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黄志明
色素性玫瑰糠疹是近20年来新命名的皮肤病种之一.临床上少见,报道不多,我所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躯干四肢近端皮肤反复发生色素斑8个月.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在前胸后背腰腹部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淡红色斑,表面有少许糠秕状鳞屑,轻微痒感,曾在院外自购软膏外搽后,红斑消退留下色素减退斑甚似体癣,或部分色素沉着斑,无母斑.
作者:郭萍;谭福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了解建湖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分析艾滋病流行特征,有效监测HIV流行趋势,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对策和措施,为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我中心2006年-2011年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兆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3岁.因右臀部皮肤萎缩1年余,于2012年7月17日来门诊就诊.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臀部出现萎缩斑,之后颜色逐渐变深,并出现凹陷.3岁时曾局部使用过药物具体不详.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系统疾病,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
作者:陈超超;邓丹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学生湿疹的病因及其与变应原的关系,为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中国筛查系列变应原CH-1000斑贴试剂盒,对门诊95例学生诊断为湿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95例学生湿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67.4%.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5种的分别是氯化钴20例占21.1%、重铬酸钾14例14.7%、咪唑烷基脲和甲醛及芳香混合物各12例各占12.6%.结论 氯化钴、重铬酸钾、咪唑烷基脲和甲醛和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学生湿疹的主要变应原.
作者:温映红;肖志巧;李靓靓;杨细芳;汤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沦市佤族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136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病理分型主要为棘层肥厚型占44%、角化过度型占30%.患者男女比例为1.61:1,发病年龄50岁以上占84.5%,头面颈部等暴光部位占发病部位的71.5%.结论 年龄和日光照射可能是临沧市脂溢性角化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典型的脂溢性角化病不难诊断,不典型者容易与日光性角化病、黑色素瘤、扁平疣等相混淆,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的结合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景艳;苏顺琴;袁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左侧外耳道水疱、面瘫、头痛3天伴恶心、呕吐2次,于2012年9月18日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左外耳道出现红斑、水疱,疼痛不适,头痛,未治疗,病情加重,左面麻木.1天前患者左眼睑闭合无力,口角右偏,出现左耳耳鸣、听力下降,皮损部位及头痛加剧,出现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体格检查:左外耳道红肿明显,见成簇集片状大小不一的水疱,尚无水疱破溃,皮损处皮温高,触痛明显.
作者:付敏;范平;姜功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住重庆市.额部、口唇周、下颌部红丘疹5月,加重2月.5月前(2011年2月)患者额部、口唇周、下颌部出现散在丘疹、不痒.1月后部分冒出粉刺,丘疹渐增多、加重,3月后展转于当地医院专科及中医院,以痤疮治疗.先后经多种治疗尝试:曾作红蓝光10次,外用维胺酯维E乳膏,玫芦消痤膏,夫西地酸乳膏,班赛(过氧化苯甲酰)乳膏,白色洗剂,静肤平醇液(含克林霉素、甲硝唑、水扬酸).内治采用克林霉素0.6、替硝唑0.2、胸腺肽1mg/d×13,口服米诺环素100mg/d×20,口服转移因子15d,丹参酮胶囊3# tid×13,伊曲康唑200mg/d×6.中药处方含乌梢蛇、水牛角等煎剂40剂,并加服芩连胶囊,病情未获控制、且日趋严重.病员羞于见人,炎夏外出必戴口罩.
作者:罗显明;罗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反复发作的多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鼻、气道软骨炎及眼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干细胞障碍的总称,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国外报道两种疾病伴发的病例一共约有40例,而国内未见系统报道.现将我院发现的2例(RP采用1976年McAdam[1]提出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标准,MDS诊断依据1982年FAB协作组制定标准[2])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丽;付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伤口愈合认识的深入,发现密闭的愈合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修复,故市面上开始不断涌现出密闭敷料.密闭敷料又称生物敷料,能在体温条件下保持和创造一个湿润的愈合环境,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敷料不断出现并进入医疗市场,为临床换药提供了新疗法和新技术.本文对生物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原理,种类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徐良恒;何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婴儿特应性皮炎也被认为是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因复杂、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皮肤病.在出生后不久开始发病,典型皮疹为红色瘙痒性丘疹和斑块,伴渗出和结痂.我科近3年来采用0.05%地奈德乳膏(商品名:力言卓,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560例婴儿特应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宇;董雪东;顾军;李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躯干、四肢结节5月,于2009年8月14日至我科门诊就诊.5月前,患者先于躯干部出现数个蚕豆大小皮下结节,正常皮色,无痒痛,无破溃,一直未予诊治,后皮疹逐渐增多至近百个,延及上肢、大腿,即来我科诊治.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无特殊,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梁瑞;黄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文对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作者:王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皮肤美容专科门诊损容性皮肤病发生情况,并对相关损容性皮肤病构成比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美容专科门诊初诊患者进行损容性皮肤病构成比调查.结果 ①构成比前15位的损容性皮肤病由高到低分别为痤疮495例(28.56%),湿疹260例(15.00%),黄褐斑77例(4.44%),日光性皮炎69例(3.98%),白癜风66例(3.80%),接触性皮炎53例(3.06%),色素痣46例(2.65%),敏感性皮肤45例(2.60%),斑秃44例(2.54%),激素依赖性皮炎41例(2.40%),特应性皮炎30例(1.73%),红斑狼疮29例(1.67%),光线性角化病28例(1.62),换肤综合征27例(1.56%),皮肤癌24例(1.38%).②女性患者中损容性皮肤病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痤疮(40.00%)、湿疹(17.70%)和黄褐斑(7.54%);男性患者中损容性皮肤病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痤疮(30.78%)、湿疹(23.39%)和日光性皮炎(12.41%).③(0 ~15)岁高的三种损容性皮肤病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是:湿疹(31.51%),白癜风(26.03%)和特应性皮炎(16.44%);(15 ~30)岁分别是痤疮(70.58%),湿疹(8.95%)和斑秃(3.98%);(30 ~45)依次是痤疮(32.75%),湿疹(14.91%)和黄褐斑(12.54%);(45 ~60)分别是湿疹(31.64%),日光性皮炎(12.99%)和敏感性皮肤(12.43%);(60 ~85)岁分别是湿疹(37.35%),日光性皮炎(20.48%)和日光性角化症(10.84%).结论 昆明地区损容性皮肤病在皮肤美容科门诊中,构成比高的前四位是痤疮、湿疹、黄褐斑和日光性皮炎,临床应加强对这四种皮肤病的防治工作.损容性皮肤病的构成比随年龄及性别不同各有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做好预防治疗工作.
作者:邹菥;何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黄连素油(本院中药制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30例外用盐酸黄连素油治疗,配合硼酸溶液冷敷,4次/d,连用3d,之后仅外用盐酸黄连素油,2次/d,连用7d,于治疗前、后3d、10d各随访1次.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治疗后3d、10d显效率分别是26.7%、86.7%.结论 用纯中药制剂盐酸黄连素油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肖云;汪黔蜀;王军;叶飞;杨登科;祁原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因面部色素性斑痣10余年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面部出现褐色色素斑,表面有多数粟粒大毛囊性丘疹,逐渐缓慢增大,无瘙痒及疼痛感.发病后未曾治疗.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颊可见约8.5cm×7.5cm大小的褐色色素斑,着色均匀,境界清楚而不整齐,表面有多数粟粒大毛囊性丘疹,周围平坦.
作者:吴砚;李玉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粘液脓性宫颈炎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药敏.方法 将220例粘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22例宫颈无黏液脓性分泌物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病原体检测并比较两者主要病原谱的异同;同时进行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 观察组中病原菌检出率89.09%,单一病原体感染占66.82% (147/220),混合感染率22.27% (49/220),其中解脲支原体(UU)为35%(77/220)、淋球菌(NG)为33.18%(73/220)、沙眼衣原体(CT)为36.36%(80/220);两组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解脲支原体同样是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而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液脓性宫颈炎主要病原体为解脲支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其中UU对罗红霉素、环丙沙星、乙酰螺旋霉素耐药率高,左旋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次之,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低.
作者:李腾蛟;邱洁;肖锋;郭义龙;曾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复方珍珠暗疮片、硫酸锌糖浆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红蓝光照射2次/周,8次为一疗程,同时服用复方珍珠暗疮片4片/次,3次/d;硫酸锌糖浆10毫升/次,口服,3次/d,疗程30d;对照组仅给复方珍珠暗疮片4片/次,3次/d;硫酸锌糖浆10毫升/次,口服,3次/d,疗程30d.按痤疮临床评分标准评价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04%,对照组为67.8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明显缩短疗程,可减少疤痕的形成,同时改善肤质,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胡廷应;龙恒;刘绍荣;王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风团,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上需要急症处理的大多为急性,而急性很多由感染引起.现将我科2010年3月-2012年2月急诊留观和住院的87例感染性荨麻疹诊治情况作回顾分析,以探讨感染性荨麻疹的治疗对策.
作者:郑雪莲;唐勇;曾慧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小学生及教师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水平,为制订和完善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市小学生及教师共926人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2.4%,教师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6.0%.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识水平较低.结论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以参与式教学为主.
作者:陈媛玲;陈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1 病因1.1 内部因素 ①体内存在慢性病灶;②内分泌及代谢改变;③神经精神因素;④血液循环障碍;⑤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1.2 外部因素 ①食物方面;②吸入物;③物理因素;④化学因素.2 临床表现通常按皮损的表现将湿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2.1 急性湿疹 ①好发于暴露部位,严重者可至全身;②皮损形态:多形性,有明显渗出;③自觉症状: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④合并症: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作者:郝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