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子宫全切术后补钾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王才琼

关键词:子宫切除, 补钾, 肠蠕动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及时进行补钾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d,每日根据血钾值、体重、尿量等决定手术后钾的用量.对照组不予补钾.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全切术后病人及时补钾,可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早日恢复,避免肠麻痹所致的腹胀,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4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率>女性,高发年龄为21~40年龄段的青壮年人,中药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滴给药途径.结论:应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服务的全过程.

    作者:项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会厌炎的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会厌炎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5月25例急性会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与内科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视急性会厌炎,恰当处置患者,密切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何志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68例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剔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和行开腹卵巢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循环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实践的体会

    临床教学,通过实习,医学生学会运用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并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心血管内科专业因病种多、病情危重、体格检查比较复杂抽象,而此时学生对诊断学的知识有所生疏,加上实习时间较短,使很多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如何带好临床实习学生值得带教老师的深入探讨.我们在心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作者:张望强;柴睿;杨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风病人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风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急诊30例中风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25例,2例途中死亡;3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中风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卢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方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去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结论:恰当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醒脑静治疗酒精中毒25例

    选择酒精中毒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其中男16例,女9例,患者先给予必要的常规治疗,包括洗胃,补液,高渗糖,补充大量维生素等.醒脑静与同期未用醒脑静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全部病例均有明确酗酒史,并排除其它神经、精神疾患,患者均有神志改变,其他症状有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头晕、言语含糊不清.

    作者:曹小川;胡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饮食宣教对防止肝硬化复发的作用

    目的:了解饮食宣教在防止肝硬化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住院期内和出院后1年内的追踪调查,了解饮食宣教对防止肝硬化复发的作用.结果:能理解重视饮食宣教内容并执行者22例,复发的5例;能理解但不坚持执行者34例,复发的14例;不理解饮食宣教,不执行者30例,复发的16例.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宣教,并督促患者执行,能有效减少肝硬化的复发.

    作者:曾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乙肝两对半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在186例患者中,用ELISA法测得HBsAg阳性125例,HBsAb阳性35例,BeAg阳性48例,HBeAb阳性56例,HBcAb阳性134例, TRFIA法测得HBsAg阳性127例, HBsAb阳性38例, HBeAg阳性49例, HBeAb阳性51例, HBcAb阳性130例,结果经配对资料的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预防性筛查,乙肝两对半型定性检测可以满足要求,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特异性和动态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能为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动态数据,并为接种乙肝疫苗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方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100份2009年1~5月本院收治患者血清标本的HBVM,同时与ELISA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00例血清标本中,除HBsAg和抗-HBe检测结果MEIA法和ELISA法差异有显著性(P <0.05)外,其它单个HBV-M项目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品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及其配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136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3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地配合,熟悉手术护理要点及特殊器械的应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意外的防护,术后正确转运、搬动病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治疗方法是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镇静治疗,即: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静滴,1次/日;维生素B1 注射液100m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1次/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口服,2次/日;艾司唑仑片1mg~2mg(睡眠尚可或稍差给1mg,睡眠较差或很差者给2mg),口服,每晚睡前服.对照组50例,治疗除不用镇静药艾司唑仑外,其余治疗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0%.2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x2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镇静类药物(由于艾司唑仑有其突出的优点,建议在选用镇静类药时选用艾司唑仑)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蒙慧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蒙医药治疗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蒙医理论称本病为心刺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作者:包海霞;郭秀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药炮制的思考

    本文对中药炮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完善中药炮制的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作者:肖庆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肺癌的肺外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以肺外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综合分析40例以肺外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等关系.结果:以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①以组织学分型: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多于鳞癌.②以大体标本分型:周围型肺癌多于中央型肺癌.结论:充分认识以肺外首发症状为表现的肺癌,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杜华文;李刘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节段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

    目的:总结和介绍多节段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实用性.方法:应用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平均随访1年零6个月.结果:优良率90%.结论: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满意疗效,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不需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

    作者:贺绍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盲目超声检查导致误诊一例

    男性,45岁.因上腹阵发性绞痛8~9小时就诊.体检:上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6×109/L,中性细胞0.84.尿蛋白微量,红细胞、白细胞偶见/高倍.泌尿系B型超声:左肾集合系统显示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超声诊断:左肾轻度积水,左输尿管结石不除外.静脉肾盂造影:左肾自上肾盏内侧造影剂外溢,内缘达肾门包膜下,外缘至肾盂,约5.5×1.5cm2,肾盂受压.X线诊断:左肾周囊肿.因体检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s征(+).超声检查胆囊,发现胆囊增大伴炎性改变,胆囊内多枚结石.后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讨论:急腹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发,有时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影像检查则对多数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但任何影像检查,均需影像科医师依据影像检查征象,结合临床病史、体征,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孙卫伟;李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7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等.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特征,如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等.本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与饮酒史长短有关,故应大力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早期戒酒和对症治疗.

    作者:宋良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进展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发病初期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且伴有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从而使关节逐渐被破坏并产生畸形.其病变的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到膝关节软骨,还涉及半月板、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关节周围肌肉.中医中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作者:陈兴满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