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丽宏;史建莉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为了保证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落实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我们设计了健康教育落实登记表,于2000年5月~2001年5月,对1 463名患者健康教育落实情况进行登记,有效提高了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柏亚玲;谢娟;高军;娄皓;齐柳;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门诊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病人多,工作量繁重,护患容易引起摩擦.儿科补液室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场所之一.笔者通过对儿科补液室影响护患矛盾的因素的剖析,认为加强门诊护士的素质教育,注重护患沟通的艺术性,了解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是预防矛盾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文青;温小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插置胃管是外科护理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胃肠手术尤其是有肠梗阻者手术时的必要措施[1].插置胃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目的是排出因吞咽带入胃内的气体,排出存留胃液,排出少量返流胆汁,减少病人的不适,促进吻合口愈合[2].
作者:蔡洁;林世红;乔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羊膜基础的研究进展,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羊膜移植在重建眼表面治疗严重的眼表疾病取得了成功,使人们对羊膜在眼表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羊膜移植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病变,亦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的部分失代偿,并提高了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且羊膜材料易获得,弥补了角膜来源的短缺,为今后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创造条件,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目的.我科应用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15例,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娟;周小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对42例普通病房及ICU心肺脑复苏抢救的回顾性分析,普通病房采用吸氧,与ICU应用呼吸囊-面罩给氧复苏对比,余方法相同.结果心肺复苏资料经χ2检验,P>0.05,脑复苏资料经χ2检验,P<0.05.结论呼吸囊-面罩给氧在早期脑复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黎梅;张美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对94例病人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体会:制定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设制预期目标,效果评价时既要注重操作也要重视病人方面的情况;知识面窄,沟通能力差将影响护理程序的运用;树立穿刺失败即为输液并发症的观念.
作者:刘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理论的深入研究,护理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围绕整体护理构建新的护理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新的护理教学体系的总体设想及相关问题作如下讨论,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作者:李丽朝;李春卉;王柳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重点和难点,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目前,我们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后,经过系统精心的护理,死残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护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秦鹤玲;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保证联合化疗顺利进行,帮助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对114例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左丽宏;史建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自学考试者(简称自考生)能否顺利完成大学专科学习的关键,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是自考生临床实习的核心内容.然而大部分自考生所在医院并没有开展模式病房或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加之临床实习时间仅11周,给临床实习带教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抓好自考生临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在护理程序临床实习的带教上进行相应改革,使自考生在短期内达到实习总目标作如下探讨.
作者:唐文凤;郑行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外科手术后或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观察治疗,可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截肢,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我们应用插管溶栓、血栓清除、内支撑器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介入治疗方法,成功地治疗了2例DVT的患者,并防止了肺栓塞的发生.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由于患者的精神活动和现实脱离,护理难度大.准确分析掌握病人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临床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消除病态行为,自觉地接受医院的各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良好的护理干预与抗精神病药有协同作用,可促进症状消失,激发患者的正常行为.
作者:罗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颌骨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早期抢救及并发症的治疗,待病情平稳尽快采取手术复位.一般上颌骨骨折在伤后2周内、下颌骨骨折在伤后3~4周内手术效果较好.我院1996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颌骨骨折病人102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咬合关系均恢复,咀嚼功能基本正常,外观满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涂德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仁济医院临床178名护理人员就差错发生的环节、人群、意识、时段四方面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差错防范的献计献策进行了详细调查.数据分析用百分率、χ2处理.结果689条危险因素中,高危人群占38.6%,高危环节占29.9%,高危时段占21.6%,高危意识占9.9%.对责任心及新药新技术环节的认识,护士长组高于护士组.在工作交接、护理管理环节及工作繁忙时段的认识上,护士组高于护士长组.收集防范计策共376条.结论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护士长对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是减少差错的关键所在.
作者:钱萍;丁学易;朱晓平;严丽岷;刘金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满足护理人员不断更新护理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需求的一种知识更新性质的终身教育[1]。
作者:于丽霞;刘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对深静脉输液时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可行性研究.方法 20例手术病人于全麻后行股静脉穿刺置入静脉导管,输液1000ml后停止输液1min,抽血5ml,同时于肘正中静脉抽血5ml,分别行血Na+、K+、Cl-、红细胞压积、肾功能检查,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深静脉输液时与浅静脉采血做血液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通过已备深静脉导管直接抽血,能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降低住院费用,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宋丽娟;崔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提高机械通气患儿动脉采血气工作效率,减少因反复动脉穿刺引起并发症发生.方法将机械通气患儿予头皮动脉套管针留置,肝素稀释液封管,按需经肝素帽取血,取血时先弃去含封管液血样0.8*!ml,再取血0.3*!ml作血气分析,与直接动脉穿刺取血气结果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此法方便有效,无1例置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居蓓华;佘亚娥;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院实行保密性医疗的对象主要是癌症病人.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对医疗、疾病常识的增加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我国医院惯用的保密性医疗在临床上运作起来已日趋艰难,现就保密性医疗在医院运用对患者产生的利弊作以下分析.
作者:张静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国内治疗重型肝炎(重肝)较新的治疗手段[1].其中血浆置换疗法可去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及中、小分子物质,补充蛋白、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减轻对肝细胞及其它脏器的直接损害,改善机体状况,为肝细胞的再生和疾病的恢复创造条件.在目前生物人工肝技术及肝细胞来源等问题未解决前,血浆置换术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重肝治疗措施.本文总结了我科1999年9月~2001年3月20例重肝患者44例次血浆置换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试将Roy适应模式用于管理护士职业压力:把护士看作是一个有适应能力的系统,从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三方面全面识别引起护士压力的压力源,并且从控制压力源,提高护士适应能力两方面来管理护士工作压力,从而促进护士对工作中各种应激源的适应性反应,消除不适应性反应.
作者:谭玉兰;宋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