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患者坚持吸入治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唐志敏;黄善三;韦美娥;莫德美;何云峰

关键词:哮喘, 吸入治疗, 护理
摘要: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疾病,吸入皮质激素已作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因吸入皮质激素治疗需要长期的过程.临床中存在病人不能很好地遵从医嘱,定期随诊意识低,失访率高,约80%患者不能坚持、正规地吸入皮质激素,致使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病人的哮喘防治教育工作.我们对1999年6月~2002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89例未能坚持治疗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探讨对策,旨在使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对哮喘患者进行管理和健康教育,从而真正达到长期有效控制哮喘的目的.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知识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知识和建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社区中100例老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知识得分由21.34提高到34.17,其亚类健康责任、饮食营养和身体运动的得分也明显提高(P<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由教育前的37.55提高到教育后的51.93(P<0.005),除精神健康行为外,其他亚类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社区开展长期、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责任感,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素珍;朱丹;李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眼震观察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意义

    眩晕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但与神经内、外科等相关科室有密切的联系.眼震是眩晕的症状之一,不同类型的眩晕有不同的眼震特点,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眩晕也有其特点,因而眼震的观察在眩晕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86例眩晕患者的眼震进行分析,并探讨眼震观察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意义.

    作者:黄稳静;刘丽华;徐媛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支持

    脑卒中是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躯体疾病,此类患者病后心理障碍较常见,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护士对此类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应进行心理支持,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本文对14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制订护理目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和心理支持,取得颇为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静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教育必须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型

    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护理教育,提高护士队伍学历层次已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根据现代护理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层次知识水准和真诚的爱心.而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这样的高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

    作者:杨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序贯超滤透析抢救急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常出现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限制了体内过多水分的清除.序贯超滤透析是把超滤和透析分开,不同时进行.超滤的动力主要是由透析液侧负压产生的跨膜压力.超滤可以在透析之前、中、后进行,两者联合起来,称为序贯超滤透析[1].我院1993~2001年分别对内科、外科、传染科疾病所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共19例进行抢救,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营养素对湿热和创伤应激干预的研究进展

    应激是指有害或过强刺激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多种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的改变,甚至造成机体代谢紊乱,组织器官功能衰竭[1] .引起应激的因素很多,有机械性的(如创伤)、物理性的(如过冷、过热)、化学性的(如毒物)、生物性的(如急性感染),也有心理方面的(如惊恐、精神过度紧张等).营养是提高动物或机体抗应激能力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现将国内外关于不同营养素对高温或创伤等严重应激干预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影;李亚洁;翟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健康教育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 1998年1月~2001年6月随机对入住普外科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43例(实验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与同期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并发症及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16例(37.2%),平均持续2.13天;发热23例(53.5%),持续5.46天;尿潴留者1例(2.3%);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26天.对照组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34例(80.9%),持续3.64天;发热41例(97.6%),持续8.83天;尿潴留者14例(33.3%);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63天.两组对比,均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肝癌介入治疗前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促进了术后康复.

    作者:卜淑娟;方文;伍雪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的因素及护理

    损伤是指外界致害因子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功能紊乱.引起损伤的因素很多,如:打击、挤压、牵拉、切割、战伤等属机械性损伤;温度、电流、射线、声波等引起属物理性损伤;酸、碱、毒气是化学性损伤;蛇、虫、兽伤害人体时,除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外,还可能带入毒素(毒蛇咬伤)或病原微生物(狂犬病)称为生物性损伤.潜在性损伤是未被人们认识到,也不是有意发生的损伤.如果人们不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一些潜在性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逐步转变为明显性损伤.引起潜在性损伤的因素很多:(1)电刀灼伤;(2)压迫疮或神经损伤;(3)误用药物;(4)输错血液;(5)止血带使用不当;(6)器械纱布遗留;(7)标本遗失;(8)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等.近几年来我们对潜在性损伤因素和护理对策作了一些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燕;赵忠芬;王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

    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平均大气压76.2~77.6kPa,标准大气压为101kPa.由于气候干燥,湿度和氧分压均较低,且气管切开后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多数神志不清,反应迟钝,无力咳嗽等,在管理和护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管理不好,护理不当,将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ICU病房一年来收治的20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引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L袋截流夹巧用于妇科留置尿管病人

    在妇科住院手术病人中几乎所有经腹或经阴道手术后,均须留置尿管48~72 h.通常固定尿液引流袋的方法有:用绳线、纱布绷带或剪截一次性输液皮条等系于床旁;用别针固定于床单等.拔管前,锻炼膀胱功能方法:常常用丝线或夹子将引流管打折后系(夹)紧,待膀胱充盈有尿意后再松开引流管,待尿液排空,再次夹紧,以上这些操作方法比较繁琐,不方便,特别是应用一次性输液皮条固定不符合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处理要求.对此,我科应用上海曹杨医药用品厂生产的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又称3 L袋)上的截流夹,经回收处理后进行引流袋的固定和引流管的定期夹管,实用方便,经济,效果良好.

    作者:汪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外临床护理专家及其结果评价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保健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便应运而生.所谓临床护理专家,即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在某专科领域有较高的护理水平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临床护理专家的产生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临床质量的改进、护理教育和科研的发展以及执业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临床护理专家作为一名临床护理能手,直接向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化临床护理,同时,作为一名管理者,临床护理专家还担负着考核评价护理质量的职责,特别是对临床护理专家参与的护理服务效果的评价.因此,结果是反映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结果评价对于临床护理专家而言,是其实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国外临床护理专家实践中的结果及其评价作一综述.

    作者:杨启红;朱京慈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本文报道通过B超、X线、肉眼及尸检等监测手段发现并确诊的先天畸形围产儿145例.出生缺陷是导致孕早期流产及死胎、死产、新生儿残疾的重要原因.对于存活儿,由于形态结构的缺陷,将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甚至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婴儿的出生率,出生缺陷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丽;干亚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护理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临床少见,该病发生率可占总尸检病例的0.25%[1],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为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四肢瘫痪,假性球麻痹,后发展成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随时可危及生命并造成终身残疾[2].200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住了一例重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基本痊愈,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住院天数137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费素定;邵亚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健康宣教、娱乐疗法、给药治疗等,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洪贵英;文若兰;朱美玉;赖敏贞;廖少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覆膜支架植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0月共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中的护理谈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孙亚丽;刘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文化层次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求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向、方式.方法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对不同文化层次的82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希望掌握的糖尿病知识进行调查对比.结果(1)不同文化层次的糖尿病患者教育前个人健康行为、遵医行为,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在健康教育需求,希望掌握的糖尿病知识上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差异无显著意义;(2)高危人群不重视健康教育.结论(1)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可安排同样方式、课程进行健康教育.发挥高文化层次患者群对低文化患者群的带动作用;(2)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重在预防,需要医务人员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宣传.

    作者:纪文英;陈慎仁;郑爱英;杨佩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焦点记录法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我院是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病人年龄为1天~14岁.小儿一般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快.小儿免疫力差,调节和适应能力也差,易发生并发症,有时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并且小儿不能准确表达病情.故在儿科准确、及时、完整记录患儿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从2000年12月开始在普外、新生儿病区和五官三科病区开展焦点记录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婉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与借鉴

    自1860年现代护理学奠基人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在伦敦圣托马医院创立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开始护理的规范化教育以来,世界各地护理教育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国的护理教育比其它国家发展得更为迅速,并已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护理教育体系.

    作者:李泽楷;肖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装量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小装量物品进行灭菌,解决临床急需.方法采用低于灭菌柜室总容量5%以下的不同规格(即不同装量)的布包、器械包,置于灭菌柜底层中央部位,在温度:132℃,压力:210 kPa,时间:8 min的条件下灭菌,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132化学指示卡,生物菌管,对不同装量的布包、器械包进行灭菌效果检测.结果低于灭菌柜室总容量5%以下,高于0.5%以上的不同规格(即不同装量)的布包、器械包灭菌合格.结论应用XGI-DMX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小装量物品进行灭菌,可以达到灭菌效果.

    作者:秦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由于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及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病变引起的门脉高压征,伴有或不伴下腔静脉高压.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PTA)作为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布加氏综合征[1],由于单纯PTA术后复发率高,而在此基础上行自身扩张性金属支架(EMS)置入术,疗效满意[2,3].1993~2001年,我们为120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采用PTA+EMS置入术,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作一探讨.

    作者:陈树聪;魏定夏;王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