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健秀;蒲晓波;杨钰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6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舒适护理管理,观察两组外伤并发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外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同样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它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癫痫发作时的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秦健秀;蒲晓波;杨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聚乙烯髋臼内衬的存放时间与体内磨损的关系.方法:测182例在空气中用γ射线消毒过的聚乙烯内衬的存放时间和临床磨损关系.真实磨损率由计算机辅助通过系列摄片显示股骨头位移计算得出.平均随访7.6年.存放时间平均为13.8个月,其中92%内衬的存放时间小于3年.结果:据分析显示存放时间同真实磨损率之间没有相关性(r2=0.003;P=0.60).结论:放时间小于3年的传统聚乙烯内衬其抗磨损性能同存放时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宋黄鹤;周锦春;李菊明;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出现的渗出性胸膜炎性病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见到典型的结核肉芽肿性病变或者在胸水肿找到结核杆菌.
作者:赵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剔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和行开腹卵巢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本文对中药炮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完善中药炮制的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作者:肖庆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4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率>女性,高发年龄为21~40年龄段的青壮年人,中药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滴给药途径.结论:应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服务的全过程.
作者:项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中药调平康片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了研究.
作者:曲曼古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酒后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存活76例,存活率为95.0%,死亡4例,死亡率为5.0%;患者住院时间4~75d,平均36d.出院时按GOS 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恢复良好56例,中残1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晚期脑疝2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院后继续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植物生存状态患者于出院后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7例中残患者出院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酒后脑外伤患者应全面诊断,及时救治,防止酒精作用导致的误诊、漏诊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长春;邹勤;杨海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癌以肺外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诊断.方法:综合分析40例以肺外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等关系.结果:以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①以组织学分型: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多于鳞癌.②以大体标本分型:周围型肺癌多于中央型肺癌.结论:充分认识以肺外首发症状为表现的肺癌,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杜华文;李刘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5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患者,均采用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修补术,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5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采用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治疗,瘘口<4mm的患者19例,16例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84.2%.瘘口>4mm的患者16例,14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87.5%.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手术治疗要根据瘘口大小、数量、位置及局部条件严格掌握各种手术指征,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唐仕忠;范霞;易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治疗组合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lOOml和甲硝唑lOOml静脉滴注,l天2次,连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给予康妇消炎栓直肠上药,每晚睡前上药1枚,1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4例中痊愈16例,显效2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54例中,痊愈6例,显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抗菌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易孝冬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化疗逐渐发展成熟,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引起的IV骨髓抑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进一步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近2年来,IV骨髓抑制的患者共15例,经积极质量和综合护理,平均一周白细胞恢复正常.
作者:白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使未发生糖尿病者防止发生糖尿病,使已患糖尿病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氢化可的松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奥美拉唑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2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罗胜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灯照射在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疼痛的早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20例需静脉滴注甘露醇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红外线灯照射前先预热5mim,灯与皮肤距离为25~35cm.待静脉穿刺好以后,从输液过程一开始,病人还未出现疼痛、麻木的症状时给予照射红外线,至甘露醇完全进入血管后止.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只有在病人诉疼痛时予40℃温湿毛巾外敷.采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结论:红外线灯照射可减轻静脉输入甘露醇引起的疼痛,减少药物性静脉炎发生.
作者:刘玉莲;谢冬群;李辉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深入了解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调查,并对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确诊为咬合创伤性牙髓炎39例,所有患者均可检查到明显的咬合创伤,治疗包括单纯调后缓解14例,行根管治疗等牙髓治疗28例题.结论:通过对39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调查提出,咬合创伤在临床可引起牙髓炎或急性牙髓反应.应重视对咬合的调整,以期预防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发生.咬合调整应成为口腔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广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辨证给予咳喘Ⅰ~Ⅳ号方,通过比较中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支原体肺炎在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佐以咳喘Ⅰ~Ⅳ号方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阿奇霉素毒副反应.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方法:对45例孕产妇进行围产期心理护理,评定心理干预组产妇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及悲观状况,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恐惧、焦虑、害怕疼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缓解孕产妇心理压力,有助于孕产妇生产.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37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均行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37例均采用乳突根治术.结果:除2耳未能清除胆脂瘤基质,其余35耳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患者于术后14天内眩晕缓解.术后纯音测听骨导平均阈值,19耳与术前相同,10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8耳未作术后纯音测听.3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瘘管实验和高分辨率CT有助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正确诊断;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可彻底清除病灶或二期手术.
作者:韦福依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