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

宋玲

关键词:超声诊断, 肝血管瘤,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超检查,对7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血管瘤患者,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声像图分型.结果:72例肝血管瘤,经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5% (68/72);漏误诊4例,占5.6% (4/72),分别为3例肝癌液化,占4.16% (3/72),肝囊肿1例,占1.38%(1/72).结论:通过B超多切面探查及声像图特征表现,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6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收治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1例发生置管穿刺点渗漏,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治愈,无1例死亡.其余75例经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后,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迅速好转,未发生再出血、脑积水及脑梗死现象,恢复良好,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治疗过程中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持续腰池引流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密切观察等,对促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痊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8.33%和80.0%,组间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和对照组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相比,实验组患者得分均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修复情况由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助于患者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使得修复后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在血运、色泽、厚度、弹性上基本相似,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慧;黄大伟;蒋传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开滦总医院及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7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NDR组192例和DR组181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结果:NDR组胆红素较DR组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相对较低,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于晓忠;李金涛;刘志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综合模式的分析

    目的:观察对肾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后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肾囊肿患者分为常规组33例和护理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医疗安全性.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肾囊肿实施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治疗效果,简便、经济、高效,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均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药物控制、输注速度、用药方法、用药量、不良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2%,此13例患者在精心的护理措施下均得到缓解.结论: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时应当注意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实施精心、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

    作者: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尿白蛋白(UA)、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以及血肌酐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的了解及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血液透析主要并发症和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和分析138例老年患者行56124例次血液透析效果.结果:974例次发生并发症,依次为: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消化道出血.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有:营养不良、炎性症状、糖尿病及必血管基础病诱因等.结论:控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危险因素,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青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P53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与P53(抗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癌,均行术前超声检查,术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各种分型均有P53表达,P53表达总阳性率为63.2% (43/68),以Ⅱ型低(46.1%),Ⅳ型高(88.9%),CDFI分级以Ⅰ级低(45.5%),Ⅲ级较高(80.9%).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与抑癌基因P53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肿块较大者、肿块内部血流较丰富者其P53基因的表达率均较高.

    作者:韩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39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方法:观察病例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副作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

    作者:郭文岗;包红梅;吴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每组各32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分值对比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4周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对比显示,利培酮组治疗后TC、LDL-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TG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瘦素对比显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患者治疗后催乳素、瘦素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瘦素与奥氮平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糖脂代谢、催乳素及瘦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的体会

    火针疗法是调脾通络疗法经典治疗之一,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开其经络之外门,给外邪以出路,使得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得以排除体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使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随之改变.同时起到”通阳“即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本文采用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卫强;冀来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41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率达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疗效持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侯利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作者:杨晓玲;谢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3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有12例治愈,2例好转,1例终为植物人;对照组有7例治愈,1例好转,2例终为植物人,5名患者死亡.结论: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林艳玲;张小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0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将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来我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抽取入选对象的末梢血并检测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对比检测结果与正常取值之间的差异,总结当前大部分儿童微量元素的摄入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末梢血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均存在明显的缺铁、锌、钙现象,而缺铜和镁的现象则比较少,不同微量元素在性别上的比例差不明显(P>0.05),但在不同年龄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部分儿童均存在明显的微量元素摄入量严重失衡现象,及时补充缺乏微量元素,实现微量元素水平均衡,是促进儿童健康发育的有效保障.

    作者:张桂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育思维、读经典、多临床”是当代中医生成才之道

    本文从中医是什么、怎样学好中医、学好中医的意义等方面,对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中医药知识与文化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主要阐述了“育思维、读经典、多临床”是中医学习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三个方面,希望广大中医学子立足国学,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这对每一位学习中医的人,尤其是刚刚踏入中医药院校的莘莘学子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激励和启发作用.

    作者:杨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导航技术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附3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应用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与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采用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按照螺钉是否穿透椎弓根及穿透程度,参考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手术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准确,只有2枚螺钉突出皮质外且≤2mm,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项安全和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付文革;齐素敏;陈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1例的报告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因停经36 +2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12年10月0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01月29日,孕妇系孕1产0.

    作者:赵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方法:将36住口臭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物理组和观察组,疗程1周.药物组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进行口腔护理;物理组用刮舌器清理舌苔;观察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用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用感官分析法,药物组口臭发生率为8.3%;物理组口臭发生率为25%;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41.7%.三组比较:药物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物理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仪器分析法,药物组的VSC值及BANA(bengoyl-DL-arginine-naphthlamide)测试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物理组的VSC值虽有所下降,但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可有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口臭.

    作者:古元明;程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