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贤;李志坚;余剑兰;王佳;叶雪霞
目的 探究阿维A胶囊与喜炎平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96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擦给予阿维A胶囊及喜炎平联合治疗,时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皮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和对照组的72.92%比较显著更高(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皮损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 0.05).结论 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阿堆A胶囊及喜炎平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其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皮肤溃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伴有皮肤溃疡的患者120例,按照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的时间也有所缩短,同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换药的次数,缩短患者换药的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献梅;李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因颜面部丘疹2月余,2016年7月20日至门诊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粟粒样丘疹,无自觉症状,后丘疹逐渐增多,尤面部中央为甚.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否认结核病患者接触史.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脏、肺均正常.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粟粒性丘疹,色降红,高出皮面,质柔软,以眼下及鼻旁为甚,部分丘疹融合.玻片压丘疹成苹果酱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显示(2016年07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送检组织符合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改变.患者曾至多家医院就诊,口服雷公藤、外用曲咪新乳膏等,效果不佳,遂至本院门诊就诊.2016年7月21日自拟消毒饮加减(组成: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丹参15g、紫草15g、皂角刺9g、白芷9g等)水煎服,1剂/d.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老鹳草乳膏,均2次/d,治疗4个月,效果不佳.2016年12月1日停中药汤剂,给予火针治疗,1次/周,配合外用复方黄柏液,2次/d.火针施针方法:首先局部皮肤75%乙醇消毒,医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针,将针尖端在酒精灯上烧红后迅速点刺结节、丘疹,每烧1次刺人1次,点刺的深度达表皮深层,针刺完毕,挤出结节内容物,多为血性.嘱咐患者治疗24h内保持创面干燥,饮食清淡,调畅情志.经治疗14次以后,丘疹基本全部消退,留有凹陷性瘢痕.
作者:葛晓;赵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儿童金黄色葡菌球菌烫伤样综合征(SSSS)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相关要点.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住院部36例SSSS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抗生素、激素及血浆等治疗,联合系统全面的护理路径.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3~5)天后皮损明显消退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对原发疾患或诱发因素进行巩固治疗后,平均(7.5±2.0)天均康复出院,无严重感染及不良临床事件发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 对于SSSS儿童患者,个体化选择抗生素早期治疗,适当联合激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病情,并且诊疗过程中系统、全面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延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及门诊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依巴斯丁、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孕产妇(观察组)和正常分娩孕产妇(对照组)各29例,检查性病孕产妇的宫颈分泌物,具体指标包括梅毒、HIV、尖锐湿疣、假丝酵母菌及解脲支原体.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早产率为24.14%,胎膜早破率为37.93%、褥疮感染27.59%、新生儿窒息20.69%、产后出血概率24.14%;对照组的早产率为3.45%,胎膜早破率为13.79%、压疮感染6.90%、新生儿窒息6.90%、产后出血概率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极易感染性传播疾病,通常伴有混合感染,影响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朱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红皮病是一种累及全身或90%以上体表面积,以弥漫性红斑、不同程度脱屑为主要表现的严重皮肤病[1].由多种原因引起,常伴有全身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临床上诊断红皮病容易,但确定病因较为困难,需依靠临床评估.红皮病在婴幼儿和儿童患者中罕见,红皮病表现可能是一系列广泛的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的临床特征,这些疾病包括感染、炎症性皮肤病、鱼鳞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2].本文仅讨论成人红皮病的诊断思路.
作者:江燕云;晋红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妇会阴侧切术后皮肤感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产科行会阴侧切术后发生感染的产妇92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行会阴侧切术但未发生感染的产妇92例设为未感染组,分析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原因.结果 感染组原发感染16例(17.4%),术中出血量(65.8±6.2)ml,高血压10例(10.8%),糖尿病14例(15.2%),胎膜早破18例(19.6%).未感染组原发感染2例(2.2%),术中出血量(43.6±3.5)ml,高血压1例(1.1%),糖尿病3例(3.3%),胎膜早破5例(5.4%).两组原发感染、术中出血量、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感染、术中出血量、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是导致会阴侧切术后发生感染的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应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亚辉;崔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的23例脑外伤并发失禁性皮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出现脑外伤患者出现失禁症状而未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具体危险因素,从而找出降低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结果 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与失禁性皮炎发病率无相关性,排便次数增多、水样便、血清清蛋白低、未应用皮肤黏膜保护剂是其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后,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未发生失禁性皮炎患者无继发情况发生.结论 为脑外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告知其家属保持会阴部干燥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加强营养供给,并给予预防性涂抹黏膜保护剂能够降低并发失禁性皮炎的风险.
作者:李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到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所有行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集了420例皮肤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单发皮肤恶性肿瘤395例,同一患者患多个皮肤恶性肿瘤25例,基底细胞癌(BCC)仍为云南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BCC、鳞状细胞癌(SCC)好发头面颈部;恶性黑色素瘤(CMM)好发于四肢末端;Bowen病发病部位可遍及全身;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老年群体,就诊高峰年龄在(61~70)岁,70岁以后有下降趋势;此次研究病例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普遍不高,需提高对可疑癌变皮损的认识,积极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论 云南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较国内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对深入进行皮肤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及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晓芳;蔡梅;熊臻;周晓鸿;李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程序化护理在呼吸内科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存在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88例为样本,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程序化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压疮高危因素患者,在皮肤护理中采取压疮程序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静;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血疗法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自血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辩证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42/44)与对照组79.55%(35/44)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 采用自血疗法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海新云;秦小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1],是常见的医源性疾病,麻疹发疹型药疹是常见的药疹类型,常泛发全身.氨溴特罗口服液具有抗感染、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抗生素疗效的作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2].笔者收治1例小儿呼吸道疾病患者在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后发生麻疹发疹型药疹,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畅;白丽萍;刘思远;尚颖;庞迪;王欣明;张博;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实施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痊愈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小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8例患者的常规血尿便检验、细菌培养、肿瘤标记物检验、梅毒抗体检验、风湿三项检验等均正常.8例患者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成熟浆细胞浸润,未见核丝分裂象,有2例患者可见真皮血管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验显示7例患者的浆细胞表达CD138、CD38、CD79a阳性,CD20阴性.6例患者的κ与λ轻链表达比例近似1∶1,IgG强阳性.8例患者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成熟浆细胞存在中度增生,无恶变.结论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病理形态学以浆细胞浸润为主,应尽早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早期确诊治疗.
作者:冯盼盼;王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用两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对182份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灵活应用.方法 对2017年1至2017年12月大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采集的182份血清分别采用胶体硒法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抗体检测,计算阳性数、阳性率及假阳性,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初次检测中胶体硒法的阳性率1.64%(3/182),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1.10%(2/182),复检试验后胶体硒法的阳性率1.10%(2/182),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1.10%(2/182),胶体硒法假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的182份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过程中发现,采用胶体硒法的假阳性高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这两种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尤其在突发事件或急诊患者应以快速度检测HIV抗体且大限度的提高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蔡益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6年3月~2017年7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术期所用护理方式分组:56例应用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6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鉴.
作者:张金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乳膏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皮肤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卡泊三醇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观察对比组间VIDA评分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VIDA评分和SF-36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IDA评分为(43.1±2.9)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89.1±10.3)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卡泊三醇乳膏联合高能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续利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96例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柴葛解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实行柴葛解肌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儿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郑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抗体、致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47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总IgE阳性72.5%(345/476),血清总IgE水平(32~487) IU/ml,平均(284±91) IU/ml.总IgE阳性中sIgE阳性种数分别为1种38.3%(132/345)、2种34.8似120/345)、2种及以上27.0%(93/345).湿疹的蟑螂过敏率高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尘螨过敏率低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皮肤痛患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为过敏性皮肤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