉴别.

    作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丽江市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为了解丽江市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2008年可疑支原体感染患者371例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并测定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捡出157例支原体阳性者,捡出率为42.32%,其中UU、MH及UU、 MH混合感染者分别占59.87%、8.28%及31.85%; 女性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UU、MH及UU合并MH感染者均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结论 丽江市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不宜使用红霉素、罗红霉素.

    作者:和艳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阴囊湿疹疗效观察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阴囊皮肤渗液、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反复发作,各年龄均可发病,且较易复发,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经年不愈,反复发作.本科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复发性阴囊湿疹患者60例,并与常规西药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万军;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马绍尧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马绍尧教授系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运用养阴清热法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笔者于1991年至2003年随师学习,现将随师病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吴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例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一种进行性动脉变性疾病,周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终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作者近期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米向斌;邱贤文;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手部皮炎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均为门诊病例,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为43.5岁;初诊14例,复诊46例;病程12天~1年6个月.临床类型:急性型(糜烂、渗出)17例,亚急型(红斑、水疱)18例,慢性型(肥厚、干屑)15例;以上病例为双手同时患病,左右手对照治疗;临床上排除手癣、脓皮病等其他手部疾患;职业:工人21例,农民7例,护士6例,教师6例,干部5例,其他5例.

    作者:许筱云;陶迪生;宋宁静;宋兆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病

    嗜酸粒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0.02~0.04,超过正常但小于0.1称轻度增多,介于0.1~0.5为中度增多,大于0.5则为重度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与许多皮肤病相关,可归为二类,一类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主要有: Ofuji嗜酸性化脓性毛囊炎、Wells综合征、嗜酸性脂膜炎、Gleich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周期性血管水肿)、嗜酸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口腔黏膜嗜酸粒细胞性溃疡、新生儿毒性红斑、嗜酸粒细胞性面部肉芽肿、一过性嗜酸粒细胞性结节病及结节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等.

    作者:陈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光曝部疤痕疗效观察

    疤痕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但因多数患者有疤痕体质、病程缓慢、疗程长而被皮肤科及整形科医生所困扰,且因发生在光曝部位的疤痕有明显影响患者美观而影响至患者的心理及正常社会交往.笔者采用得宝松注射液治疗光曝部疤痕方法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正确评价组织病理在皮肤病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皮肤组织病理知识的普及,皮肤病理在皮肤病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其重视程度还不够,而且如何正确评价组织病理的作用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下面就我自己的经历谈谈个人肤浅的体会,并以此来强调皮肤病理的重要性.

    作者:顾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

    雷公藤是祖国传统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泰州制药厂在中国皮肤病研究所专家的协作下,率先开放上市,首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后,因其抗炎、抗过敏反应、类皮质激素、免疫调节等作用不断得到证实,它在治疗某些顽固性皮肤病,特别是皮肤血管炎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目前认为雷公藤可能在皮肤科领域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力的药物.

    作者:张德良;罗幼鋭;沈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肤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23岁,因背部起红结节,不疼不痒1年,于2008年4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背部左肩胛下起多个淡红色丘疹、结节,呈条索状,不疼不痒,当时未予重视.皮疹于遇冷和刺激后变红、隆起,无压痛,缓解时呈褐色、皮疹变平,皮疹数目未见明显增多.今皮疹再次变红、隆起,遂来诊.体格检查:一般状态佳,心肺腹未见异常.

    作者:张晶;马再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防晒剂的特性及应用

    随着臭氧层日益变薄,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多.人们对紫外线的防护日益增强.目前防晒剂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必备化妆品之一.本文综述了防晒剂的特性及应用,包括防晒剂的分类及特性、防晒剂的评价指标、防晒剂的使用要点、防晒剂的不良反应及防晒剂的发展趋势.

    作者:袁李梅;邓丹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