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泉;王支科;李宗林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超前应用舒芬太尼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麻醉,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5分钟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超前镇痛,对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生命体征以及疼痛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生命体征、疼痛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麻手术的过程中,术前15分钟给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以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急性疼痛的机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患者意识恢复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所需的时间.
作者:李琳;陆伸辉;奉田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50mg的拉贝洛尔葡萄糖溶液,同时给予甘露醇脱水、降血压等常规对症处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连续用药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治疗组的收缩压(133.43±15.12 mmHg)和舒张压(90.06±13.6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50.79±15.35mmHg)和舒张压(126.17±17.49 mmHg) (P <0.05);(2)治疗组的自然分娩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43.3%)(P<0.05);(3)治疗组的NIHSS评分(2.87±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NIHSS评分(7.68±1.24) (P <0.05).结论:拉贝洛尔和血栓通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闫嘉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7岁,因停经36 +2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12年10月0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01月29日,孕妇系孕1产0.
作者:赵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3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秦小君;伍孔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2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接收12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A、B、C3组,A组49例为大三阳患者,B组42例为小三阳患者,C组29例为HBsAg、抗-HBc阳性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HBV-DNA的含量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两种方法进行同步检测.结果:经过HBV-DNA测定后,A组的阳性率为97.96%,B组的阳性率为61.90,C组的阳性率为34.48%.A组与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有一定的联系,采用HBV-DNA含量测定有利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在临床诊断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芸燕;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导航技术应用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优势与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采用CT导航技术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按照螺钉是否穿透椎弓根及穿透程度,参考Richter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手术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准确,只有2枚螺钉突出皮质外且≤2mm,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CT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项安全和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志刚;付文革;齐素敏;陈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是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现代医学认为多由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宫内节育器放置后、输卵管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卵游走等导致.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从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院校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两个方面,对中医药院校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期对高校尤其是中医药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韦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其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干预前后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遵医嘱行为方面的差异;观察干预后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在心理调试、用药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知识、自我监测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达标率从35.25%上升到80.33%,而高血压的达标率从从40.80%上升到82.79%,干预前后的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其遵医嘱行为的得分,也能显著提高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达标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易观娣;梁玉婵;李蓬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根据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无冠心病,并进行多项生化项目测定,结果显示:LDL氧化修饰后可产生以它为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OXLDL-Ab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明显升高,说明它在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演变中起重要作用;检测OXLDL-Ab可反映LDL在体内的氧化修饰情况,有利于认识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岩;卢玉娟;戎秀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每组各32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分值对比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4周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对比显示,利培酮组治疗后TC、LDL-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TG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瘦素对比显示,利培酮组及奥氮平组患者治疗后催乳素、瘦素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瘦素与奥氮平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利培酮及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糖脂代谢、催乳素及瘦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正规抗心力衰竭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把曲美他嗪应用在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较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福;焦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03例患者,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干预护理策略加强切口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肠蠕动的恢复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肠蠕动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干预,包括:针对性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切口换药、活动锻炼指导等,改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高娟;魏娜;杜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病案及超声诊断患者,男性,65岁,吸烟40+年,近半年来反复发作的晕厥、黑蒙、短暂意识模糊就诊.超声检查采用西门子G60彩超仪,线阵探头频率7.5 MHz,结合凸阵探头联合扫查.超声显示:双侧颈动脉内膜不均增厚,颈动脉管腔内可见多发斑块,较大者位于右侧颈总动脉远段前后壁,大小分别约12×4mm、14×2.9mm,致管腔局部狭窄,残余管径1.0mm,原始管径7.2mm,狭窄通道长约4.9mm,彩色血流显示狭窄通道呈“蚯蚓状”弯曲,流速极低18/6cm/s,远端流速30/16cm/s,呈低博动,狭窄近端出现振荡型血流频谱及正反方向血流信号.
作者:杨宗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疤痕缺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患者的子宫切口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有缺陷的子宫切口疤痕分为两型:疤痕团块型18例(56.25%),切口假腔型(亦称切口憩室)14例(43.7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缺陷有其特异性,超声能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卞海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修复情况由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助于患者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使得修复后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在血运、色泽、厚度、弹性上基本相似,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慧;黄大伟;蒋传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吸氧、止血、输液及开颅清除手术等措施处理;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并以活血化瘀的醒脑汤剂注入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颅脑损伤患者,苏醒时间短,术后出现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素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其它常规手术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宋建华;周煜虎;常宝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疗效.结果:经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后,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治愈率达到100%,患者康复周期为5~26周,平均11周.患者踝关节及膝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结论:采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患者无需忍受手术痛苦,动静结合,早期便可进行功能锻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功能恢复率,有效地缩短了治疗周期,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马安泉;王支科;李宗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例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脑梗死患者用药多为抗血小板聚集药,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改善脑功能、改善微循环药以及降压药和降脂药;用药频次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排列前3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使用频次高的20个药品中11个药品的DUI值≤1.结论:药物的总体应用遵循脑梗死的用药原则,但存在一定不合理应用因素,需注意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卢玲;何洁英;熊厚溪;雷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