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胡芝英;竺华琼;朱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 心理干预, 心理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临床预后有影晌的心理障碍脑卒中患者67例,对入院治疗至出院后1年内经心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心理上的各种步骤干预后,心理康复总有效率达98%,显效率达67%.讨论:有效心理干预能促使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明显下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两对半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在186例患者中,用ELISA法测得HBsAg阳性125例,HBsAb阳性35例,BeAg阳性48例,HBeAb阳性56例,HBcAb阳性134例, TRFIA法测得HBsAg阳性127例, HBsAb阳性38例, HBeAg阳性49例, HBeAb阳性51例, HBcAb阳性130例,结果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预防性筛查,乙肝两对半型定性检测可以满足要求,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特异性和动态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能为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并为接种乙肝疫苗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单纯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术前的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具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可稳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吴敏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护理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作者:李喜青;丁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常见原因的分析

    近年来,从受理及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看,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率占鉴定总数比率较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能为增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家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湖北恩施地区土家医蛇伤药用药特色初探

    土家族医学是祖国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擅长于蛇伤、虫伤和骨伤等特殊疗法.本文对湖北恩施地区土家医关于蛇伤治疗的方药及其特色进行了简要探讨.

    作者:冉彪;程楷;周畅;陆明军;黄秀娟;姚旭;付立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复方蒲公英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目的:观察中药蒲公英提取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前者用蒲公英提取液灌肠,后者用柳氮磺胺毗绽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蒲公英灌提取液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患者根据其病变的严重程度,涂抹卤米松乳膏于患处,每日1~2次;用药4周后判断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9.42%,有效率为85.51%,复发率为18.84%.结论: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刚;贾叙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味桃核承气汤不同提取方法大鼠含药血清对糖尿病VSMC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加味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本方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以RI诱导VSMC增殖,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各组在各细周期的DNA含量比较,总体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美迪康组细胞凋亡少;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细胞凋亡较多.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促进凋亡作用(Sub-G0期)较加味桃核承气汤全方组显著(P<0.01).结论:促进糖尿病VSMC凋亡的药物有效成分,更大的可能存在于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当中.在促进糖尿病VSCM凋亡的机制方面,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均可能与G0/G1、G2M期阻滞有关.

    作者:王志高;李赛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从举证责任倒置角度来规范医疗文件的书写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民事案件正逐年增多,而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又强调了医院在医疗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因此,从举证责任倒置角度来规范医疗文件的书写是医院医疗管理的崭新课题.

    作者:王昕;包春辉;柴晶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我院2008年痰、尿、血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对2008年我院痰、尿、血细菌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用手工法和美国BD公司BBL-CRYS ENF 鉴定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2008年从痰、尿、血病原菌数1889株,检测标本总数4538株,检出率41.63%,革兰氏阳性菌446株,革兰氏阴性菌1439株,酵母样真菌5株.结论:我院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超过了非发酵菌,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孙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第4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合理应用.方法:探讨四代喹诺酮的优点、临床应用和注意.结果: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较长,抗菌谱更广,抗菌能力更强,抗菌后效应更长.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川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应规范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许学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液质控物在实验室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全血质控物比单一质控品能提供更多的参数,现多采用全血质控物.全血质控物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及处理过程,不同类型的血液分析仪由于其测定原理、试剂、校准品等测定系统不同,所以在不同仪器上出现不同的测定结果,有的检测项目全省检测均值与给定参考值差别较大(如WBC),检测成绩也较单一质控物差,本文对血液质控物在实验室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兰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80例酒后脑外伤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酒后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存活76例,存活率为95.0%,死亡4例,死亡率为5.0%;患者住院时间4~75d,平均36d.出院时按GOS 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恢复良好56例,中残1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晚期脑疝2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院后继续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植物生存状态患者于出院后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7例中残患者出院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酒后脑外伤患者应全面诊断,及时救治,防止酒精作用导致的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长春;邹勤;杨海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68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剔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和行开腹卵巢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宫颈糜烂妇女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术后8周开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能达到100%,轻度糜烂的痊愈率也可以达到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非常好,且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治疗.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水平.

    作者:郝临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门诊治疗室的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对于一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的语言和态度既可以给患者带来希望和信任,也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因此护士应采用一些沟通的技巧如仪表语言及优质服务等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焦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100份2009年1~5月本院收治患者血清标本的HBVM,同时与ELISA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00例血清标本中,除HBsAg和抗-HBe检测结果MEIA法和ELISA法差异有显著性(P <0.05)外,其它单个HBV-M项目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品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症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而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凶险,死亡率高达50%[1].近年来在对重症胰腺炎病人治疗过程中,我们配合医生进行细心监护,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素珍;李守芳;高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观察

    尿潴留是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常见于产妇精神紧张,分娩时产程延长、产时麻醉剂的应用、产时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使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经断裂等原因.

    作者:彭纪临;李祖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