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27例的回顾性分析

刘艳娇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并发症, 原因分析, 防治
摘要:目的: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实施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无并发症63例(70.0%),皮下积液10例(10.0%),部分皮瓣坏死8例(8.9%),皮下出血3例(3.3%),上肢淋巴水肿3例(3.3%),上肢抬举受限3例(3.3%).除3例上肢淋巴水肿未愈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关键在于预防.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暖宫助孕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暖宫助孕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手术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病情好转明显好于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患者股骨间恢复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借鉴.

    作者:王琪;李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外科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分组采取不同的胸外科手术方式,探讨性分析在不同的手术方式下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664例胸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在不同手术方式下,其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单系统及心肺双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照不同的两种胸外科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患者150例,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514例.结果: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机率、肺部并发症机率、心肺并发症机率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患者,且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单系统并发症中,发生肺部并发症机率高于心脏并发症(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单系统及心肺并发症发生,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成本低、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伟;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8.33%和80.0%,组间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和对照组的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相比,实验组患者得分均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口臭的有效性.方法:将36住口臭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物理组和观察组,疗程1周.药物组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进行口腔护理;物理组用刮舌器清理舌苔;观察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用感官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用感官分析法,药物组口臭发生率为8.3%;物理组口臭发生率为25%;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41.7%.三组比较:药物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物理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仪器分析法,药物组的VSC值及BANA(bengoyl-DL-arginine-naphthlamide)测试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物理组的VSC值虽有所下降,但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过氧化氢和大黄水可有效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口臭.

    作者:古元明;程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27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实施的90例乳腺癌根治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无并发症63例(70.0%),皮下积液10例(10.0%),部分皮瓣坏死8例(8.9%),皮下出血3例(3.3%),上肢淋巴水肿3例(3.3%),上肢抬举受限3例(3.3%).除3例上肢淋巴水肿未愈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刘艳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目的:规范化中药房管理,确保中药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药房近年来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发现中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药品管理不科学,药房信息化管理落后,药房人员管理不严格,工作制度不规范及监督管理不足.结论:实行相应的改进对策规范化管理中药房,能够确保医院药品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凤搽剂中天然冰片的龙脑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凤搽剂中天然冰片的龙脑含量.方法:固定相为10%聚乙二醇(PEG)-20M,柱温为14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发生器.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结果:龙脑的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为2.37% (n=5).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凤搽剂中天然冰片的龙脑含量,本法首次运用在金凤搽剂中,方法简便、准确、灵敏性高、重现性好.

    作者:吴克楠;韩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退热、止咳、雾化等处理.结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增加新的实验课程,向学生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性实验模式,对内隐记忆作了实验性研究.方法:让35名心理学专业学生在速示仪上记忆40个清晰中文单词和40个模糊中文单词,分别在5分钟后和20分钟后测验学生两种词汇的记忆成绩.结果:清晰词汇的记忆成绩5分钟后和20分钟后分别是38.1%和42.3%,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而模糊词汇的记忆成绩5分钟后和20分钟后分别是54.5%和54.7%,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实验出现了分离现象,时间的延长对清晰词汇记忆效果产生了影响,而对模糊词汇记忆效果没有产生影响,模糊词汇记忆效果不但没有减弱,反较清晰词汇增强了,提示记忆出现了另一种加工系统.

    作者:穆赵飞;李东阳;董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Hp阳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治疗,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周;治疗组36例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传统单一的三联疗法外,同时给予链霉蛋白酶颗粒(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得佑)口服治疗,治疗时间同样为一周;两组治疗结束后四周时间采用13C呼气试验复查Hp,对不良反应作相应记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根除率分别为91.67%、69.44%,两组Hp根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链霉蛋白酶协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确切且安全稳定.结论:在传统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协同链霉蛋白酶根除Hp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海武;邱荣锋;李淑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的康复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变异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症状多由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病死率极高,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而正确的治疗,3周内将有40%病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1].介入医学的迅速发展,为脑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栓塞术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我科为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制订了合理、规范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岭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达到患者术前术后佳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愈合的目的.方法:通过SAS和SDS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内容.结果:绝大多数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焦虑、抑郁等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早日出院.

    作者:王荧;黄欢;程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 DL)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护理前Barthel指数的评分为(26.74±13.18)分,治疗、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69.81±21.4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28.51±14.38)分,治疗、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51.25±19.69)分.由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秀芹;马桂芬;刘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接收12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A、B、C3组,A组49例为大三阳患者,B组42例为小三阳患者,C组29例为HBsAg、抗-HBc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HBV-DNA的含量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种方法进行同步检测.结果:经过HBV-DNA测定后,A组的阳性率为97.96%,B组的阳性率为61.90,C组的阳性率为34.48%.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有一定的联系,采用HBV-DNA含量测定有利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在临床诊断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芸燕;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在臂丛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臂丛神经病变疑似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单一手段检测,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臂丛神经病变采取高频超声及肌电诱发电位联合诊断,能提高敏感度和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比单一检测手段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能为治疗方案确认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政辉;丛志斌;邹苏娅;朱静;徐爽;贾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完善中心药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意义

    目的:探讨医院应用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的方法.方法:讨论系统二次开发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结果:应结合实际问题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重视基础数据维护,统一工作流程,作好操作培训.结论: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医院药品管理水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要不断进行完善.

    作者:李玉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的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临床以记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EF)、细胞外存在老年斑(senile plaques)、脑皮层神经细胞减少等为特征性改变.目前,对其病因病机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认知,治疗的进步,尤其是中医治疗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均取得不少进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芝兰;况时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抢救重症呼吸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呼吸损伤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我院广泛损伤及MODS并发呼吸系统衰竭的患者,通过常规呼吸机和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辅助呼吸治疗,每组各25例,对患者改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对比.结果:呼吸机治疗组及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的各项通气指标、通气指标上均有改善,两组对比上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临床情况优于呼吸机治疗组患者情况(P<0.05).结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抢救重症呼吸患者,患者临床通气指标及患者意识情况均有较大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实施有效性护理措施的回顾性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血管护理、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有效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显示: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有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地提高其好转率,使之早日获得新的生活,这对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韩俊丽;吴香婷;董丽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Ⅱ级者4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2例(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全有效的清除血肿,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张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