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崔莉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熏蒸, 护理干预,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均给予秋水仙碱,抗炎止痛,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侧重于中药熏蒸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定期对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结果:治疗20天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临床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6%.结论:中药熏蒸及护理干预治疗可提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研究切开复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35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功能方面试验组优良率为86.8%显著高于对照组51.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畸形愈合、肌腱损伤)方面试验组发生率为13.2%,显著小于对照组31.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减少并发症,进而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志勇;魏人前;郭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27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实施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无并发症63例(70.0%),皮下积液10例(10.0%),部分皮瓣坏死8例(8.9%),皮下出血3例(3.3%),上肢淋巴水肿3例(3.3%),上肢抬举受限3例(3.3%).除3例上肢淋巴水肿未愈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刘艳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O)是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及其广泛运用成为多重耐药菌泛滥的重要因素.多重耐药菌可引起散发、交叉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和老年人受到极大威胁[1].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为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其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干预前后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遵医嘱行为方面的差异;观察干预后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达标率从35.25%上升到80.33%,而高血压的达标率从从40.80%上升到82.79%,干预前后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其遵医嘱行为的得分,也能显著提高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达标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易观娣;梁玉婵;李蓬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辩证观

    以哲学的角度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合理性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希望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以便更好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作者:李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完善中心药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意义

    目的:探讨医院应用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的方法.方法:讨论系统二次开发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结果:应结合实际问题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重视基础数据维护,统一工作流程,作好操作培训.结论: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医院药品管理水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要不断进行完善.

    作者:李玉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说课”促进思考—人体组织内水存在状态的探疑

    目的:探索人体组织内水的存在状态,以纠正医学生化教科书中相关内容描述的错误.方法: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等三个方面,定量探索其结合水的数量;从生物组织中“水分活度”状况探索结合水的数量.结果:100克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共结合水15g,占人体肌肉组织中总水量的20%;其余为自由水,在总水量中占80%.这一定量结果与水分活度探索的结果一致.结论:人体组织中水的存在状态以自由水为主,结合水为辅.

    作者:汪建;王和生;杨长福;田维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输注辐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输注辐照血小板后血液病患者免疫参数变化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将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分成实验组(53例)与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使用普通机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使用γ辐照机采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注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在输血前后C蛋白变化(CRP)、循环免疫复合体(CIC)、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在输注前后的变化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出现了明显的升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注有效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病患者的免疫参数进行测量时,循环免疫复合体、补体、免疫球蛋白可能引起血小板的输注无效,利用γ辐照机来对患者的血小板进行采集,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提升输注的效率.

    作者:李琼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超检查,对7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血管瘤患者,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声像图分型.结果:72例肝血管瘤,经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5% (68/72);漏误诊4例,占5.6% (4/72),分别为3例肝癌液化,占4.16% (3/72),肝囊肿1例,占1.38%(1/72).结论:通过B超多切面探查及声像图特征表现,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桂枝茯苓胶囊与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桂枝茯苓胶囊与丹鳖胶囊在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我院2009年01月~2011年01月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人,对照组患者接受丹鳖胶囊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56.10%;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7.80%.结论:与丹鳖胶囊相比,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总体有效率高,可以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桂枝茯苓胶囊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贵仁伍;赵铀;赵润;谢抚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15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取10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CD3+、CD4、Th1细胞表达率及Th1/Th2比值、免疫球蛋白IgG及IgA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4 +/CD8+、Th2、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IFN-γ等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显著性差异(P >0.05);NK细胞和IL-4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有显著的降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预防及治疗支原体肺炎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仲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患者的子宫切口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有缺陷的子宫切口疤痕分为两型:疤痕团块型18例(56.25%),切口假腔型(亦称切口憩室)14例(43.7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有其特异性,超声能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卞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并发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0例.总结分析不同并发症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不同的并发症有各自特异的声像图表现,临床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的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常见并发症,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患者的透析成功率及存活率.

    作者:沈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对提高责任护士服务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对病房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责任护士服务质量,创建医院的护理品质.方法:合理设计调查表格,随机选择出院患者500例,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本病房责任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结果:通过调查整改措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桂程丽;李敬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肾病相关血尿检测指标变化的影响

    目的:经临床观察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中药治疗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并以降糖药(二甲双胍、倍欣等)控制空腹血糖,治疗组加服芪明颗粒.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UAE)、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血肌酐清滁率(C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治疗组UAER、尿α1-MG、UAE、Cr、CCr、UANG酶、血β2-MG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芪明颗粒对DN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改善的作用.

    作者:李丽;冯灵香;杨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1例的报告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因停经36 +2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12年10月0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01月29日,孕妇系孕1产0.

    作者:赵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机理

    从肺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入手,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从肺的生理功能角度探讨血管性痴呆从肺论治的机制,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赵清山;李天威;王清碧;毕信亚;唐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化风丹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的对比性分析

    目的:观察化风丹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化风丹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两组均14日为观察时间点,观察用药前后Glasgow-Pittsbargh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清Hcy、ET、NO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Glasgow-Pittsbargh量表评分比较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cy、ET值降低,NO值增加.结论:化风丹对急性脑梗死Hcy、ET、NO有明显干预作用,证实化风丹加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脑卒中高危因素Hcy、ET,增加NO,逆转血管内皮功能而起效,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兰;郭军;吕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的现状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展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的调研,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研为主,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目前,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主要包括有战略研究、行业动态监测、行业数据管理、竞争情报研究、情报方法学研究、查新检索、中医信息研究及其它研究.结论:中医药情报信息研究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中的战略情报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缓,与当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作者:徐燎宇;肖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病人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FIM)和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实验组50例为路径组,对照组50例为常规组,在住院时间相同对患者FIM和住院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卒中单元临床价值显著,护理模式科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春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