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李克跃;程建华;魏国微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元月~2010年元月间共收治的2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50例病例,非手术治疗198例;手术治疗52例,手术87例次,250例治愈出院216例,死亡24例,放弃治疗10例;估计生还机会少,归于死亡病例.死亡率13.6%.手术病例52例48例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7.6%.结论:在现阶段随着非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无需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治疗措施.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腹泻并发症的分析

    随着夏季炎热天气的到来,腹泻病人日渐增多,且以老年人居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老年人腹泻易合并一系列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易被典型的腹痛、腹泻(大便> 10次/天)、呕吐症状所掩盖,使患者甚至医生所忽视,易漏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下面将我院2010年6月~9月急诊科老年人腹泻合并严重并发症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民族药珠芽艾麻醇提物镇痛药理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荨麻科艾麻属珠芽艾麻药材乙醇提物时小鼠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实验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珠芽艾麻的镇痛效果.结果:珠芽艾麻乙醇提物及其水溶部分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珠芽艾麻乙醇提物及其水溶部分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马琳;梁冰;朱珠;朱海燕;李淑芳;杨小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韦尼克脑病1例的报告

    韦尼克脑病( Wernicke' sencephalopathy,WE)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由于维生素B1(即硫胺)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本病由CarlWernicke于1881年首先报道.当时描述的3例病人,特点为急性起始的疾病,以精神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性步态为主要症状.3例均以死亡为结局.病理解剖后发现为血管损害,主要累及了脑室和灰质.但从20世纪以后,对本病的看法有了广泛的变动.现在大部分文献认为Wernicke脑病大部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约占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的3%.

    作者:于清太;郭英瑜;黄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带锁髓内钉102例四肢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应用及康复护理.方法:对10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通过对102例患者的X线片提示手术创伤小,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非常有利.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无医疗事故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均治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手术创伤小、痛苦少.结论:术后肢体可早期活动,和应用以往的老式钢板相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方便,术后无弯钉及断钉现象,总有效率达97.6%.

    作者:钟亚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9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类中药配伍结合西药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寒喘胶囊治疗哮喘90例.17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口服寒喘胶囊;对照组80例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P<0.05.结论:寒喘胶囊有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利咽的功效,能迅速改善哮喘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减少西药副作用和医疗费用.

    作者:张同德;徐新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论方剂配伍

    配伍理论是方剂的核心和特色,理清方剂配伍的源起与实践、作用与规律、思路与结构、发展与不足等,对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本文虽未完全囊括,抑或对同道有相关启示.

    作者:资赵辉;冯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体气血能量和经络藏象关系的探讨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来解释中医学的气血运行以及与经络藏象的关系.

    作者:周贵国;刘焕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

    本文主要在探讨分析中药与民族药内涵及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民族药的特色与不足,明确民族药与中药的主要区别,提出了理性认识民族药的重要性.

    作者: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李林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针对入院后6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现病史等,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配合医生在行经尿道气化电切、膀胱灌注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工作,做好医生的助手,对减轻该疾病的并发症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魏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针刀松解疗法的治疗作用

    针刀是中西医疗法的结合,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较好,通过针刀治疗可以松解其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改善微循环,使疼痛得到快速缓解.本文从《黄帝内经》和“现代医学”两方面来论述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理.

    作者:杨慎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痛(中医辩证属血热风燥证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对照组30例口服阿维A胶囊.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PASI评分,经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消疕汤在改善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显效率方面均优于阿维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维A胶囊.

    作者:贾敏;贺爱娟;夏瑰林;唐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热证用灸法

    古代医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引热外出,引热下移,除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并可助气而补阳,使阳生而阴长.《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认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瘀、通风解表、温中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治疗寒证、虚证、阴证.而热证施灸,是指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包括外感热病、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自《伤寒论》以来,却有热证忌灸之说.但对热证宜灸还是禁灸,还是一个长期颇具争议的问题.而近年来的大量报道表明,灸治热证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多的客观依据.据国内新研究和大量实验报道证明,灸能退热、抗休克、改善微循环、防止肾功能损害,并有抗病毒和纠正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体液因素紊乱等作用.艾灸可调整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可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又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所证实,所以热证可灸论被广泛接受,近人用灸法治疗肺结核;灯火灸治疗腮腺炎;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直接灸治疗高血压痛;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等,都是灸治热证的例证.综上所述,灸治热证既符合中医的反佐法的治疗原则,因此灸法不仅可以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实热证及虚热证,只要辨证准确,手法得当,壮数足剂,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金洋;李果;闵庆莉;赵新勇;满大军;刘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河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施孕产期社区系统管理的体会

    产期保健服务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适应新形势下孕产期保健管理要求与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文件,进一步划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分工,理顺管理关系,确保孕前、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各阶段系统保健服务有效衔接.本文中具体地体现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指导项目,可供借鉴.

    作者:鲁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古医籍对痄腮病原学的认识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的一种时疫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无边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每7~8年有周期性流行倾向,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尤其易在儿童中广泛流行.本文立足临床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医药文献入手,对于中医历代重要医籍中有关痄腮病的文献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试图探讨历代中医对于痄腮病原学的认识过程及其学术发展脉络和规律.

    作者:吴云海;赵艳;李柳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以及内服仙灵骨葆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32床疗例,单纯口服仙灵骨葆治疗.6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治疗中,电针及手法配合口服中药的综合疗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更为有效.

    作者:杜炯;蒋培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苗药黑骨藤追风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组(治疗组)和热奄包组(对照组).并运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进行临床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隔苗药黑骨藤追风液纸火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兆奎;徐衍华;肖亚平;代铁良;曾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在危重病人中使用深静脉置管的体会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表浅,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随着医学的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接受化疗者及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其要点:1.部位:选择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其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选择右侧;2.体姿: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骨.据解剖所见,锁骨上入路易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入路一般不易损伤胸膜,操作方便,易穿刺,故锁骨下入路较上入路成功率高;3.穿经层次: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3~4cm;4.进针技术: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15°进针,导管欲达上腔静脉左侧需插入15cm,右侧则插入12cm;5.失误防范:(1)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后,以免伤及胸膜;(2)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相会处恰为针尖所对,继续进针的安全幅度不如锁骨上入路大,故不可大幅度进针;(3)防止空气进入.

    作者:董化江;罗悦晨;徐健;刘未;杨德慧;单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方法:2009年~2010年,应用AO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结果: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21例良5例,可1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固定器材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骨折的预后及减少术后关发症的发生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和法为八法之一,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和法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论述结合伤寒名方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应用的探讨,以期对临床治疗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疾病应用和法以启迪作用.

    作者:陶智会;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体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与针推治疗作用机理的新思考

    通过简要联系经络实质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现代医学生物学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概况和初步分析针推力学刺激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对象,提出新的针推治疗作用机理思路,为进一步开拓针灸推拿学现代研究空间提供参考.

    作者:陈波;江瑜;张小珊;田维毅;吴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