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盲塞法”在肘上PICC穿刺中的应用体会

梁涛

关键词:盲塞法, PICC, 塞丁格技术
摘要:目的:在没有超声的支持下,运用塞丁格技术(MST)将穿刺点由肘下移至肘上,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肘上可触及到的血管的32名患者,用“盲塞法”穿刺置入PICC导管,将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ICC置管相比较.结果:运用“盲塞法”在肘上置入PICC导管比传统PICC肘上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结论:在没有超声支持下,运用“盲塞法”可使PICC穿刺点从肘上移至肘上,一方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方面增进了患者的舒适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检测上的应用

    目的:通过三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更为合理、高效的宫颈癌检测方法.方法:对59例患者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DNA倍体分析及阴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NA倍体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高.结论:DNA倍体可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玮;莫可良;曾定元;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开滦总医院及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7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NDR组192例和DR组181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结果:NDR组胆红素较DR组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相对较低,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于晓忠;李金涛;刘志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新进护士安全用药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目的:对ICU新进护士在安全用药方面进行培训,避免与用药相关的不良事件发.方法:从安全用药意识、药物相关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三个月后进行考核.结果:考核全部合格,科室未发生一例与用药安全相关的缺陷事故.结论: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了新进护士的工作能力,杜绝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危重症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贾晓颖;马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论电子处方在中医院肛肠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完善中医院电子处方系统的功能,实施应用电子处方,改进中医院药房工作模式和管理服务水平.方法:根据电子处方的特点,对中医院电子处方系统在肛肠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电子处方系统在中医院肛肠科应用中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法.结果: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中医院传统的就医取药模式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结论:有效降低处方和发放药品的差错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和病人的时间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

    作者:冷羽;李志;张芳;侯继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方法:将36住口臭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物理组和观察组,疗程1周.药物组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进行口腔护理;物理组用刮舌器清理舌苔;观察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用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用感官分析法,药物组口臭发生率为8.3%;物理组口臭发生率为25%;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41.7%.三组比较:药物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物理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仪器分析法,药物组的VSC值及BANA(bengoyl-DL-arginine-naphthlamide)测试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物理组的VSC值虽有所下降,但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可有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口臭.

    作者:古元明;程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62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71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0.5、0.5 ~0.8、>0.8分别为15.49%、57.9757.75%、26.76%;对照组视力:<0.5、0.5 ~0.8、>0.8分别为13.04%、57.97%、28.9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02%;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操作简便,设备价廉,是我国复明工程在基层医院使用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彭宝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32例的报告

    目的:总结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作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或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开颅底硬脑膜,暴露及开放视神经管上壁和外侧壁,显露视神经不少于1/2周径,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结果:实施减压手术32例,术后25例视力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颅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手术,减压充分,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王铁军;王文杰;吴瑞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治疗产生的不适反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取美罗华进行治疗,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56例病人中38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消化道不适8例,类流感症状16例,骨髓抑制6例,皮肤瘙痒13例.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丽洁;韩俊丽;吴香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Hp阳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治疗,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周;治疗组36例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传统单一的三联疗法外,同时给予链霉蛋白酶颗粒(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得佑)口服治疗,治疗时间同样为一周;两组治疗结束后四周时间采用13C呼气试验复查Hp,对不良反应作相应记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根除率分别为91.67%、69.44%,两组Hp根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确切且安全稳定.结论:在传统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协同链霉蛋白酶根除Hp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海武;邱荣锋;李淑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保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管理的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目前在门诊处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医保门诊处方管理水平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研究长春市某三甲医院2009年-2011年间门诊大方记录,从不同系统、不同年份、药品的类别以及药品是否与本次治疗有关等角度对门诊大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大处方逐年减少.各系统之中,外科系统门诊处方管理相对不规范.药品中以心脑血管类多,占33.73%;14.12%的药品与本次治疗无关.结论:首先要给门诊大方一个合理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医保经办机构要加大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医院内部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遏制大处方.政府要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使民众建立起对疾病和健康的正确认识.

    作者:赵磊;王红宇;张玉琴;王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回顾性分析我院高龄患者脑外手术161例的康复护理措施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两年来脑外手术75岁以上患者161例临床资料,对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好转率99.4%,致残率10.5%,平均住院时间46.7±3.2d.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降低高龄脑外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仅占9%).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占86%),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而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艳梅;王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的体会

    火针疗法是调脾通络疗法经典治疗之一,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开其经络之外门,给外邪以出路,使得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得以排除体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使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随之改变.同时起到”通阳“即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本文采用火针治疗面肌痉挛47例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卫强;冀来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退热、止咳、雾化等处理.结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减补肺汤对IPF大鼠SOD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减补肺汤对IPF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调节作用,以评价加减补肺汤通过抗氧化作用有效的改善IPF大鼠的状态.方法:SD大鼠气管一次性滴注复制IPF模型(1mg/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药物组、加减补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ig强的松0.56 mg·kg-1,加减补肺汤三个剂量组分别ig加减补肺汤6.0、3.0、1.5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g等量的生理盐水,第28 d股动脉采血,处死动物后取出肺脏,WST-1酶法检测血清中SOD活力,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酸水解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情况.结果:加减补肺汤中、低剂量能降低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降低血清中MDA含量,上调肺组织中SOD1、SOD3mRNA表达.结论:加减补肺汤能较少IPF大鼠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OD1、SOD3 mRNA表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有关.

    作者:杨长福;杨冰瑶;欧江琴;林昶;张晓蓉;王和生;王世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培养

    根据国情、省情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确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护理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建立“突出中医,夯实西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培养理念,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为此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凤;王佳琳;王天兰;王彦;唐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6个月后,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疾病恢复所需要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84%),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减少疾病恢复所需时间,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玉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95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综合护理办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治疗护理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经过我院的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有42例有显著好转,占44.2%,有3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占36.8%,有18例患者死亡,占18.9%,经与报道资料对比,治疗情况明显较好.结论:TOBS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致残率高,变异多,预后差的特点.采取精心护理,调整患者心理,及时干预各项致病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费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03例患者,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干预护理策略加强切口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肠蠕动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包括:针对性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切口换药、活动锻炼指导等,改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高娟;魏娜;杜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实施有效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血管护理、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有效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显示: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有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提高其好转率,使之早日获得新的生活,这对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韩俊丽;吴香婷;董丽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