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芬
排尿异常2 护理2.1 护理估计2.1.1 主观资料的收集2.1.1.1 症状史:患者可有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疼痛、尿流细小、射程变短、尿线中断或点滴而出、排尿不尽感、不能控制排尿等主诉.应着重了解尿频次数、尿频持续时间与每次尿量的关系,出现症状的时间(白天、夜间或无规律).是否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排尿.尿痛性状与程度,尿痛与排尿的关系.尿失禁者应了解什么情况下发生.此外,应询问有无血尿、尿液混浊、发热、消瘦、乏力、盗汗等伴随症状.同时注意与排尿有关的条件,如每日液体入量、气温、排尿环境等情况.
作者:刘咸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介入治疗需在导管室内进行[1],通过影像学引导,经皮穿刺插入股动脉,进行药物灌注.使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我院1995年8月~2002年6月开展介入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癌和复发癌232例.除1例因制动时间内起床小便引起局部出血,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吟卿;韩奕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外科1997年1月~2001年12月对收治的48例60岁以上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通过加强饮食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促使患者顺利康复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损伤是指外界致害因子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功能紊乱.引起损伤的因素很多,如:打击、挤压、牵拉、切割、战伤等属机械性损伤;温度、电流、射线、声波等引起属物理性损伤;酸、碱、毒气是化学性损伤;蛇、虫、兽伤害人体时,除造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外,还可能带入毒素(毒蛇咬伤)或病原微生物(狂犬病)称为生物性损伤.潜在性损伤是未被人们认识到,也不是有意发生的损伤.如果人们不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一些潜在性损伤在一定条件下可逐步转变为明显性损伤.引起潜在性损伤的因素很多:(1)电刀灼伤;(2)压迫疮或神经损伤;(3)误用药物;(4)输错血液;(5)止血带使用不当;(6)器械纱布遗留;(7)标本遗失;(8)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等.近几年来我们对潜在性损伤因素和护理对策作了一些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燕;赵忠芬;王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体护理病区运用合作性问题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对合作性问题的运用程度,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合理化的方法及建议。
作者:王玉环;刘凡;李萍;王艳;马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2000年6月~2002年10月共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手术中的护理谈几点体会如下.
作者:孙亚丽;刘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护理教育,提高护士队伍学历层次已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根据现代护理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层次知识水准和真诚的爱心.而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这样的高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
作者:杨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用微导管进行脑血管畸形栓塞是近几年神经放射学的新技术,它为脑血管畸形病人的治疗,特别是畸形巨大在功能区不适合手术的病例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将脑血管畸形栓塞术的病情观察与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于杰;陈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整体护理的发展,全面强化和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和训练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十分重要.2000年起,在我校系统开展的护理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十分重视加强对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笔者为进入临床实习工作的护理本科生,体验了教学改革前后所产生的变化.现就护理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晶;王志红;刘月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士的语言交谈技巧交谈是靠语言、非语言和倾听艺术构成的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沟通方式.是谈话双方加入的、双向的语言互动过程.交谈是人际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就离不开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交谈.人们通过交谈了解未知的信息,交流已知的信息;通过交谈增进相互间的关系;通过交谈协商解决各种问题,进行合作.
作者:史瑞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眩晕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但与神经内、外科等相关科室有密切的联系.眼震是眩晕的症状之一,不同类型的眩晕有不同的眼震特点,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眩晕也有其特点,因而眼震的观察在眩晕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86例眩晕患者的眼震进行分析,并探讨眼震观察在眩晕患者护理中的意义.
作者:黄稳静;刘丽华;徐媛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32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进行了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的筛查.方法采取尿蝶呤分析及BH4负荷试验.结果在323例HPA患儿中有14例为BH4缺乏,经BH4等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尿蝶呤分析是BH4缺乏常用的筛查方法.BH4负荷实验是临床上诊断BH4缺乏症比较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月君;邹燕楠;张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常出现低血压和失衡综合征,限制了体内过多水分的清除.序贯超滤透析是把超滤和透析分开,不同时进行.超滤的动力主要是由透析液侧负压产生的跨膜压力.超滤可以在透析之前、中、后进行,两者联合起来,称为序贯超滤透析[1].我院1993~2001年分别对内科、外科、传染科疾病所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共19例进行抢救,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健康宣教、娱乐疗法、给药治疗等,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洪贵英;文若兰;朱美玉;赖敏贞;廖少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临床少见,该病发生率可占总尸检病例的0.25%[1],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为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四肢瘫痪,假性球麻痹,后发展成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随时可危及生命并造成终身残疾[2].2001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住了一例重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基本痊愈,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住院天数137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费素定;邵亚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低钾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总结49例颅内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低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及时纠正了低钾,并防止了补钾意外.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观察、注意预防血清钾降低及补钾过程的护理,能降低因低钾引起的不良后果.
作者:黎艳;杜芸;青燕;戴新菊;庞兰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健康教育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病情恢复的作用.方法 1998年1月~2001年6月随机对入住普外科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43例(实验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与同期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并发症及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16例(37.2%),平均持续2.13天;发热23例(53.5%),持续5.46天;尿潴留者1例(2.3%);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26天.对照组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34例(80.9%),持续3.64天;发热41例(97.6%),持续8.83天;尿潴留者14例(33.3%);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63天.两组对比,均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系统、详细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肝癌介入治疗前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促进了术后康复.
作者:卜淑娟;方文;伍雪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知识和建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社区中100例老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知识得分由21.34提高到34.17,其亚类健康责任、饮食营养和身体运动的得分也明显提高(P<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由教育前的37.55提高到教育后的51.93(P<0.005),除精神健康行为外,其他亚类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社区开展长期、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责任感,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素珍;朱丹;李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6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特点,治疗中采取相应护理,保证透析顺利进行.结果 60例中治愈38例,死亡13例,9例放弃治疗.结论间歇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仍起着很大的作用,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作好相应护理,使每次血液透析治疗顺利有效地进行,可为治疗成功提供保障.
作者:蒋贤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国产WGW24、26、29、32型弯管形吻合器用于临床后,为广大外科医务人员所肯定,是目前器械吻合中较为理想的吻合工具.吻合器的准备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现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在准备吻合器中常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岳琴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