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张晓锋

关键词:微创穿刺手术, 基底节脑出血, 小骨窗术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Ⅱ级者4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2例(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全有效的清除血肿,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校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特征的研究

    本研究历时两年对贵阳中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整体较本科生强,但是在部分项目上也会因为样本的具体情况而有一定的差异.研究生的内部动机不如本科生强,但是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能够较本科生更为客观地归结原因.建议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为标准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

    作者:徐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经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后,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治愈率达到100%,患者康复周期为5~26周,平均11周.患者踝关节及膝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患者无需忍受手术痛苦,动静结合,早期便可进行功能锻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功能恢复率,有效地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马安泉;王支科;李宗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就诊的6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3例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其中疗效优者45例,良者18例,优良率为100.0%.结论:科学周密的综合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及大限度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有效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焦虑缓解、健康知识教育等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血糖和血脂水平更加趋于稳定健康.

    作者:李晓静;齐红梅;杨义娟;王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由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强心利水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降低BNP(berger nephropathy,BNP;B型-钠尿肽)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周健;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治疗口腔溃疡10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氯己定液漱口及西瓜霜涂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ml氯己定液漱口和西瓜霜对病变部位进行涂抹,并配合日常生活等措施;对照组给予10ml的康复新液漱口吞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通过相应的治疗和饮食控制,对口腔溃疡的治疗起到较好作用.

    作者:孙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

    目的:探讨和研究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要点.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均采用美罗华进行治疗,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药物控制、输注速度、用药方法、用药量、不良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2%,此13例患者在精心的护理措施下均得到缓解.结论: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时应当注意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实施精心、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

    作者:陈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联合肾镜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6例的报告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尿道输尿管镜联合肾镜钬激光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6例,并于术中顺利解除梗阻,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随访无再次狭窄.该术式证明钬激光治疗单纯性尿道狭窄疗效确切,易于掌握,重复性好,值得应用.

    作者:罗江海;朱德才;贺享军;熊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可吸收缝线与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对比性分析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 ~2011年住院行眼手术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伤口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进行缝合,观察分别用可吸收缝线与丝线缝合的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在其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因素的均衡条件下,两组行眼科手术者的伤口愈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缝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地使伤口愈合,且安全、可靠,是理想的切口缝合材料,值得在手术中使用.

    作者:吴佳势;李荣成;谭扬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康-复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康复综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治疗.结果:实验组的BODE指数(3.02±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ODE指数(6.22±2.50)(t=0.039,P=0.047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为(12.86±2.16)与对照组的体重指数(14.72±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评级(1.52±1.17)与对照组的(2.28±2.4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康复综合治疗可能通过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呼吸效率等,增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因此,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多项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夏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其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干预前后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遵医嘱行为方面的差异;观察干预后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达标率从35.25%上升到80.33%,而高血压的达标率从从40.80%上升到82.79%,干预前后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其遵医嘱行为的得分,也能显著提高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达标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易观娣;梁玉婵;李蓬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相应对策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贾崇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导航技术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附3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应用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与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采用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按照螺钉是否穿透椎弓根及穿透程度,参考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手术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准确,只有2枚螺钉突出皮质外且≤2mm,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项安全和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付文革;齐素敏;陈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两组,其中愿继续接受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即:中药灌肠、中药妇炎散外敷加下腹部微波治疗,每天1次,连续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的患者20例,作为治疗组,不愿接受该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HCG降至正常后第3次月经来潮干净3~7天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观察其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患侧输卵管通畅17例(占85%),通而不畅2例(占10%),阻塞1例(占5%);对照组患侧输卵管通畅10例(占50%),通而不畅3例(占15%),阻塞7例(占35%),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后继续行中药灌肠、外敷配合微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

    作者:郑文兰;杨冠佼;赵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LG2000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35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65例混合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5例应用肛肠治疗仪治疗,对照组13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分析手术过程、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中不出血,操控性好.结论:肛肠治疗仪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

    作者:刘送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培养“慎独”精神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重要性和体会

    “慎独”精神是道德思想中的至高境界,也是ICU护理工作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本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伦理价值.所以,护士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慎独律己.

    作者:王晨;袁梅;凡文碧;卓佳;李丙琴;裴习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开滦总医院及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7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NDR组192例和DR组181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结果:NDR组胆红素较DR组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相对较低,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于晓忠;李金涛;刘志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同时结合与睡眠相关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采取对照组同样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创建舒适的休息环境、睡眠卫生指导、加强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PSQI积分均低于护理前,PSQI积分≥7分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上述指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通过给予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车晓宁;阮彩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作者:徐鑫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PCI术后急性、亚急性和晚期血栓发生率、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再狭窄率、出血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术后再狭窄和各种出血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应用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银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