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蓓华;佘亚娥;张敏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护理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围绕整体护理构建新的护理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新的护理教学体系的总体设想及相关问题作如下讨论,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作者:李丽朝;李春卉;王柳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过抑制复极过程,可延长心室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控制室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用于下列情况:严重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伴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心脏病的患者,而后者称之为特发性房颤.
作者:马金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穿刺成功后,输液针头固定中以小儿困难,原因是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
作者:于喻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重点和难点,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目前,我们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后,经过系统精心的护理,死残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护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秦鹤玲;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试将Roy适应模式用于管理护士职业压力:把护士看作是一个有适应能力的系统,从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三方面全面识别引起护士压力的压力源,并且从控制压力源,提高护士适应能力两方面来管理护士工作压力,从而促进护士对工作中各种应激源的适应性反应,消除不适应性反应.
作者:谭玉兰;宋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护理1 心血管系统疾病对老人的影响心脏和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与正常老化、生活方式、疾病过程有关.由于循环系统老化改变时往往是老年人退休时期,工作活动减少及生活习惯改变使得老年人适应于这些改变,而使老年人误认为这些改变是老化所致,往往不重视这些变化.
作者:程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对515名不孕症患者的健康信息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1)不孕症患者对护士的要求以讲解疾病知识多,占97%;(2)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需求:不孕病因、检查目的、治疗方法疗效、用药作用及注意事项的需求均在79%以上;(3)患者对健康信息获得方法以医务人员讲解多,占95%.结论患者渴望了解不孕症的各类知识,希望医务人员给予支持和帮助.护士应从心理护理、宣教疾病知识、为病人保守秘密等方面进行护理.
作者:谢建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我们通过采取实习护士在心脏外科监护病房临床学习,使实习护士基本掌握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血气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监护、气管插管内吸痰法、动脉穿刺、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总结、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等监护技术,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队伍整体水平.
作者:张爱哲;杨万芬;刘玉惠;冯书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药,以往用量编高,中毒发生率接近20%,现用量减少,又常采用逐日给恒量法,故中毒率明显下降,已低于12%[1].
作者:林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保证联合化疗顺利进行,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对114例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左丽宏;史建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提高机械通气患儿动脉采血气工作效率,减少因反复动脉穿刺引起并发症发生.方法将机械通气患儿予头皮动脉套管针留置,肝素稀释液封管,按需经肝素帽取血,取血时先弃去含封管液血样0.8*!ml,再取血0.3*!ml作血气分析,与直接动脉穿刺取血气结果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此法方便有效,无1例置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居蓓华;佘亚娥;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满足护理人员不断更新护理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需求的一种知识更新性质的终身教育[1]。
作者:于丽霞;刘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深静脉输液时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可行性研究.方法 20例手术病人于全麻后行股静脉穿刺置入静脉导管,输液1000ml后停止输液1min,抽血5ml,同时于肘正中静脉抽血5ml,分别行血Na+、K+、Cl-、红细胞压积、肾功能检查,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深静脉输液时与浅静脉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通过已备深静脉导管直接抽血,能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降低住院费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宋丽娟;崔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语言介绍、文字表达、建立随诊卡、上门健康宣教等措施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病因、诊断标准、非药物治疗指导、药物治疗指导、心理指导以及自我护理指导,使患者懂得与高血压病可能相关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措施.让他们从生活、工作各方面进行调理或配合医生治疗,从而大大降低了高血压并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危险性.
作者:莫美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法,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作者:柏素萍;金锁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颌骨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早期抢救及并发症的治疗,待病情平稳尽快采取手术复位.一般上颌骨骨折在伤后2周内、下颌骨骨折在伤后3~4周内手术效果较好.我院1996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颌骨骨折病人102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外观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涂德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腭咽成形术(Uvulopatophazynsoplasty UPPP)是近年来采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有效的手术方法.我院1990年4月~2001年6月应用UPPP治疗OSAS56例.现对患者术中、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诚爱亮;陈玉玲;张旭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由于患者的精神活动和现实脱离,护理难度大.准确分析掌握病人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临床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消除病态行为,自觉地接受医院的各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良好的护理干预与抗精神病药有协同作用,可促进症状消失,激发患者的正常行为.
作者:罗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国内治疗重型肝炎(重肝)较新的治疗手段[1].其中血浆置换疗法可去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及中、小分子物质,补充蛋白、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减轻对肝细胞及其它脏器的直接损害,改善机体状况,为肝细胞的再生和疾病的恢复创造条件.在目前生物人工肝技术及肝细胞来源等问题未解决前,血浆置换术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重肝治疗措施.本文总结了我科1999年9月~2001年3月20例重肝患者44例次血浆置换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我科于2000年1月7日收治一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至今已一年零4个多月,患者在此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病人神志清楚,合作,能积极配合治疗,仍失语,右侧偏瘫,大小便失禁,绝对卧床.现将整个护理过程汇报如下:
作者:宋昭惠;邵廷婷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