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7-8517
  • 国内刊号:53-1102/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云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64-56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年18期文献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临床预后有影晌的心理障碍脑卒中患者67例,对入院治疗至出院后1年内经心理干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心理上的各种步骤干预后,心理康复总有效率达98%,显效率达67%.讨论:有效心理干预能促使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明显下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胡芝英;竺华琼;朱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娩是一个准妈妈的必须的过程,虽然有着身为人母的喜悦,但是对分娩过程所带来的痛苦也心有畏惧.产前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让孕妇对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有正确认识,了解剖腹产的缺点,不滥用不迷信剖腹产,进行正常分娩更有利于胎儿和母亲.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骨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包括: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康复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护士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率.

    作者:陶望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及其配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136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3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地配合,熟悉手术护理要点及特殊器械的应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意外的防护,术后正确转运、搬动病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病人教育是心力衰竭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心力衰竭病人为适应慢性病情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需要不断接受健康教育.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几例心力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门诊随访,实施健康教育,监测其病况,观察药物疗效和心功能指标.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和体会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使未发生糖尿病者防止发生糖尿病,使已患糖尿病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单纯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术前的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具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手术室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综合干预可稳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吴敏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儿童颈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护理

    目前皮肤扩张术已成为公认的一项整形外科技术[1].由于扩张皮瓣对头面颈部等处软组织的修复优于游高植皮、皮瓣移植等其它方法[2].它有与受区色、质地、厚度相近的充裕皮肤,修复组织缺损不产生新的供区痕迹.

    作者:韦金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内科老年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心理实行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病人疾病康复.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组织与管理,缩短了有效控制病情的时间,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方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去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结论:恰当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亲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12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对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感到自己受尊重、受重视,以增加她们的信心,把顾虑、恐惧的心情转移到积极的行为中.

    作者:覃秀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会厌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会厌炎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5月25例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与内科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视急性会厌炎,恰当处置患者,密切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志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症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而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凶险,死亡率高达50%[1].近年来在对重症胰腺炎病人治疗过程中,我们配合医生进行细心监护,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素珍;李守芳;高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静脉穿刺成功率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准确的静脉穿刺可以及时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护理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作者:李喜青;丁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红外线灯照射对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红外线灯照射在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疼痛的早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20例需静脉滴注甘露醇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红外线灯照射前先预热5mim,灯与皮肤距离为25~35cm.待静脉穿刺好以后,从输液过程一开始,病人还未出现疼痛、麻木的症状时给予照射红外线,至甘露醇完全进入血管后止.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只有在病人诉疼痛时予40℃温湿毛巾外敷.采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结论:红外线灯照射可减轻静脉输入甘露醇引起的疼痛,减少药物性静脉炎发生.

    作者:刘玉莲;谢冬群;李辉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6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舒适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外伤并发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外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同样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它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癫痫发作时的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秦健秀;蒲晓波;杨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提高护士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的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董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肿瘤患者化疗后IV骨髓抑制的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化疗逐渐发展成熟,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引起的IV骨髓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进一步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近2年来,IV骨髓抑制的患者共15例,经积极质量和综合护理,平均一周白细胞恢复正常.

    作者:白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析急诊病人的抢救观察及护理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急诊护理质量亟待提高.文章分析了急诊医护人员对病人如何抢救观察,提出了急诊护理的对策.

    作者:汪素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实施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对45例孕产妇进行围产期心理护理,评定心理干预组产妇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及悲观状况,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缓解孕产妇心理压力,有助于孕产妇生产.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水平.

    作者:郝临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风病人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急诊30例中风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25例,2例途中死亡;3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卢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颈椎损伤哈罗氏支架外固定术后护理

    颈椎损伤按解剖可分为上颈椎损伤和下颈椎损伤,按稳定程度又可分为稳定性损务和非稳定性损伤.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这就使这些患者成了终身依赖血透来延续生命的特殊群体.本文提出了维持性血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恐惧,焦虑,忧郁,怀疑等不良心理反应,旨在探讨血透室护士应实施的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黄晓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饮食宣教对防止肝硬化复发的作用

    目的:了解饮食宣教在防止肝硬化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住院期内和出院后1年内的追踪调查,了解饮食宣教对防止肝硬化复发的作用.结果:能理解重视饮食宣教内容并执行者22例,复发的5例;能理解但不坚持执行者34例,复发的14例;不理解饮食宣教,不执行者30例,复发的16例.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宣教,并督促患者执行,能有效减少肝硬化的复发.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便秘的病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讨论脑卒中后便秘发生的原因,并对因进行综合护理与饮食指导,防治便秘的发生.方法:对62例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原因,并给与穴位按摩,并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护理与饮食指导.结果:62例便秘中,22例未用泻药,建立正常排便,28例仅用一次开塞露通便后便建立正常排便.2例需长期服润肠通便药.结论:脑卒中后便秘.通过穴位按摩,综合护理和合理饮食,可防治便秘发生,减少泻药的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门诊治疗室的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对于一个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护士的语言和态度既可以给患者带来希望和信任,也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因此护士应采用一些沟通的技巧如仪表语言及优质服务等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焦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丹归化瘀分散片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丹归化瘀分散片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了各辅料的用量.结果:确定了以微晶纤维素40% PH-101为填充剂、35% PVPPXL-10为崩解剂、3%PVPK30溶液为黏合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的分散片处方.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可行,崩解快,分散均匀性好.

    作者:徐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味桃核承气汤不同提取方法大鼠含药血清对糖尿病VSMC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加味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本方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以RI诱导VSMC增殖,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各组在各细周期的DNA含量比较,总体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美迪康组细胞凋亡少;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细胞凋亡较多.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促进凋亡作用(Sub-G0期)较加味桃核承气汤全方组显著(P<0.01).结论:促进糖尿病VSMC凋亡的药物有效成分,更大的可能存在于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当中.在促进糖尿病VSCM凋亡的机制方面,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均可能与G0/G1、G2M期阻滞有关.

    作者:王志高;李赛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美洛西林钠在转化糖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25℃下8h内,美洛西林钠与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美洛西林含量,并观察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在1h内较稳定.结论:美洛西林可以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张东红;朱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胖大海多糖研究进展

    概述胖大海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方法及多糖的组成,并简要介绍胖大海在保健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翠霞;郑永飞;李丽丽;卫欢;王伟璇;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液质控物在实验室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全血质控物比单一质控品能提供更多的参数,现多采用全血质控物.全血质控物要经过一定的工艺及处理过程,不同类型的血液分析仪由于其测定原理、试剂、校准品等测定系统不同,所以在不同仪器上出现不同的测定结果,有的检测项目全省检测均值与给定参考值差别较大(如WBC),检测成绩也较单一质控物差,本文对血液质控物在实验室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兰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和新型抗Hp药物左氧氟沙星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形部溃疡(DU)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08例,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用药,治疗1周,其中51例疗程结束,其余57例继续单用埃索美拉唑3周,疗程共4周;对照1组106例,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用药,治疗1周.结果:实验组的1周疗程和4周疗程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Hp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1周疗程和4周疗程比较,两种疗程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用药1周治疗Hp阳性的DU,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

    作者:谢振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节段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

    目的:总结和介绍多节段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实用性.方法:应用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平均随访1年零6个月.结果:优良率90%.结论: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满意疗效,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不需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

    作者:贺绍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68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剔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和行开腹卵巢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病30例

    慢性牙周病是由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病症,细菌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细菌就不会发生牙周病.

    作者:张维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药炮制的思考

    本文对中药炮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完善中药炮制的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作者:肖庆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总结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7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78例中行剖宫产术51例,阴道分娩27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共80例(双胎2例).结论:只有做好对普及孕产妇的保健知识,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及各种并发症,才能真正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

    作者:周金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企业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的:探讨企业健康管理对工作人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对2006年~2009年在我院体检的42569名企业员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20年来我国各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569名企业体检人员中,血压偏高10640例(25%),高血脂8514例(20%),高血糖2554例(6%),高尿酸血症4257例(10%),体重超重12770例(30%);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工作人员心血管以及代谢性等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加强企业健康管理,对预防企业工作人员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效果为36例患者39例患足中,优22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解剖复位比较满意,固定可靠,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得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治疗组合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lOOml和甲硝唑lOOml静脉滴注,l天2次,连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给予康妇消炎栓直肠上药,每晚睡前上药1枚,1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4例中痊愈16例,显效2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54例中,痊愈6例,显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抗菌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易孝冬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100份2009年1~5月本院收治患者血清标本的HBVM,同时与ELISA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00例血清标本中,除HBsAg和抗-HBe检测结果MEIA法和ELISA法差异有显著性(P <0.05)外,其它单个HBV-M项目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品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我院2008年痰、尿、血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对2008年我院痰、尿、血细菌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用手工法和美国BD公司BBL-CRYS ENF 鉴定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2008年从痰、尿、血病原菌数1889株,检测标本总数4538株,检出率41.63%,革兰氏阳性菌446株,革兰氏阴性菌1439株,酵母样真菌5株.结论:我院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超过了非发酵菌,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孙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强管理,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其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加强管理、减少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非常重要.笔者分析了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防止调剂差错的管理措施.

    作者:高凤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高素质医学研究生人才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与精髓,是培养医学研究生人才的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研究生实际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条主线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培养知识渊博、能力出众、思想进步、素质全面的创新型医学帅才.

    作者:孟佳;杨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醒脑静治疗酒精中毒25例

    选择酒精中毒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其中男16例,女9例,患者先给予必要的常规治疗,包括洗胃,补液,高渗糖,补充大量维生素等.醒脑静与同期未用醒脑静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全部病例均有明确酗酒史,并排除其它神经、精神疾患,患者均有神志改变,其他症状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头晕、言语含糊不清.

    作者:曹小川;胡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宫颈糜烂妇女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术后8周开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能达到100%,轻度糜烂的痊愈率也可以达到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非常好,且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治疗.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Pilon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Pilon骨折并发症多,病残率高,是富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近年来Pilon骨折治疗观念不断更新,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综述了其分型、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面的进展,提出术前必须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而完善的治疗方案,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以获得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作者:骆锦强;袁权华;陈振宇;钟巍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8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手法整复闭合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8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40天~3个月随访,结果优48例,良27例,差6例,优良率达92.6%.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在符合适应证前提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赵宇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5例结核性胸水患者检查分析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出现的渗出性胸膜炎性病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见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性病变或者在胸水肿找到结核杆菌.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外科使用抗菌药现状分析

    通过对外科使用抗菌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外科使用抗菌药时,预防性用药不应超过48小时;治疗性用药时针对某种细菌或真菌并对某药敏感而使用.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减少预防性用药,有效使用治疗性用药.但是在外科抗菌药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医院管理部门的监督引导以及加强医生本身对合理使用外科抗菌药的学习.

    作者:钱少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蒙医药治疗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蒙医理论称本病为心刺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作者:包海霞;郭秀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马鞭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抗炎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结果:马鞭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王振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少数民族(哈萨克族)256例早产相关因素分析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止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和发病率的关键[1].新疆阿勒泰地处西北边陲,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为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地区,其中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哈萨克族民族占多数,农牧民居住分散.

    作者:丽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湖北恩施地区土家医蛇伤药用药特色初探

    土家族医学是祖国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擅长于蛇伤、虫伤和骨伤等特殊疗法.本文对湖北恩施地区土家医关于蛇伤治疗的方药及其特色进行了简要探讨.

    作者:冉彪;程楷;周畅;陆明军;黄秀娟;姚旭;付立成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1例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性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肝硬化是常见病,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率为100(25~400)/10万,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1].

    作者:白国军;郭艳玲;包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卫生、道生等.养生可以增进机体健康,促进人的寿命的增长,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比较现代医学而言,传统医学中的中医养生方法更丰富,更具体,现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洪然;张秋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B超检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对肝脏的损伤性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B超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对125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 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不同病程及服药时间、年龄段、性别、疾病类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B超检查阳性率28.0%,其中脂肪肝发生率24.7%占阳性率的88.1%;年老、病程及服药时间长的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明显高于年轻、病程及服药时间较短的患者(P均<0.05);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极易出现药源性脏器损伤,尤以肝脏为显著.应定期检查,及时防治.

    作者:李奉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5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患者,均采用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修补术,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5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采用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治疗,瘘口<4mm的患者19例,16例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84.2%.瘘口>4mm的患者16例,14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87.5%.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手术治疗要根据瘘口大小、数量、位置及局部条件严格掌握各种手术指征,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唐仕忠;范霞;易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一起伤寒疫情爆发的实验室检测报告

    2005年9月,牡丹江某监狱爆发伤寒疫情,监狱医院共收治不明原因发热腹泻患者94人,主要症状为发热38~40℃、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肝脾肿大、玫瑰疹等,有2人肠穿孔.

    作者:陈永泓;裘静霞;吴双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药师在药物的合理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药师的充分参与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作者:王新美;雷雅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0例残疾儿童因癫痫导致家庭寄养安置中断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适宜在机构还是家庭寄养.方法: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以来,至今共有210名孤残儿童寄养到家庭,其中癫痫儿童20名,对其寄养效果进行追逐观察.结果:家庭寄养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癫痫儿童寄养陆续中断.结论: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不适宜予癫痫儿.

    作者:刘淑珍;李良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如能及时诊治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明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的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而检验工作人员与临床沟通不择,可能会导致很多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发生,本人结合我院实际工作,谈谈检验工作者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的重要性.

    作者:蒿会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锁定钢板治疗58例股胫骨干骺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ocked plate)治疗股骨干骺端、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骺端、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9~18周,平均13周.按骨科临床评价标准,优37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5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药物配合治疗后愈合.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股、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晓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肺癌的肺外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以肺外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综合分析40例以肺外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等关系.结果:以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①以组织学分型: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多于鳞癌.②以大体标本分型:周围型肺癌多于中央型肺癌.结论:充分认识以肺外首发症状为表现的肺癌,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杜华文;李刘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联合行无痛人工流产

    目的:探讨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5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症的孕妇随机分成2组,A组55例,术前1小时宫颈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片,术前消毒后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并用浸透药液的棉签插入宫颈2min后取出手术;B组50例,不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孕妇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情况和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结果:A组孕妇术中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明显优于B组(P均<0.01),RAA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2组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前宫颈内放置米索前列醇、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宫颈软化、扩张、术中疼痛减轻有显著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丁敏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循环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实践的体会

    临床教学,通过实习,医学生学会运用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并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心血管内科专业因病种多、病情危重、体格检查比较复杂抽象,而此时学生对诊断学的知识有所生疏,加上实习时间较短,使很多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如何带好临床实习学生值得带教老师的深入探讨.我们在心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作者:张望强;柴睿;杨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32例

    目的:回顾性总结33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取头高左倾卧位,选择右肋缘下2㎝与肋缘平行的斜切口大约4~5㎝,直视下行胆囊切除,胆囊床电凝钩分离,皮肤采用皮内缝合.结果:316例小切口顺利完成手术.16例延长切口完成手术,256例病人术后不用镇痛剂,平均住院时间5.2天,1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经更换敷料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减少组织损伤、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改善切口外观,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子跃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第4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合理应用.方法:探讨四代喹诺酮的优点、临床应用和注意.结果: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较长,抗菌谱更广,抗菌能力更强,抗菌后效应更长.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川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应规范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许学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管微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管微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早孕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程超导可视引导下进行微管微创人流术.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进行微管微创人流术.结果:全程超导可视微管微创人流术比常规微管微创人流术手术时间提前、人流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漏诊及人流不全,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超导可视引导下的微管微创人流术具有直观性,大限度的减少了孕早期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具有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高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治疗方法是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镇静治疗,即: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静滴,1次/日;维生素B1 注射液100m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1次/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口服,2次/日;艾司唑仑片1mg~2mg(睡眠尚可或稍差给1mg,睡眠较差或很差者给2mg),口服,每晚睡前服.对照组50例,治疗除不用镇静药艾司唑仑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0%.2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镇静类药物(由于艾司唑仑有其突出的优点,建议在选用镇静类药时选用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蒙慧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观察

    尿潴留是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常见于产妇精神紧张,分娩时产程延长、产时麻醉剂的应用、产时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使支配排尿反射的神经断裂等原因.

    作者:彭纪临;李祖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草药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56例玫瑰糠疹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草药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把15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单用中草药组方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替利嗪10mg,qd,阿昔洛韦片0.2,q4h,外用肤轻松软膏.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定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68.4%,治疗组治愈率大于对照组的治愈率.结论:中草药组方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显著,见效快,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学青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对15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B超检查具有捕获图像清晰、准确、快速的特点,对不典型、未破裂、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可获得早期诊断.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当前简便、无创性的诊断技术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潘梅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早产儿呼吸暂停4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早产可能原因以及出生后并发症.本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或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5d后,症状改善,呼吸暂停停止发作,41例早产儿待肺炎治愈后出院,无复发者;4例病例其肺炎未治愈出院后再度发作呼吸暂停,治愈率为91.1%.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要及时诊断,并针对具体临床情况早期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江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茵莲清肝合剂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服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茵莲清肝合剂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茵莲清肝合剂治疗5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患者,对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脏B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治愈4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6.3%.结论:茵莲清肝合剂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有效,尤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其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段宏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心血管内科诊断学的教学体会

    诊断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也是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基本的临床技能之一.在心血管内科诊断学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注意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临床见习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多交流,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谭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心理紧张与局麻拔牙镇痛不全和晕厥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紧张与局麻拔牙镇痛不全和晕厥之间的关系.方法:局麻拔牙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作出判断标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4018例成人局麻拔牙病例中,因心理紧张出现痛觉过敏20例(占0.5%),假性疼痛80例(占2%).发生情绪性晕厥28例(占0.7%).结论:心理紧张与局麻拔牙镇痛不全和晕厥有直接关系,发生率女性多于男性.情绪性晕厥在每次拔牙中均发生的患者常有家庭史.

    作者:白忠诚;储忠强;梁守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配美托洛尔及中药汤剂纠正高血压、肾功衰例析

    采用生化检查肾功,治疗前后对比,以达显著改善,恢复正常.

    作者:刘石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复方蒲公英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目的:观察中药蒲公英提取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前者用蒲公英提取液灌肠,后者用柳氮磺胺毗绽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蒲公英灌提取液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洪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药调平康片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中药调平康片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了研究.

    作者:曲曼古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性肾脏病病因与中医治疗初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发病率不断攀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糖尿病性肾脏病病因与治疗.

    作者:袁培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密、贵重、高科技的手术仪器设备引入手术室,如何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保证各种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转,并把损耗程度降至低水平,成为手术室管理重点之一.

    作者:岳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

    目的:介绍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足第二趾胫侧瓣,为手指掌侧缺损,拇指、示指、中指或环指共30例.结果:手术成功29例,失败1例,成功率96.6%.随访发现,患者均能用手指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手工操作,对手指的外形也比较满意.结论: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比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掌侧缺损从外观及功能上较佳.

    作者:王义平;梁海;刘瑞祥;陈斯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深入了解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调查,并对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确诊为咬合创伤性牙髓炎39例,所有患者均可检查到明显的咬合创伤,治疗包括单纯调后缓解14例,行根管治疗等牙髓治疗28例题.结论:通过对39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调查提出,咬合创伤在临床可引起牙髓炎或急性牙髓反应.应重视对咬合的调整,以期预防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发生.咬合调整应成为口腔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广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辨证给予咳喘Ⅰ~Ⅳ号方,通过比较中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支原体肺炎在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佐以咳喘Ⅰ~Ⅳ号方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阿奇霉素毒副反应.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推拿治疗小儿疳积40例

    疳积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两者发病程度不同,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小儿.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用推拿治疗疳积,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50例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骨外科2005年~2008年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0例患者均未发生锁骨下动脉、静脉、神经和胸膜损伤,术后3~5天肿胀消退,切口愈合愈合良好.住院时间7~15天,平均l2.0±2.5天.随访6个月~1年,无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肩部功能恢复良好.按照疗效评定标准,优30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90%.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术中出血少,内固定牢固,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波;李静;程宏波;杨洪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其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单独的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P<0.05);通过临床疗效的评价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析医疗器械二维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本文在分析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相关理路基础上,对于利用单片机开发步进电动机二维速度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就整个系统设计中硬件和软件相关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实现电机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失步现象,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重复定位性好.

    作者:栾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析基层医院宣传工作的策略

    医院宣传作为新形势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种策略,不仅能直接吸引病源、增加经济效益,更能积累医院无形资产,创造社会效益,对于基层医院良好公共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医院宣传策略的许多问题都还在进一步探讨中,讲究宣传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医院品牌、树立医院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不仅是新形式下医院宣传工作的主题,也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和群众的需要.

    作者:王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规范医疗行为规避医疗风险

    医疗工作技术含量高、风险大、责任性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谨小慎微,规范行为,加强沟通,完备手续,才能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卢世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关于南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目的:针对南溪县2005年至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研,了解其现状、目前取得的成绩,寻找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2005年至2008年新农合各项情况纵览及比较分析,进行农村医疗保险调查问卷后总体分析.结果及结论:根据上述方法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目前取得的成绩,寻找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王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率为56%,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小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4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5.00%,具有显著差异(χ2=4.2857,P<0.05,见表1);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4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率>女性,高发年龄为21~40年龄段的青壮年人,中药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滴给药途径.结论:应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服务的全过程.

    作者:项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乙肝两对半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在186例患者中,用ELISA法测得HBsAg阳性125例,HBsAb阳性35例,BeAg阳性48例,HBeAb阳性56例,HBcAb阳性134例, TRFIA法测得HBsAg阳性127例, HBsAb阳性38例, HBeAg阳性49例, HBeAb阳性51例, HBcAb阳性130例,结果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预防性筛查,乙肝两对半型定性检测可以满足要求,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特异性和动态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能为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并为接种乙肝疫苗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博利康尼、沐舒坦、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9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博利康尼、沐舒坦、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7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氟美松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博利康尼、沐舒坦、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好疗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用药期间副作用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博利康尼、沐舒坦、普米克令舒物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桂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进展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发病初期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且伴有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并产生畸形.其病变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到膝关节软骨,还涉及半月板、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中医中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作者:陈兴满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常见原因的分析

    近年来,从受理及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看,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率占鉴定总数比率较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能为增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家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从举证责任倒置角度来规范医疗文件的书写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民事案件正逐年增多,而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又强调了医院在医疗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因此,从举证责任倒置角度来规范医疗文件的书写是医院医疗管理的崭新课题.

    作者:王昕;包春辉;柴晶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等.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特征,如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等.本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与饮酒史长短有关,故应大力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早期戒酒和对症治疗.

    作者:宋良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患者根据其病变的严重程度,涂抹卤米松乳膏于患处,每日1~2次;用药4周后判断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9.42%,有效率为85.51%,复发率为18.84%.结论: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刚;贾叙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5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1月~2008年11月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5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质治疗方法.50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行分流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46例;脑室-心房分流术4例,修正手8例.结果:29例基本痊愈,17例明显好转,4例出现分流管堵塞,行二次手术后病情好转.结论:外伤性脑积水是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要及早诊断及时处理,要选择合适的分流手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廖颂明;江焕新;左德献;沈伟俊;王海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盲目超声检查导致误诊一例

    男性,45岁.因上腹阵发性绞痛8~9小时就诊.体检:上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6×109/L,中性细胞0.84.尿蛋白微量,红细胞、白细胞偶见/高倍.泌尿系B型超声:左肾集合系统显示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超声诊断:左肾轻度积水,左输尿管结石不除外.静脉肾盂造影:左肾自上肾盏内侧造影剂外溢,内缘达肾门包膜下,外缘至肾盂,约5.5×1.5cm2,肾盂受压.X线诊断:左肾周囊肿.因体检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s征(+).超声检查胆囊,发现胆囊增大伴炎性改变,胆囊内多枚结石.后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讨论:急腹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发,有时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影像检查则对多数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但任何影像检查,均需影像科医师依据影像检查征象,结合临床病史、体征,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孙卫伟;李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奥美拉唑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罗胜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子宫全切术后补钾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及时进行补钾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d,每日根据血钾值、体重、尿量等决定手术后钾的用量.对照组不予补钾.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全切术后病人及时补钾,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早日恢复,避免肠麻痹所致的腹胀,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才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37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3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均行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37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结果:除2耳未能清除胆脂瘤基质,其余35耳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患者于术后14天内眩晕缓解.术后纯音测听骨导平均阈值,19耳与术前相同,10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8耳未作术后纯音测听.3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瘘管实验和高分辨率CT有助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正确诊断;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彻底清除病灶或二期手术.

    作者:韦福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80例酒后脑外伤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酒后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存活76例,存活率为95.0%,死亡4例,死亡率为5.0%;患者住院时间4~75d,平均36d.出院时按GOS 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恢复良好56例,中残1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晚期脑疝2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院后继续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植物生存状态患者于出院后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7例中残患者出院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酒后脑外伤患者应全面诊断,及时救治,防止酒精作用导致的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长春;邹勤;杨海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髋关节聚乙烯髋臼内衬的存放时间与体内磨损的关系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聚乙烯髋臼内衬的存放时间与体内磨损的关系.方法:测182例在空气中用γ射线消毒过的聚乙烯内衬的存放时间和临床磨损关系.真实磨损率由计算机辅助通过系列摄片显示股骨头位移计算得出.平均随访7.6年.存放时间平均为13.8个月,其中92%内衬的存放时间小于3年.结果:据分析显示存放时间同真实磨损率之间没有相关性(r2=0.003;P=0.60).结论:放时间小于3年的传统聚乙烯内衬其抗磨损性能同存放时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宋黄鹤;周锦春;李菊明;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