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强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效果为36例患者39例患足中,优22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解剖复位比较满意,固定可靠,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得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及时进行补钾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d,每日根据血钾值、体重、尿量等决定手术后钾的用量.对照组不予补钾.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全切术后病人及时补钾,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早日恢复,避免肠麻痹所致的腹胀,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才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化疗逐渐发展成熟,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引起的IV骨髓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进一步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近2年来,IV骨髓抑制的患者共15例,经积极质量和综合护理,平均一周白细胞恢复正常.
作者:白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内科老年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心理实行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病人疾病康复.结论:对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组织与管理,缩短了有效控制病情的时间,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出现的渗出性胸膜炎性病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见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性病变或者在胸水肿找到结核杆菌.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对45例孕产妇进行围产期心理护理,评定心理干预组产妇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及悲观状况,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缓解孕产妇心理压力,有助于孕产妇生产.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作者:李喜青;丁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2005年9月,牡丹江某监狱爆发伤寒疫情,监狱医院共收治不明原因发热腹泻患者94人,主要症状为发热38~40℃、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肝脾肿大、玫瑰疹等,有2人肠穿孔.
作者:陈永泓;裘静霞;吴双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疳积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两者发病程度不同,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小儿.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用推拿治疗疳积,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宫颈糜烂妇女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术后8周开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轻、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能达到100%,轻度糜烂的痊愈率也可以达到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非常好,且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治疗.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ocked plate)治疗股骨干骺端、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骺端、胫骨干骺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9~18周,平均13周.按骨科临床评价标准,优37例,良13例,中6例,差2例.5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药物配合治疗后愈合.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股、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晓川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加味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本方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以RI诱导VSMC增殖,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桃核承气汤含药血清,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色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各组在各细周期的DNA含量比较,总体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美迪康组细胞凋亡少;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细胞凋亡较多.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促进凋亡作用(Sub-G0期)较加味桃核承气汤全方组显著(P<0.01).结论:促进糖尿病VSMC凋亡的药物有效成分,更大的可能存在于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当中.在促进糖尿病VSCM凋亡的机制方面,罗格列酮组、乙酸乙酯组均可能与G0/G1、G2M期阻滞有关.
作者:王志高;李赛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在186例患者中,用ELISA法测得HBsAg阳性125例,HBsAb阳性35例,BeAg阳性48例,HBeAb阳性56例,HBcAb阳性134例, TRFIA法测得HBsAg阳性127例, HBsAb阳性38例, HBeAg阳性49例, HBeAb阳性51例, HBcAb阳性130例,结果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预防性筛查,乙肝两对半型定性检测可以满足要求,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特异性和动态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能为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并为接种乙肝疫苗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分析156例玫瑰糠疹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草药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把15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单用中草药组方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替利嗪10mg,qd,阿昔洛韦片0.2,q4h,外用肤轻松软膏.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定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68.4%,治疗组治愈率大于对照组的治愈率.结论:中草药组方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显著,见效快,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学青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考察25℃下8h内,美洛西林钠与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美洛西林含量,并观察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在1h内较稳定.结论:美洛西林可以与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张东红;朱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近年来,从受理及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看,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率占鉴定总数比率较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手术科室医疗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能为增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家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通过对外科使用抗菌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外科使用抗菌药时,预防性用药不应超过48小时;治疗性用药时针对某种细菌或真菌并对某药敏感而使用.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减少预防性用药,有效使用治疗性用药.但是在外科抗菌药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医院管理部门的监督引导以及加强医生本身对合理使用外科抗菌药的学习.
作者:钱少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慢性牙周病是由多种厌氧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病症,细菌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细菌就不会发生牙周病.
作者:张维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准确的静脉穿刺可以及时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在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技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5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症的孕妇随机分成2组,A组55例,术前1小时宫颈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片,术前消毒后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并用浸透药液的棉签插入宫颈2min后取出手术;B组50例,不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孕妇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情况和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结果:A组孕妇术中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明显优于B组(P均<0.01),RAA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2组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前宫颈内放置米索前列醇、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宫颈软化、扩张、术中疼痛减轻有显著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丁敏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