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评价

蔡怡;柴凤婷;汪贵茹;杨桂云;赵俊爱

关键词:清洁灌肠, 不良反应,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改进清洁灌肠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12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灌肠时间平均约为5 min,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16号导尿管,插入肛门深度增加为17~20 cm,灌肠时间延长为平均约30 min.观察灌肠效果及灌肠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量多(P<0.01)、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效果优良率高(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
护士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剖腹手术后补钾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婴幼儿剖腹手术后佳补钾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80例剖腹手术后患儿分成两组,即早期补钾组(50例)和晚期补钾组(30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未补钾时血钾、钠、氯变化及手术后不同时间补钾对电解质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手术日和术后钾丢失明显,术中输血量与术后钾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早、晚期补钾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后第1天开始补钾,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莫霖;唐道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唇裂术后局部早期冰敷的疗效观察

    唇裂术后患儿麻醉作用消失后,因缝合口疼痛和肿胀,患儿极易哭闹,使缝合口张力增大,疼痛更甚、肿胀更重、渗血愈多,致缝合口愈合慢,重者裂开等后果.口服给药止痛吸收时间长、起效慢,婴幼儿经口给药困难.肌注止痛易引起患儿注射区硬结.曾有文献报道:美国对唇裂术后患儿立即给予冰块局部冷敷[1].为了验证此方法的疗效,我科选择140例唇裂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术后局部早期冰敷,旨在探讨唇裂术后早期冰敷的止痛、消肿、减少渗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瑞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毒症性脑病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尿毒症性脑病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及时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我科1991~1999年共收治尿毒症脑病患者39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新;何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滴前列地尔速度探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静脉滴注的适宜速度.方法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采用前列地尔100μg加入5%GS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滴速分别为24滴/min,12滴/min,6~8滴/min,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均为10d.结果 A、B、C 3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UAP时,静滴速度以12滴/min较适宜,其发生不良反应少,输液时间适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素平;徐翠霞;周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阶段性健康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有90%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由于部分患者的知识缺乏,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指导,有效地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陈敏;田耘;袁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实用症状护理学

    尿量异常健康成人每昼夜尿量常为1 000~2 000 ml,平均约为1 500 ml,昼夜尿量之比为2∶1~3∶1.许多因素如饮食、气温、环境、劳动状况及疾病等均可影响尿量,尿量异常(abnormality of urine amount)又可对机体产生诸多影响,尤为突出的是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了解尿量异常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对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腭裂整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为了提高对腭裂整复术后患儿的护理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术后5天内常见并发症如缺氧、出血、发热、呕吐、感染、伤口裂开等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小平;陈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家庭访视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我国家庭访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在充实社区护理人员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注意角色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要完善与家庭访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对家庭访视护理的质量评价,通过提高家庭访视护理的质量,从而使家庭访视护理向纵深发展.

    作者:邵爱和;陈国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护理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本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很多,而临床止血效果、转归不但取决于正确的治疗,而且与良好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雨慧;黄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引发的血管神经反射(VVRs)是一种较少见,但却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1].

    作者:王蓓;徐建红;徐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危重病肺分泌物不同收集法病原学检测的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肺分泌物的收集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A)、1 ml注射器法(B)和无菌玻璃小瓶法(C)收集肺分泌物,对其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 B、C两法与A法相比,在病原学检出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B、C两法无差异(P>0.1),但在可操作性方面C法更优于B法.结论无菌玻璃小瓶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收集肺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

    作者:郭素莲;马传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灌肠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灌肠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8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随机分为灌肠组、非灌肠组,灌肠组用生理盐水或开塞露灌肠,2次/d.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灌肠组明显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结论灌肠是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简单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张丽萍;陈娟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方法将剖宫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四组,在术后6 h分别给A组温水足浴,B组果导口服,C组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D组不施加任何因素,观察各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2.61 h,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温水足浴加果导口服是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好方法,对术后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彭桂芝;黄瑛;尹广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英语会话及医院常用词汇

    作者:王美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高原心脏病围术期中的应用

    我院地处3 700 m的高海拔地区,这里有大量的常居者和世居者,他们成为人类低氧习服适应的象征.由于海拔增高,引起大气压下降和氧分压降低,导致人体的低氧血症,并引起显著生理变化和一系列临床问题,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对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刘坤;张进滨;汪微;邓红春;马楚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学

    循证护理与护理质量提高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对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兴工作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佳的护理。

    作者:宋锦平;成翼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病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1例接受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跟踪调查评价.结果 41例病人对急性胰腺炎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91%以上.结论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服务,对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重复住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华;张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防治肝癌介入术后迟发性恶心呕吐的观察

    目前,介入治疗已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1],但介入术后药物导致的消化道迟发性恶心呕吐,不但影响进食及睡眠;还令肝区疼痛加剧,使病人倍受痛苦.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选用地塞米松与胃复安合用来防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颖;陈燕茹;郑静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影响高龄肾移植患者术后SPO2降低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肾移植患者术后SP02降低的因素及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6例高龄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的低氧血症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因术中及术后单位时间内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而出现SP02低于0.80,20例因麻醉过深,18例给氧位置过浅,6例吸氧管紧贴鼻腔壁,3例分泌物阻塞吸氧管,19例因吸氧流量小,17例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9例睡眠姿式不妥而导致SPO2低于0.90以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SPO2饱和度监测,计划补液,调整睡眠姿式,防止舌后坠,注意给氧位置、深度、流量,是保证提高氧分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谭艺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病人配偶应对反应的调查研究

    心肌梗死(MI)是冠心病中严重、危害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作者:王文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