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喻丽;邢璐;舒虹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婴幼儿血管瘤, 发病机制
摘要: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s)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研究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始动因素,作为多种靶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在调节肿瘤内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就HIF-1α的结构功能及其在IHs发病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强脉冲光联合调Q倍频Nd∶YAG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调Q倍频Nd∶YAG激光对雀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4例雀斑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强脉冲光联合调Q倍频Nd∶ YAG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次数为(1.74±0.33)次,少于对照组的(3.29±0.65)次,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1.28%,低于对照组的36.1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调Q倍频Nd-YAG激光治疗的复发率更低,满意度更好.

    作者:唐正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持续性宫颈高危型HPV(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病程1年的持续性宫颈HR-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ALA-PDT组30例,每周治疗1次,共3次;匹多莫德组患者30例,每日口服匹多莫德0.8g,连续用药60天;空白组30例,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均在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检测HPV结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ALA-PDT组有2例患者转阴(6.7%),匹多莫德组和空白组无阴转;第6个月ALA-PDT组有11例转阴(36.7%),匹多莫德组7例阴转(23.3%),空白组无阴转;第12个月ALA-PDT组有19例转阴(63.3%),匹多莫德组15例阴转(50%),空白组5例阴转(16.6%);第24个月ALA-PDT组有21例转阴(70%),匹多莫德组17例阴转(56.6%),空白组10例阴转(33.3%).ALA-PDT组转阴率均高于同期匹多莫德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氨基戊酸光动力可以推荐为清除宫颈持续性HR-HPV感染快速且安全有效的方法,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蔡微;郑礼宝;黄剑清;黄拯球;陈海晶;林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观察基于压疮风险因素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115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57例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8例参照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高风险患者予加强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压疮风险Braden评分及压疮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3月末Braden评分高于常规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及对应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压疮风险及发生率.

    作者:赵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IV唾液快检在口腔科门诊的现场应用及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就诊者HIV唾液快检接受度,HIV阳性检出率情况,分析检测结果.方法 为口腔科门诊就诊者提供免费的HIV唾液快检及问卷调查,计算其接受率,了解拒绝HIV唾液快检的原因,对阳性检测结果采血复查.结果 在816名就诊者中,有784名就诊者接受PITC服务并完成了HIV唾液快检,检测率为96.08%;拒绝HIV唾液快检主要原因近1个月内才检测过HIV、认为对他们提供HIV检测是对其一种冒犯、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感染HIV;接受了HIV唾液快检的就诊者中,阳性检出率为0.38%,假阳性率为0.51%;其中3例确证阳性者所患口腔疾病分别为口腔黏膜白斑、口腔念珠菌感染、牙髓炎;仅有的2例患有口腔癌的患者其HIV唾液快检结果均为假阳性,而患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对HIV唾液快检假阳性的影响较小.结论 HIV唾液快检由于其安全可靠、可以及时获取检测结果的特性使其在口腔科有很好的接受度,极大的推进了HIV检测,且口腔科HIV阳性检出率较高,口腔科医生需对出现艾滋病的口腔首发症状者加以重视,口腔癌容易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作者:高瑞芳;李世福;董文斌;任晶晶;杜孟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人群对HIV唾液快检态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既往HIV检测情况,唾液快检HIV检测意向及其支付意愿.方法 对128名注射吸毒人群(IDUs)、112名男男同性恋人群(MSM)、250名社区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为其提供HIV唾液快检.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IDUs人群和MSM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且有更多的机会以前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宣传,MSM人群具有较高的月均可支配收入和文化程度;三类人群普遍接受唾液快检,其主要原因是保密性好、无需采血、无需等待,而拒绝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唾液检测不可靠,信任采血检测;三类人群普遍认为唾液快检收费过高,但是MSM人群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更强.结论 HIV唾液快检由于其无需到医院和疾控采血且安全可靠、可以及时获取检测结果的特性可以保障HIV检测的可及性,可通过降低价格来推进HIV唾液快速检测的应用.

    作者:马懿;李世福;董文斌;杨绍华;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狼疮性脂膜炎伴发盘状红斑狼疮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新疆哈密人.右上肢起淡红色结节1年,于2016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右侧上臂出现三处甲盖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无痛痒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考虑为结节性红斑,给予口服激素及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治疗1月,有所好转后患者停药.此后常反复出现,患者发现结节数目逐渐增多,且逐渐形成凹陷.

    作者:王惠琳;乔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癜风合并银屑病斑秃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全身白斑20年,红斑鳞屑伴痒1年.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躯干出现白斑,边界清楚,无瘙痒及疼痛,初起未予重视,后皮损渐进性增多,自行外用药物未见缓解,1年前躯干出现红斑、鳞屑,伴明显瘙痒,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白癜风、银屑病”,予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未见缓解,发病来无咳嗽、咳痰、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今日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既往无外伤史,无皮炎、湿疹史,无鱼鳞病史,无家族遗传史,否认内分泌疾病史.

    作者:汪静莎;颜廷凯;方杰;揭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身心系统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身心系统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7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实验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身心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SAS、SDS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身心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的提高,改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部及门诊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痤疮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80例,应用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照射方法)和对照组(80例,应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痤疮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痤疮患者治疗前粉刺、囊肿和结节、丘疹以及脓疱等皮损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痤疮患者的粉刺、囊肿和结节、丘疹以及脓疱等皮损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疗效颇为理想.

    作者:吴红;李小萍;王方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依匹斯汀胶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IgE的影响

    目的 分析慢性湿疹患者应用依匹斯汀胶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依匹斯汀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IgE水平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湿疹患者,应用依匹斯汀胶囊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状态,减少病情复发.

    作者:常冠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模式在HIV感染初期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模式在HIV感染初期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择某地区艾滋病感染初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资料,均给予人文关怀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 HIV感染初期患者若伴随恐慌、焦虑、求生欲望低等心理状态,应加强对其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确保其严格依据医嘱用药,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史萌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病毒载量检测在WB法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诊断中病毒载量检测的应用价值,为制定新的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50例经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HIV抗体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将其标本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4周,再次获得血清标本进行WB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 随访后50例WB检测结果中共有21例阳性标本、27例阴性标本、2例不确定标本,分别有20例、0例、2例首次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大于检测限,分别有1例、27例、0例首次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小于检测限;病毒载量检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00%、95.24%、100.00%.结论 病毒载量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辅助诊断依据,此检测方法能及时发现窗口期感染者,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罗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苯酚嗪加重麻风反应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生于1989年3月,未婚,以“全身丘疹结节2年伴眉毛脱落”就诊,取背部皮损病理诊断为麻风,见图1、图2、图3、图4.以“界限类偏瘤型麻风、Ⅱ型麻风反应”入院,予多菌型MDT方案.治疗后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下肢浮肿、膝关节肿痛、结节性红斑等混合麻风反应,给予强的松40mg/d顿服,卧床休息,患肢制动.病情好转后强的松开始减量,30mg/d一直服用.2016年8月因“左上臂神经纤维瘤”在外院行切除术.术后无不适,继续化疗.此后每月服联合化疗药,开始几天神经肿胀疼痛、部分肢体肿痛、原结节性红斑活跃疼痛等反应急性发作.

    作者:沈娟;谭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原环境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7和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

    目的 探讨调节性T (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高原低压缺氧寒冷环境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中的表达变化特点.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37例新疆特殊环境下和40例非特殊环境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的水平.结果 高原组及非高原组PV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IL-17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原环境下的PV患者Th17/Treg明显高于非高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原组和非高原组PV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高原组与非高原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疆高原环境中和非高原环境中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及IL-17的表达增高同时伴随Treg细胞及TGF-β1表达降低,Th17、Treg细胞表达的异常可能参与新疆高原环境中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及进展.

    作者:王惠琳;孟继龙;李东晓;王铮;李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喜辽妥乳膏治疗婴幼儿冻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辽妥乳膏治疗婴幼儿冻疮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我院门诊婴幼儿冻疮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化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喜辽妥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乳膏,疗程2周,结束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辽妥乳膏治疗婴幼儿冻疮的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陈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护理管理精细化对麻风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麻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66例住院麻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常规管理和精细护理管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麻风SAS评分与SDS评分的改善情况及麻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精细化管理组3个月后SAS评分SDS评分改善度和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明显改善麻风住院患者抑郁、焦虑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王岩军;张云淑;郄永涛;沈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7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及睡眠受干扰程度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疼痛程度评分及睡眠受干扰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5天及10天后两组患者评分较入院时低,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其睡眠.

    作者:李利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用胶处理88例小儿面部皮肤裂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小儿面部皮肤裂伤应用医用胶处理与传统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8例面部皮肤裂伤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医用胶粘合)、对照组(传统清创缝合术)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1%、20.4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面部皮肤裂伤患儿采用医用胶粘合处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慧娟;李华丽;李可;翟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特应性皮炎患者90例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比较两组特应性皮炎治疗转归效果;红斑、瘙痒、烧灼感、刺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分值;用药安全特点.结果 观察组特应性皮炎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红斑、瘙痒、烧灼感、刺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分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分值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用药安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宝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红光照射治疗感染性皮肤病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皮肤病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为药物外敷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外敷基础上增加红光照射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复发率1.85%与对照组83.33%、12.96%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感染性皮肤病采用药物外敷治疗可缓解症状,增加红光照射治疗可促使症状快速消失,保证良好疗效,改善患者舒适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主管: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