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扎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抗炎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结果:马鞭草提取物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王振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急诊30例中风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25例,2例途中死亡;3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卢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3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均行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37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结果:除2耳未能清除胆脂瘤基质,其余35耳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患者于术后14天内眩晕缓解.术后纯音测听骨导平均阈值,19耳与术前相同,10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8耳未作术后纯音测听.3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瘘管实验和高分辨率CT有助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正确诊断;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彻底清除病灶或二期手术.
作者:韦福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运用手法整复闭合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8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40天~3个月随访,结果优48例,良27例,差6例,优良率达92.6%.结论:手法整复治疗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在符合适应证前提下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赵宇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方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去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结论:恰当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选择酒精中毒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其中男16例,女9例,患者先给予必要的常规治疗,包括洗胃,补液,高渗糖,补充大量维生素等.醒脑静与同期未用醒脑静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全部病例均有明确酗酒史,并排除其它神经、精神疾患,患者均有神志改变,其他症状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头晕、言语含糊不清.
作者:曹小川;胡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中药调平康片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了研究.
作者:曲曼古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对2008年我院痰、尿、血细菌培养及药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用手工法和美国BD公司BBL-CRYS ENF 鉴定系统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2008年从痰、尿、血病原菌数1889株,检测标本总数4538株,检出率41.63%,革兰氏阳性菌446株,革兰氏阴性菌1439株,酵母样真菌5株.结论:我院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超过了非发酵菌,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孙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对15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B超检查具有捕获图像清晰、准确、快速的特点,对不典型、未破裂、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可获得早期诊断.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当前简便、无创性的诊断技术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潘梅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治疗方法是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镇静治疗,即: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静滴,1次/日;维生素B1 注射液100m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1次/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口服,2次/日;艾司唑仑片1mg~2mg(睡眠尚可或稍差给1mg,睡眠较差或很差者给2mg),口服,每晚睡前服.对照组50例,治疗除不用镇静药艾司唑仑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0%.2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镇静类药物(由于艾司唑仑有其突出的优点,建议在选用镇静类药时选用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蒙慧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等.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特征,如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等.本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与饮酒史长短有关,故应大力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早期戒酒和对症治疗.
作者:宋良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准确的静脉穿刺可以及时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4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率>女性,高发年龄为21~40年龄段的青壮年人,中药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滴给药途径.结论:应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服务的全过程.
作者:项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剔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和行开腹卵巢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前皮肤扩张术已成为公认的一项整形外科技术[1].由于扩张皮瓣对头面颈部等处软组织的修复优于游高植皮、皮瓣移植等其它方法[2].它有与受区色、质地、厚度相近的充裕皮肤,修复组织缺损不产生新的供区痕迹.
作者:韦金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低水平.
作者:郝临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了解饮食宣教在防止肝硬化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住院期内和出院后1年内的追踪调查,了解饮食宣教对防止肝硬化复发的作用.结果:能理解重视饮食宣教内容并执行者22例,复发的5例;能理解但不坚持执行者34例,复发的14例;不理解饮食宣教,不执行者30例,复发的16例.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宣教,并督促患者执行,能有效减少肝硬化的复发.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诊断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也是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基本的临床技能之一.在心血管内科诊断学教学中,带教老师应该注意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加强临床见习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多交流,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谭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出现的渗出性胸膜炎性病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见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性病变或者在胸水肿找到结核杆菌.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早产儿呼吸暂停4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早产可能原因以及出生后并发症.本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或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5d后,症状改善,呼吸暂停停止发作,41例早产儿待肺炎治愈后出院,无复发者;4例病例其肺炎未治愈出院后再度发作呼吸暂停,治愈率为91.1%.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要及时诊断,并针对具体临床情况早期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江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